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史学史研究工作者有大迫切的任务要解决,这就是继承优良传统和培养新生力量。现在我们实行开放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外国很重视汉学研究,我们不能落在人家后面。在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平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形势大好,国家也很重视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应该赶上去,

  • 标签: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社会经济 汉学研究 史学史研究 白寿彝 中国史学
  • 简介: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时代,海峡岸正走向“大三通”、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的阶段。上个世纪,中国人经历了百余年外患与内战的痛苦经历,台湾被日本统治了50年,导致海峡岸之分离。虽然,中国最终击退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中国也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自1949年之后,岸却陷入分裂、不和谐与对峙的局势,至今已经分隔61年。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统一是常态,分裂是变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奋斗之目标乃在于追求国富民强与国家大一统。至今来看,追求海峡岸之长治久安、和谐关系与最终一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终极理想,更是当前海峡岸应该共同达成之目标。

  • 标签: 海峡两岸 文化交流 国家统一 客家 日本帝国主义 和谐发展
  • 简介:2006年4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进行旧石器时代遗址专项调查,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7处,海沟金矿和石人沟处地点发现的石器数量虽不多,但却具有代表性,故本文对其发现的石器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吉林省 旧石器地点 旧石器时代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考古研究 专项调查
  • 简介:现存部《晋书》南宋初期建刊14行27字本,皆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一为杨氏海源阁旧藏,《中华再造善本》据之影印;其二为蒋氏衍芬草堂旧藏,百衲本据之影印。本文研究证实了本并非过去认为的那样是同板,后者实为前者的覆刻本,异文主要是异体字、正俗字。部书部分叶面被调换,导致藏印混淆。

  • 标签: 晋书 宋本 建刊本覆刻本
  • 简介:灵渠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大军挥师岭南,五岭阻隔南北,交通困难,奉命掌管军需供应的监御史禄,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l一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运河修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其后,长江、珠江河流域贯通,中原与北部湾沿岸地区相连,岭南乃至于北部湾沿岸地区的文化、经济、科技因交流的顺畅而加快了发展。

  • 标签: 灵渠 编年 诗篇 使节 越南 明清
  • 简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和巩固岸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基础。台湾历史研究正是深化和巩固这四个基础的基础。鉴于近期岸形势的新变化,台湾历史研究必将注入新的内容与方法。

  • 标签: 两岸关系 历史研究 和平发展 台湾地区
  • 简介:2002年桂林钱币学会征集到一枚唐代阳朔县限税银铤,长方形板状,长284mm,宽68~70mm,厚9~11mm。重2020g。正面錾刻铭文“阳朔县天拾府圉前限税银伍拾壹铤专知官令裴知言典徐延匠吴直”29字;背光素。该铤系浇铸成型,表面锤槌整平。不知何故,银铤已断为截。唐代银铤以往大多发现于西安、洛阳地区的唐代京遗址,南方地区仅江苏、浙江偶有零星出土。这枚阳朔县天宝拾年(751年)限税银铤的发现,填补了岭南地区从未发现唐代银铤的空白。

  • 标签: 阳朔县 银铤 唐代 考析 钱币学会 洛阳地区
  • 简介:2018年11月16日.中国和巴西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我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与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凯尔纳出席仪式并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馆将在展览互换、文物研究.考古发掘、技术创新等领域全面合作,开创国博物馆界交流的新局面。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合作备忘录》 亚历山大 考古发掘 文物研究 全面合作
  • 简介: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共根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了国共双方、延安与西安应当互相通邮的建议,但遭到国民党政府中反共顽固派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军队中的有识之士、负责晋陕地区军邮的中华邮政第三军邮视察段少将、军邮总视察林卓午,不顾个人安危,为延安与西安的通邮,做了不懈的努力。

  • 标签: 延安 国民党军队 顽固派 少将 国民党政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王作荣(1919.2—2013.7),湖北汉川人。南京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毕业,美国范登堡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定居台湾,在台湾先后任台湾大学、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是台湾早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策划人,先后任"美援运用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处长"和"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工业研究组组长"等职。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还担任《中国时报》、《工商时报》主笔与总主笔,品评时政,引一时风气之先。1984年起,历任"考试院委员"、"考选部部长"和"监察院院长"等职。

  • 标签: 台湾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 台湾政坛 经济学系 南京中央大学 《中国时报》
  • 简介:我是一名出生在工人家庭,不到16岁就参加工作,一直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维吾尔族党员干部。我曾在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工作近30年,后来又在新疆工作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作为新疆少数民族进步青年的代表,受到党和政府的特别培养,通过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国语,成为新疆新一代青年先进分子.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宗教极端思想 意识形态领域 民族分裂主义 “三股势力” 斗争到底
  • 简介:清末湖书院的改章,作为书院改制风潮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早已引起教育史研究者的注意。本文则更关注这一过程中固有"学统"意识的接引作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势激变,带来了"时务"之学的流行。代替传统书院的课艺,张之洞援引来自江幕府的蒯光典,在湖试行每日上堂、分班宣讲的新教学模式。然而,书院中出自粤东陈澧一派汉宋调和之学的梁鼎芬、杨裕芬等,与传承江浙"礼学"的蒯光典之间,围绕"文王受命"等经学命题,发生了激烈冲突。本文尝试从学术史角度,对这一笔记家乐道的轶闻进行解读,揭发人际争执背后"理学"与"礼学"升降的脉络。正是借助清代中期以降礼学复兴的资源,蒯光典提出古今中西"理必附礼以行"、"理各有在"的观念,在"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之外,提出了另一条接引新学的路径。

  • 标签: 两湖书院 改章风波 蒯光典 梁鼎芬 杨裕芬
  • 简介:钱基博别号潜庐,字子泉、哑泉,号老泉,江苏无锡人。生于1887年,殁于1957年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任上。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钱基博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

  • 标签: 钱基博 钱钟书 生平 家庭教育 人格精神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全球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地方志办以外的其它部门,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统计局、经济研究中心,也开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保存、整理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地情资料已非志办独有。社会越来越信息化,网络发展神速,地球越来越小,

  • 标签: 地方志 续修工作 编纂工作 中国 信息化 资料搜集
  • 简介:滇南大营村回族名人辈出,马廷辅即其一。文章中记述了马廷辅撰写的《"昭垂千古"建寺碑》和《本村门役碑序》2篇碑文,介绍了碑况和碑记的主要内容,对白寿彝先生提出的马廷辅四五十岁中举、是伊玛目和马明阳的女婿等看法提出了异议。

  • 标签: 大营村 马廷辅 碑记 历史 考证
  • 简介:“沛谯”又称“谯沛”,“汉魏二祖”和自己的功臣集团次从这一地区崛起,于400年间,一首一尾,书写了汉王朝从建国到终结的历史。沛谯地方位于黄淮海平原。这里自战国晚期起,已经拥有富足的经济基础和充备的文化资源。楚文化的长期积累,在这里形成了新的重心。汉初梁国的文化优势,也对这里的人才形势有所影响。刘邦集团和曹操集团虽然都崛起于沛谯,而前者多“布衣”、“白徒”、“亡命无赖”,往往只是以个人身份追随刘邦,后者则以“诸夏侯曹”为代表,以宗族势力参与政治军事争搏,且其中颇有豪富。这一情形与东汉豪族势力的兴起有关。

  • 标签: 沛谯 刘邦 曹操 汉朝 兴亡
  • 简介:<正>1984年4月和1990年5月,寿县东津乡柏家台农民在取土时,先后于台南百米处、台东500米处发现一座砖室墓和一座石板墓,编号为M1、M2。墓葬位于寿县城关东郊约3公里,东淝河的西岸,寿蔡公路北约200米(图一)。县博物馆、文管所分别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于后。

  • 标签: 寿县 大泉五十 博物馆 墓葬结构 砖室墓 汉墓
  • 简介:毛文龙是明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在明朝与后金努尔哈赤政权的战争中,作为明朝的一员将领,占据辽东海面上皮岛等一群海岛,对后金袭击骚扰,牵制了努尔哈赤的向南进攻.但与此同时,毛文龙强横专断,遇事往往不受明朝官员控驭,而且面对后金政权进行的招降活动,也曾与之信使往来,予以周旋.现存的历史记载以及近世学者的论著中,对毛文龙抨击者有之,肯定者亦有之,然而有关毛文龙历史活动的资料却相当匮乏.于是,原书已佚而存于日本的抄本《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一书,就引起历史学者的关注.

  • 标签: 后金 努尔哈赤 大将 将军 辽东 明朝
  • 简介:自诩“章疯子”的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一生率性,口无遮拦,逮谁骂谁。1903年,他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掘》上撰文痛批清王朝腐败,大骂光绪皇帝为“载泄小丑,不辨麦菽”,与慈禧太后同为“汉族公仇”,从而彻底得罪了清朝廷和“老佛爷”慈禧太后,按大清律例,他此举无疑惹出了“灭族”大祸。可令人惊奇的是,章太炎虽然罪该“株连九族”,最后却只蹲了3年大牢。实在是个奇迹。

  • 标签: 晚清 慈禧太后 国学大师 上海租界 光绪皇帝 大清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