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第二军医大免疫研究所、医学免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者在最新一期的TheJournalofImmunology上发表题为“HumanSCAMP5,aNovelSecretoryCarrierMembraneProtein,FacilitatesCalcium-TriggeredCytokineSecretionbyInteractionwithSNAREMachinery”

  • 标签: 免疫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PROTEIN HUMAN 清华大学 医学院
  • 简介:在胰岛B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中,前胰岛素原mRNA经转录而合成分子量为11500的前体分子,即前胰岛素原,其寿命极短,约30~60秒。它合成后即刻在胰岛BN胞中经过微粒体酶的作用将其裂解为分子量为9000的胰岛素原,然后转运至Golgi复合体,形成被成笼蛋白包被的囊泡,内含胰岛素原。分泌颗粒成熟后去除成笼蛋白包被,胰岛素原经蛋白水解酶的酶切转化为胰岛素和C肽,并逐步形成分泌颗粒,储藏在小囊泡内。当胰岛B细胞受到刺激后,分泌颗粒与胞浆膜融合并将其内容物释放,该过程被称为胞吐作用。

  • 标签: 前胰岛素原 分泌机制 蛋白水解酶 胰岛B细胞 分泌颗粒 粗面内质网
  • 简介:随着近些年临床上对失眠的不断研究,失眠的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探讨失眠的机制,是治疗失眠的根本突破点。本篇综述将对失眠的机制及诊断做出简单的总结。

  • 标签: 睡眠 失眠
  • 简介: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其发病率为1.7%-17.6%,40-60岁为高发年龄。①椎间盘: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 标签: 颈椎间盘 病发病机制 退行性改变 椎间隙狭窄 40-60岁 颈椎稳定性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因脑动脉硬化或其他一系列综合因素致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缺血缺氧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及生活质量,随着国家对防治残疾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成为医学重点发展方向。故本文根据目前相关文献资料,浅析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以为后期研究更加科学的中西医治疗脑梗死提供思路。

  • 标签: 脑梗死 中风 中西医 康复
  • 简介:摘要RA是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病理特征为滑膜炎和血管翳。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遗传因素及环境风险因素与RA的发病相关。DNA甲基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RA治疗新的可行靶点。

  • 标签: DNA甲基化 关节炎,类风湿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双环醇对免疫性肝纤维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多点皮下注射BSA(9mg/ml).弗氏不完全乳化液,0.5mL/只。注射5次后(前两次注射间隔两周,后三次注射间隔~周),应用双向扩散法检测大鼠血清抗BSA抗体。抗体阳性大鼠尾静脉注射BSA(2mg递增至4mg/只),-周两次,继续8周。尾静脉攻击第4周始,给药组口服双环醇(100,200,300mg/kg/d),连续给药5周。采用生化法测定大鼠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前胶原(PⅢP),HE染色及Masson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IL-1,IL-10,MMP-2mRNA的表达。结果:双环醇可明显抑制免疫性肝纤维大鼠肝脏羟脯氨酸、血清透明质酸以Ⅲ前胶原水平升高,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等均明显减轻。双环醇还可抑制肝组织中TGF—β1,IL-1,IL-10,MMP-2mRNA的表达。结论:双环醇对牛血清白蛋白诱发的大鼠肝纤维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IL-1,IL-10,MMP-2mRNA的过表达相关。

  • 标签: 肝纤维化大鼠 保护作用 双环醇 免疫性 肝脏羟脯氨酸 IL-10
  • 简介:摘要肾纤维是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终末表现,梗阻性肾病是其病因之一。梗阻性肾病的常见病因是输尿管梗阻,及时解除梗阻是治疗梗阻性肾病的主要手段。目前,梗阻性肾病致肾纤维机制尚未阐述清楚,诊断手段缺乏针对性,治疗手段缺乏有效性,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因此,本研究以梗阻性肾病为背景着重阐述肾纤维发病机制及有助于诊断肾纤维的影像学手段的新进展。

  • 标签: 肾机能不全,慢性 纤维化 输尿管梗阻
  • 简介: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肺炎是导致成人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症状轻微且具有自限性,但也可引起严重疾病甚至死亡。既往影像学及病理学文献表明,部分患者病毒感染后肺内遗留不同程度的纤维改变,对肺功能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关于病毒性肺炎炎症后肺纤维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探讨炎症后肺纤维的特点及病理学基础,总结病毒感染后肺损伤及纤维的发生机制,为其防治提供依据及思路。

  • 标签: 病毒 肺炎 炎症后肺纤维化 致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胆管上皮细胞增殖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肝纤维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28例BA和9例胆总管囊肿患儿的肝组织样本,分别作为BA肝脏组和对照肝脏组;收集28例中20例BA患儿的血清,并收集5例胆汁淤积患儿和20例年龄匹配健康体检婴幼儿的血清,分别作为BA血清组、疾病对照血清组和正常对照血清组。通过CK19和N-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胆管增生和EMT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EGF的表达水平;进行体外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系(human intrahepatic biliary epithelial cell,HIBEpiC)培养,检测经EGF干预后细胞增殖和EMT的变化。结果较对照肝脏组,BA肝脏组中胆管增生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胆管增生程度与肝纤维程度正相关,增生的小胆管可分泌大量间质细胞成分。BA血清组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血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BA肝脏组EGF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肝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血清和肝组织EGF水平与肝纤维程度相关。EGF可明显促进体外胆管上皮细胞增殖,EGF可诱导体外胆管上皮细胞发生EMT。结论EGF在BA中高表达,是促进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与EMT的重要诱导因子,其在BA肝纤维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胆道闭锁 上皮间充质转化 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探索放射性心肌纤维的作用机制,验证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通过TGF-β1、Smad2、Smad3信号通路加重放射性心肌纤维的过程。方法6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5Gy照射组、内皮抑制素6mg/kg组、内皮抑制素12mg/kg组、25Gy照射+内皮抑制素6mg/kg组、25Gy照射+内皮抑制素12mg/kg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后1、3个月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心肌组织完成HE染色了解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了解纤维程度,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2、Smad3、Collagen-I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3个月,25Gy照射组、25Gy照射+内皮抑制素(6、12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Masson染色见胶原沉积明显增加,TGF-β1、Smad2、Smad3、Collagen-I蛋白及基因表达增加。结论给予大鼠总物理剂量为25Gy的照射,可诱导放射性心肌纤维的发生。TGF-β1、Smad2信号通路是介导放射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致心肌纤维损伤的共同信号通路。

  • 标签: 放射性心脏损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TGF-β1基因 Smad2基因 Smad3基因 Collagen-I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丹参素干预肝纤维大鼠对比研究阐明环核苷酸与肝纤维病变发展变化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CCl4肝纤维大鼠模型组、丹参素干预CCl4肝纤维大鼠组。12周后一次性处死动物,采集血液和肝脏标本。作HE染色和VG染色镜检。对肝细胞羟脯氨酸(Hyp)含量、环核苷酸数值、血清ALT、AS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肝组织中的Hyp含量与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表达都有显著升高,而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表达降低。丹参素干预组,血清ALT、肝组织中的Hyp含量与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表达都有显著降低,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表达升高。结论丹参素对大鼠CCl4肝纤维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明显降低cGMP的表达水平和升高cAMP表达水平,此可能是丹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丹参素 肝纤维化 环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8~12周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每组8只。3周后取大鼠主动脉,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其改变;用免疫荧光法测定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用免疫组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分别测定Col Ⅰ和Runx2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ColⅠ、Runx2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原代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以含有5.5和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即为正常葡萄糖组和高浓度葡萄糖组;通过交替给予含有5.5和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每12 h更换1次,培养72 h构建血糖波动细胞模型。3组细胞分别加入0.5 μmol/L NF-κB阻滞剂5-(4-氟苯基)-2-脲基噻吩-3-甲酰胺(TPCA-1),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细胞Col Ⅰ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ColⅠ、Runx2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中纤维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42±0.10)%、(21.30±0.74)%和(44.39±1.09)%(P<0.05);ColⅠ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1.92±0.88、50.04±3.56和77.52±2.69(P<0.05),其mRNA表达水平为1.00±0.10、2.02±0.28和2.83±0.33(P<0.05),蛋白表达水平为1.05±0.03、2.06±0.32和4.93±0.25(P<0.05)。(2)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中,Runx2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50.00±7.35、204.84±2.32和391.48±7.13(P<0.05),其mRNA水平分别为1.02±0.02、1.27±0.04和2.18±0.12(P<0.0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3±0.01、2.34±0.36和4.52±0.75(P<0.05)。(3)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1、1.96±0.13和2.64±0.21(P<0.05)。(4)加入TPCA-1后,高浓度葡萄糖组和波动葡萄糖组ColⅠ和Runx2的蛋白表达均较未加TPCA-1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能通过激活NF-κB上调Runx2的表达,从而加剧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进程。

  • 标签: 糖尿病,1型 血糖 主动脉纤维化 NF-κB Ⅰ型胶原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灌胃、保留灌肠及微波热疗联合应用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混合菌液感染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灌胃、保留灌肠及微波热疗三联疗法对模型大鼠血流变、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TXB2和6-keto-PGF1a影响,并与单用三种方式治疗作比较.[结果]活血瘀三联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有显著改善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1a含量作用(P<0.05或P<0.01);且三联疗法组作用优于单用灌胃给药组、保留灌肠组和微波热疗组(P<0.05或P<0.01).[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灌胃口服、微波热疗3种方式单用或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均有显著的改善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调节PGI2/TXA2平衡的作用,且三联疗法疗效显著优于各单独治疗组.

  • 标签: 桂枝茯苓胶囊 慢性盆腔炎 保留灌肠 灌胃 微波热疗 活血化瘀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暴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2003年暴发于中国广州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同源性较高的高致命性冠状病毒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性强、进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但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疫苗或特效药物。肺纤维是一种进行性纤维的肺部疾病,是导致SARS幸存者愈后肺功能障碍及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大量流行病学、病毒免疫学及目前的临床证据支持肺纤维有可能成为COVID-19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暂无关于COVID-19引发肺纤维机制的报道,本文就现有理论依据重点讨论COVID-19肺部持续损伤的可能机制、异常免疫机制在引发和促进肺纤维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相关治疗措施。

  • 标签: 肺纤维化 细胞因子类 免疫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急性肺纤维是继发于多种原因(如创伤、感染、中毒、MODS等)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期间及其后以过度纤维修复为主的病理过程,常常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有研究报道在ALI/ARDS的致死原因中难以控制的肺纤维约占25%~80%[1]。有关急性肺纤维的发生机制,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完全阐明,各种治疗措施也没有使患者从中受益。

  • 标签: 急性肺纤维化 蛋白酶
  • 简介:肾纤维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其特征包括肾小球纤维、肾问质纤维、肾血管纤维^[1],是各种肾脏疾病慢性主要的病理学表现之一,是各种肾小球、血管和小管间质本身疾病的最后结局。肾间质纤维(RIF)是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肾间质的过度积聚与沉积以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

  • 标签: 肾间质纤维化 活血祛瘀法 肾小球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增生 血管纤维化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