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章对东汉至唐五代时期频繁使用的"他+N"格式中的"他"进行了讨论,认为此处的"他"在丧失了指别功能以后,既没有发展成第三人称代词,也不是第三人称代词的虚指用法,而是发展成了定冠词(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了标补词),其语法功能是使N的所指获得一定的有定性。这一论断不仅能够对现代汉语中"他+N"和"N+他"两种格式何以在句法分布和表达功能两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做出合理解释,还能够对"他+N"格式中的"他"在虚化为标补词以后仍表强调语气做出有效解释。
简介:~~
简介:标点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细节,若能结合文本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点拨,深层解读,对于我们理解文字、体验情感,发散想象、启迪审美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简介:史書中關於梁朝宰相何敬容的描述充滿矛盾,本文認爲不同書寫方式的背後,隱含着南朝門閥、吏幹、文義三種選舉標準的衝突.本文進一步通過《梁書》《陳書》史評的對比,指出姚察、姚思廉父子對文義之士的態度存在差異,體現了文士階層對自身的反思和重新定位.梁朝至初唐的歷史書寫,使得博學善屬文日益成爲士階層的身份標誌,不僅建構了南朝文化至上的黄金時代,也從側面推動了唐代以文取士的歷史進程.
简介: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澳门基金会、澳门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系与澳门”国际学术研讨会,於2003年11月1日至5日在澳门召开。来自内地、台、港、澳及法国、加拿大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
简介:
简介:针对很多教师将《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至十一弃之不用的现状,本文探讨了语篇分析教学法在这三个模块中的运用,并就如何在这三个模块中实施语篇教学提供较为具体实用的建议,旨在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简介:德国虽然在19世纪初才开始其城市化和工业革命的进程,但异军突起,速度快,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其中引起了许多剧烈的社会变迁,不仅推动了德国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的转变,也推进了德国政治结构的转变,使社会的整合功能加强,广大人民的文化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简介:从明代中叶至清末(16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中,我国传统农业文明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和辉煌,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思想观念。但在当时世界文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期中,我国传统农业文明明显地显现出了相对的滞後。
东汉至唐五代时期“他+N”格式中“他”的语法功能及其流变
《满语研究》总第一期至第十期分类总目录
细节中见至味 无声处闻惊雷——标点,阅读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细节
梁至初唐選舉標準的演變 ——以史書對何敬容的描述爲例
“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系与澳门”——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黑龙江大学满文与历史文化本科专业实业(2009—4—16至2009—4—29)
语篇分析教学法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至十一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城市化与社会变迁——以19世纪初至一战前的德国为例
首届中古汉语学术研讨会于10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在深刻反思中走向近代文明——16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文明的发展与转型
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于1999年8月8日至12日在德国汉诺威市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