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4月收诊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中医骨伤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显效、无效、有效率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颈椎评分(分)、血清皮质醇(ug/L)、去甲肾上腺素(ug/L)治疗前、治疗后6.45±1.35、1.24±0.15、126.35±12.65、54.12±3.24、65.34±5.27、32.15±2.35和6.57±1.38、3.27±0.46、126.74±12.35、84.57±10.35、65.74±5.36、45.35±2.67,有差异,(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中医骨伤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患者应激指标改善,这种治疗方案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80例,为进一步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甘露醇的方式展开治疗,乙组患者在甲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展开治疗后,该组患者肢体消肿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明显低于甲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评分的结果显示,乙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同时乙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展开治疗,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疼痛症状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个体化膏方的膏量规律,为优化膏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24年1月-9月,选取中医骨伤科患者。按年龄(30例青年组、30例中年组、30例老年组)、骨伤类型(骨折30例、脱位30例、筋伤30例)分组。采用对比法,根据个体特征制定膏方并精确记录膏量等参数。如青年组平均膏量为每次15克,中年组为12克,老年组为10克。结果:在年龄方面,老年组膏量相比青年组减少约33%(10克对比15克),但疗效相近。骨伤类型上,骨折患者膏方中接骨类药物膏量占比约40%,脱位患者消肿类药物膏量占30%,筋伤患者通络类药物膏量占35%。结论:中医骨伤科个体化膏方膏量受年龄、骨伤类型等因素影响,合理调整膏量有助于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