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盘龙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盘龙区抽取8667名15岁及以上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盘龙区1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6.87%,男性高于女性(经X2检验,p<0.05);糖尿病发病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饮酒史、是否锻炼、劳动强度、BMI和SBP。结论应加强糖尿病预防的宣传,让居民认知各种糖尿病防治措施,达到降低糖尿病患病率的目的。
简介:目的了解杭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并对感染者的社会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高危行为干预计划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杭州市614名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和危险行为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本组在614名MSM人群中共检出HIV感染者65例,HIV抗体阳性率为10.59%;HIV感染者以未婚、低龄化、高学历为主,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4.13%。65例HIV感染者均在最近半年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与男性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2.17%;最近半年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者20人,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33.25%。结论杭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HIV感染者存在认知与行为分离、无保护男男性行为现象,应加强对MSM人群及其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细菌性阴道病(BV)的感染状况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及查体的1280例非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确诊为VVC和BV的患者分别纳入VVC组(n=96)和BV组(n=124),并根据治疗配合情况,将上述两组继续分别分为A亚组(按医嘱用药者)和B亚组(未按要求用药或性伴侣拒绝接受治疗者)。采取问卷调查、病史采集、妇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对VVC和BV发病率、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本组VVC与BV发病率分别为7.5%和9.69%。VVC组患者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V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妇科炎症、避孕方式、个人卫生习惯及重复流产等对VVC和BV均有不同程度影响,而未规范治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经治疗后VVCA,B亚组与BV亚组1~2周及4~5周复诊结果均显示,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好转率及无效率因病例数较少,而未行统计学处理。结论VVC和BV发病均与菌群失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进行规范治疗是预防和降低其复发率的有效措施。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方法对北京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检验专业人员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郊区县CDC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高学历检验人员严重不足,仅有12.50%的博士研究生和28.57%的硕士研究生在郊区县CDC工作。郊区县CDC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现象要比城六区严重,远郊区县CDC微生物实验室专家人数偏少。结论应加大对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员及各类专家和具有高级职称检验人员的引进,呼吁政府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投入,特别是郊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人员准入选择检验专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期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各区县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适应不断发展疾控事业的检验队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学区级中小学生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辽宁省学校食堂卫生许可审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对区内24个学校食堂进行风险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评定。采用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中的纸片法,对全区中小学生食堂提供的公用食(饮)具具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24个学校食堂卫生许可持证率100%,其中B级以上占95.8%,C级占4.2%,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83.7%。结论学校食堂在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基础卫生设施、从业人员健康合格率及卫生知识水平、原料索证等方面较好。但应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原料索证及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督和餐用具消毒效果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