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以对比评估法调查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疗效情况。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这一时间阶段进入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中选出109例,依据具体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西药治疗组(54例)、中医内科治疗组(55例),西药治疗组向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中医内科治疗组则执行辨证施治,评比两组治疗法的疗效情况。结果中医内科治疗组总有效病例54例(98.18%);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病例42例(77.78%)。中医内科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相比西药常规治疗,以中医内科辨证疗法对偏头痛实施分型治疗,能获得更为优良的治疗成效。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呼吸内科疾病治疗过程当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最近 30个月内来到我院就诊的呼吸内科患者共计 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例进行对照实验,在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并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 90%,并且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IL-12均明显提高,但在提高率方面,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上述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将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治疗当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周期,保证治疗质量,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昏迷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糖、颅脑CT、心电图等检查,个体化治疗患者,分析患者的抢救情况,统计分析患者抢救前后的RR、SaO2、PaO2、PaCO2。结果 导致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在对所有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后,虽然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但无自主意识苏醒的征兆, 在对所有患者的有效救助过程中,患者血氧动脉分压( PaO2 )及血氧饱和度( SaO2 )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 PaCO2 (二氧化碳分压)、 RR (呼吸频率)指标则呈现下降趋势。 死亡患者的致死原因包括颅内感染死亡以及脑血管疾病死亡。 结论: 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患者的病因做出判断,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针对性地给予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案,能够有效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10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3例)与观察组(n=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及焦虑情绪。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焦虑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9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对探究对象,病例选取日期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n=46)、参照组(n=4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予以参照组伊曲康唑治疗,予以试验组氟康唑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48%,明显较参照组(78.26%)高,P<0.05;试验组肺部真菌涂片检查转阴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早,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5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1.74%,P<0.05。结论:予以内科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氟康唑治疗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抗菌药物选择及临床合理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同时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以及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99例使用抗菌药,应用率为99.17%,常见抗菌药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者头孢他定等;100例痰液标本中共检出139株病原菌,主要病原菌84株,以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较为常见,分别占比为17.99%,10.79%,7.91%。结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较高,医疗机构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及应用,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