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 本文针对复杂山区大断面隧道穿越滑塌体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洞内、洞外采取合理综合处治措施,洞外地表通过钢管桩、袖阀管、抗滑桩及锚固桩组合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洞口100m超长管棚超前加强支护,洞内采取CRD或三台阶法合理分区开挖,掌子面喷混凝土封闭、自进式玻璃纤维锚杆或超前注浆加固维稳;洞周径向注浆充填密实充分抑制隧道变形;软弱基底采取钢管桩注浆加固等,并辅以孔内成像法地质预报及质量检查技术保障手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大断面隧道穿越滑塌体施工技术方案,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在加快进度的同时,减少了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指导。
简介:摘要:京张高铁八达岭地下车站隧道最大开挖断面近 900m2,其中过渡段单拱最大跨度达 32.7米,施工难度极大,开挖后,除了常用的铁路隧道进行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之外,还需要增加预应力锚索对围岩施加预应力来加固围岩。新八达岭隧道的预应力锚索注浆材料不仅需要快硬、早强,注浆材料的流动性也必须保持 20~ 30min的时间供施工操作,这是配制该材料最大的难点。我们通过充分利用硫铝酸盐水泥早强快硬的特点,通过试验找到硼酸和无机酸或有机酸混合缓凝技术将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延长,并通过减水剂、引气剂、增稠剂的技术综合改善浆体的工作性,最终配制出的浆体材料既能够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又能够满足早期强度要求,使该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简介:在我国各地区承灾体特征差异性明显,且西南地区经历多次灾后重建,承灾体种类及其脆弱性呈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传统的通用数据标准已不再适用。此外,传统手工填写的数据采集方式导致数据汇总耗时耗力,且无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严重影响了震害预测和灾后应急响应等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城镇规划数据为基础,依托智能移动终端,构建数据采集与动态更新一体化系统。系统通过对数据采集条目与流程进行定制优化,使其适应西南地区县城情境,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实时录入。同时系统与城镇规划数据有机结合,利用实时采集的承灾体数据对城镇规划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其次引入智能化的承灾体数据交叉自动检验模块,确保数据准确。四川省丹棱县的应用示范表明,本系统显著改进了承灾体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一致性与更新速度,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灾情获取和评估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了西南县市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