简介:患者男性,88岁。3个月前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此次突发晕厥再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A)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心率35次/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长达0.70s。动态心电图全程记录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最长持续时间29s伴短暂阿斯发作,自行终止(图1B)。次日患者发作频率增多,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未见阿斯发作,第三天改为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图略)。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再狭窄(ISR)发生的关联性.方法筛选并入组234例行冠状动脉药物支架(DES)植入术的患者,并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ISR组,22例)和非再狭窄组(非ISR组,212例),分别收集其在PCI前,术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者术后1个月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18.0±4.9)μmol/L比(13.8±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再狭窄组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较非再狭窄组患者低[(11.4±2.7)μmol/L比(14.0±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术后所升高的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与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两者相关(r分别为0.825和0.672,P〈0.05),而且与直接胆红素的相关性更大.结论基础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支架术后ISR的发生呈负相关,可能是ISR的保护性因素.支架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主要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硬化患者不同部位血管的动脉硬化程度及其相关性。方法将193例有动脉硬化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颈动脉、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及头颅核磁共振动脉成像(MRA)检查,根据头颅MRA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硬化组和非颅内动脉硬化组。采用Pearson相关、BinaryLogistic分析周围动脉与颅内动脉硬化关系;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结果随着颈动脉硬化(CAS)及下肢动脉硬化(LLAS)程度的增高颅内动脉硬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CAS组U值为1.87(P〉0.05),LLAS组U值为2.80(P〈0.05);CAS及LLAS与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P=0.05)、0.21(P〈0.05);Logistic分析显示CAS及LLAS相对于颅内动脉硬化的OR值分别为0.86(P〉0.05)和0.67(P〈0.05);CAS、LLA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57.80%(P〉0.05)、62.20%(P〈0.05),LLAS界值点为2级。结论LLAS与颅内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为颅内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LLAS≥2级有一定的预测颅内动脉硬化的作用。
简介:1966年,法国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对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进行了描述,并将其中一种命名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其ECG特点为“尖端”围绕基线反复扭转。他同时指出此种室性心动过速与显著延长的QT间期间的关系。TdP通常可以自我终止,但也可进展为心室纤颤(室颤),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可能。起初的病例均为各种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人们将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定义为一种相对罕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主要由延长QT间期的药物引起,如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等。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数百万患者服用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特非那丁等抗组胺药,同样也可诱发TdP,医学界对于TdP的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服用其他药物而发生TdP的报道开始涌现,许多药物都有诱发TdP的潜在可能[1]。
简介: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年龄在54~76岁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被随机分为多奈哌齐+尼莫地平组(24例)和石杉碱甲+吡拉西坦组(21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并进行两组疗效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多奈哌齐+尼莫地平组的MMSE评分[(15.8±6.3)分比(21.6±7.4)分]显著提高,ADL评分[(50.3±6.4)分比(40.2±7.1)分]显著下降,石杉碱甲+吡拉西坦组MMSE评分[(14.6±6.9)分比(18.5±7.2)分]显著提高,ADL评分[(49.3±7.8)分比(43.5±8.2)分]显著下降,P均<0.01;但两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8,0.07)。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多奈哌齐+尼莫地平相当。
简介: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及新生儿游泳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新生儿。两组新生儿均给予静脉滴注酶诱导剂、注射胆红素拮抗剂、蓝光照射等临床治疗。在此期间,观察组新生儿由产科护理人员给予抚触护理和新生儿游泳干预。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黄疸持续治疗时间、光疗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胎粪排尽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新生儿短,各项治疗指标之间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1d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从治疗第3d开始,到治疗第7d时,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在常规临床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和新生儿游泳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促使血清胆红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显著下降。
简介: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对生理状态下兔心肌心室间复极异质性的影响。从动作电位时程(actionpotentialduration,APD)的角度探讨临床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在不同刺激频率[即基础循环周长(basiccyclelength,BCL)=2000、1000、500及250ms]下,不同浓度普罗帕酮(对照组,1μmol/L普罗帕酮组,6μmol/L普罗帕酮组,10μmol/L普罗帕酮组)对正常心肌左右心室内膜APD的影响。结果普罗帕酮由低浓度(1μmol/L)至超治疗浓度(10μmol/L)呈非浓度依赖性地减少室间离散;左右心室内膜APD和室间离散在不同浓度的普罗帕酮干预下仍呈慢频率依赖性特点(P<0.05),且这种特点对普罗帕酮呈非浓度依赖性。结论生理状态的心肌左右心室间存在复极离散。普罗帕酮可减少这种复极异质性,这可能是其对无缺血心肌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的电药理学机制之一。
简介:目的:应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量血流速度(DFV)评价冠脉造影血流TIMI分级(TIMI-FG)及其计帧值(TIMI-FC)的准确性.方法:在11只猪的冠脉狭窄模型和36例冠脉造影及17例行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比较TIMI-FG、TIMI-FC与DFV的相关性.结果:①随着动物模型充盈球囊造成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DFV减慢、TIMI-FG下降、TIMI-FG变大,P均<0.01;②17例病人25支血管在介入治疗后,DFV增加,TIMI-FG上升,TIMI-FC变小(P<0.05~<0.01);③TIMI-FC与DFV呈负相关(冠心病人r=-0.49~0.58,猪r=-0.41);而TIMI-FC变化差值与DFV变化差值相关性则有提高(冠心病人r=-0.62~0.66,猪r=-0.71).结论:冠脉造影TIMI-FC推测冠脉血流速度具有一定准确性,对血流速度变化的推测更佳.
简介: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控制心动过速发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患者空气污染与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3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61例,平均年龄62.41±9.12岁,对所有受试者采用Endopat2000进行充血反应指数(RHI)的内皮功能测定。获取所有受试者居住详细地址信息及其经纬度和北京市同时期3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空气污染物数据,通过ArcGIS10.0软件将北京市网格化(分辨率为0.05°,≈5.5km)获取受试者居住地址的污染物暴露水平作为个体化暴露水平。并从中国气象局获取同时期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结果研究期间所有受试者个体化大气污染物,包括吸入直径<2.5μm或<10μm的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日均浓度分别为78.2、129.6、52.9、25.0、1.2和59.1μg/m3。多元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前15d累积PM2.5和PM10每增加10μg/m3,RHI分别下降0.87和0.72(P均<0.05),然而并未发现气体污染物与RHI的相关性(P>0.05)。结论颗粒物污染与代谢综合征患者亚急性内皮功能受损相关,该机制可能部分解释空气污染所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增加。
简介:目的研究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CFT)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病情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应用CFT、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41例VCIND患者进行4年随访检测,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分为3组,分别为好转组(n=13)、无变化组(n=16)和进展组(n=12)。结果进展组的CFT模仿随访前得分为(26.49±6.31)分,随访后得分为(22.03±8.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组的CFT延迟回忆随访前得分为(8.93±3.86)分,随访后得分(5.02±3.52)分,进展组的CFT随访前模仿时间为(194.32±66.61)分钟,随访后模仿时间为(256.39±58.81)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的CFT模仿随访前得分为(24.83±6.79)分,随访后得分为(30.12±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T延迟回忆和CFT模仿时间对VCIND病情进展有较好的评估作用,而CFT结构模仿对VCIND病情进展的评估不甚理想。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T波顶点至T波末端(Tp-Te)的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例如是否出现过室性心跳加速或者心室颤动等,将其分为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患者不同分组的Tp-Tec、Tp-Te、Tp-Ted进行观察,从而对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进行辨别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c和Tp-Te都要比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长;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SV值和LVEF值均高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而NT-proBNP值和CTnl值均低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Tp-Tc和Tp-Te与其NT-proBNP值和CTnl值均成正比,而与SV值、LVEF值、SDNN值和PNN50值均成反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患者在临床上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简介:目的观察症状性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发生情况。方法在54例症状性的颈动脉(25例)、椎动脉(19例)、颈动脉合并椎动脉(8例)以及基底动脉(2例)狭窄的患者中,有39例行择期支架置入术。采用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分别测定已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0d,以及随后加服氯吡格雷(75mg/d)≥5d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标准为单用阿司匹林时,以500μg/ml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和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氯吡格雷抵抗标准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前、后,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值≤10%。结果54例患者中,有9例(16.7%)存在阿司匹林抵抗,12例(22.2%)存在氯吡格雷抵抗,1例(1.8%)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抵抗。9例阿司匹林抵抗者加用氯吡格雷后有5例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率降至〈20%,有8例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聚集率降至〈70%。1例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为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结论症状性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克服了部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支架置入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增加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索转换酶(ACE)D/Ⅰ基因多态性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185例左室收缩功能心衰患者(EF〈0.45)进行ACE基因多态性检测,前瞻性随26.43±18.19月,随访终点是死亡,分析ACED/Ⅰ基因多态性对心衰预后的影响。结果:ACEⅠ/D基因型分布频率:纯合子DD基因型34.0%.纯合子Ⅱ基因型18.4%,杂合子ID基因型47.6%。这三型患者在年龄、性别、种族、病因、皿压、心率、NYHA心功能、LVEF和药物治疗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CED等位基因患者的生存率比II基因型明显降低(1年生存率Ⅰ/ID/DD=53/43/34,2年=21/8.2/2.9,P=0.016)。结论: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ACE基因多态性中DD型及D等位基因与心衰预后密切相关,是其预后预测因素之一。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阿司匹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0mg/kg,溶解于1.5ml的10%L-赖氨酸等渗盐水溶液中)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10%L-赖氨酸1.5ml。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RG-1、存活素的表达。结果①再灌注后24h,3、5、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阿司匹林组分别为1.47±0.11、1.22±0.08、0.85±0.15、0.59±0.12,对照组为1.87±0.18、1.45±0.14、1.05±0.08、0.75±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RP后各时间点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大鼠梗死侧神经元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梗死中心区两种阳性细胞表达数在再灌注后6h最多,随后逐渐减少,7d最少;梗死...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梗死与迷走神经张力异常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陈旧性脑梗死患者1483例,按脑梗死解剖部位将其分为基底节区组1045例与非基底节区组438例。对比分析2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及频域参数。时域参数包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代表R-R间期与平均R-R间期〉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参数为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结果基底节区组年龄〈69岁患者发病率显著低于非基底节区组患者(P〈0.05),而基底节区组年龄≥70岁的患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组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18.4%vs13.9%,P=0.038)。基底节区组仅年龄≥80岁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56.8%vs41.0%,P=0.031)。2组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与基底节区组非PAF患者和非基底节区组合并PAF患者比较,基底节区组合并PAF患者的SDNN、RMSSD、PNN50均显著增高、LF/HF则显著减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梗死呈增龄发病增加趋势,患者多发PAF,基底节区脑梗死合并PAF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CRP、BNP值及其他临床状况.结果治疗组症状和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4%和85.7%,而对照组为71.4%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CPR和BNP值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心率、血压和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