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筛选恶性胶质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差异的微小RNA(microRNA),探讨小非编码RNA-376b-3p(miR-376b-3p)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并验证其对同源框蛋白D10(HOXD10)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HiSeq/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恶性胶质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差异的microRNA表达谱及其靶基因和作用途径。小样本评估候选microRNA在高级别胶质瘤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采用U87胶质瘤细胞株分别转染对照抑制物、miR-376b-3p抑制物、对照模拟物和miR-376b-3p模拟物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实验、细胞迁移实验、血管形成拟态实验检测miR-376b-3p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率、细胞侵袭能力和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检测HOXD10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评估miR-376b-3p对HOXD10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筛选到高级别胶质瘤血清外泌体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microRNA个数为144个。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富集到局灶性黏附、肿瘤蛋白多糖等参与胶质瘤调节的通路。小样本验证发现miR-376b-3p在高级别胶质瘤中下调(P<0.01),对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5(P<0.01)。MTT实验显示转染后48~96 h,miR-376b-3p抑制物组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转染后48、72 h时,miR-376b-3p模拟物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miR-376b-3p抑制物组穿膜细胞数量高于对照抑制物组,miR-376b-3p模拟物组穿膜细胞数量低于对照模拟物组。miR-376b-3p模拟物组的血管形成数低于对照模拟物组。miR-376b-3p抑制物下调了HOXD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iR-376b-3p模拟物上调了HOXD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miR-376b-3p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下调,而上调miR-376b-3p后能够降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血管形成拟态的形成,同时能增加HOXD10的表达,有望同时抑制两种形式的血管形成,成为高级别胶质瘤的抗血管生成新的治疗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微小RNA-21(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相应检查,对血清miRNA-21、主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以及病理类型与标志物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21(2.15±0.9)、CEA(34.1±4.9)ng/mL、NSE(27.1±2.2)ng/mL、CYFRA21-1(12.1±1.2)ng/mL,均高于对照组(t=6.524、27.392、23.339、27.685,均P=0.000);腺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1.88±1.14)、CEA(30.1±19.9)ng/mL、细胞角蛋白(12.8±5.2)ng/mL,均低于鳞癌患者,NSE[(26.1±3.2)ng/mL]水平高于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8、1.192、0.423、1.913,P=0.260、0.247、0.677、0.070);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NA-21(2.58±0.96)、CEA(38.1±17.9)ng/mL、CYFRA21-1(16.8±6.2)ng/mL、NSE(26.9±10.2)ng/mL,均高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但仅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三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8、0.574、2.114、1.015,P=0.155、0.573、0.047、0.32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血清miRNA-21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的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这对于患者的诊治与预后评估等十分关键,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preS1-tp融合蛋白作为新型的载体,介导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羧基端核定位信号(NLS)区的小干扰RNA(siRNA)进入感染HBV的肝细胞,从而抑制HBV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的形成。方法以慢病毒感染系统为基础,建立表达人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的HepG2.2.15细胞;针对HBV NLS区设计合成siRNA;表达纯化preS1-tp融合蛋白,检测其进入细胞和与DNA结合的能力;以preS1-tp融合蛋白为载体,介导NLS siRNA递送至HepG2.2.15-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细胞中,观察其对HBV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水平的影响。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成功构建HepG2.2.15-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细胞株并合成筛选出显著抑制HBV复制的HBV NLS siRNA。纯化并大量表达preS1-tp融合蛋白,以该融合蛋白为载体靶向输送HBV NLS siRNA,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以有效靶向输送siRNA至HepG2.2.15-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多肽细胞,不仅可有效抑制细胞中HBV mRNA,HBsAg和HBeAg表达,还能显著降低HBV DNA和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水平。结论preS1-tp融合蛋白利用preS1与肝细胞HBV受体结合,tp与核酸结合的双功能特点,将针对HBV NLS的siRNA靶向至感染HBV的靶细胞,靶向阻断rcDNA转运入细胞核,使siRNA发挥抑制HBV复制和共价闭合环状DNA合成的作用,为HBV感染所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提供新策略,为彻底清除体内HBV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去泛素化酶含有卵巢肿瘤结构域的6B反义RNA 1(OTUD6B-AS1)通过微小RNA(microRNA,miR)-122-5p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98例肝癌组织标本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肝癌细胞系(Hhu7、Hep3B、HCCLM3、MHCC97H)和人正常肝细胞(LO2)中OTUD6B-AS1的相对表达量。用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sh-NC(sh-NC组)和sh-OTUD6B-AS1(sh-OTUD6B-AS1组)转染入Hep3B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TargetScan预测OTUD6B-AS1与miR-122-5p的互补结合位点,随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两者的靶向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两者调控关系,将Hep3B细胞分别分为sh-NC+miR-NC组、sh-OTUD6B-AS1+miR-NC组、sh-OTUD6B-AS1+anti-miR-122-5p组,比较3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肝癌组织中OTUD6B-AS1相对表达量为2.42±0.9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92±0.39,t=14.3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细胞系Hhu7(2.84±0.23)、Hep3B(3.80±0.68)、HCCLM3(1.89±0.25)和MHCC97H(2.01±0.71)的OTUD6B-AS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LO2(1.04±0.23,F=51.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OTUD6B-AS1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sh-NC组(t=5.556、2.454,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OTUD6B-AS1可以靶向调控miR-122-5p。sh-NC+miR-NC组和sh-OTUD6B-AS1+anti-miR-122-5p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高于sh-OTUD6B-AS1+miR-NC组(F=111.908、0.30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TUD6B-AS1可能通过负调控miR-122-5p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非编码RNA(HAGLR)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和正常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中HAGLR的表达水平。将体外培养的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转染)、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和siHAGLR组(转染靶向HAGLR的小干扰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HAGLR和微小RNA(miR)-6516-5p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AGLR和miR-6516-5p的靶向结合关系。将miR-6516-5p抑制剂(anti-miR-6516-5p)、miRNA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NC)分别与HAGLR-siRNA共转染后观察下调miR-6516-5p表达对HAGLR低表达的DU145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DU145细胞中HAGLR的表达水平(4.38±1.15比1.00±0.06,t=8.727,P<0.05)明显高于RWPE-1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NC组细胞吸光度值(1.01±0.08比0.98±0.06,t=0.900,P>0.05)、穿膜细胞数[(119.75±8.86)个比(124.56±11.35)个,t=1.002,P>0.05]和细胞凋亡率[(6.62±1.06)%比(6.85±1.12)%,t=0.447,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iHAGLR组细胞吸光度值(0.73±0.05比0.98±0.06,1.01±0.08,t对照=9.603,tsiNC=8.904,P<0.05)、穿膜细胞数[(55.64±4.28)个比(124.56±11.35)个,(119.75±8.86)个,t对照=17.043,tsiNC=19.543,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siNC组,而细胞凋亡率[(19.92±3.25)%比(6.85±1.12)%,(6.62±1.06)%,t对照=11.406;tsiNC=11.672,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i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6516-5p可与HAGLR靶向结合降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0.32±0.02比1.00±0.06,t=32.2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HAGLR+ anti-miR-6516-5p组细胞吸光度值(0.87±0.06比0.65±0.05,t=8.450,P<0.05)、穿膜细胞数[(93.73±6.18)个比(54.05±3.83)个,t=16.373,P<0.05]显著高于siHAGLR+anti-miR-NC组,细胞凋亡率[(9.32±1.15)%比(19.85±2.28)%,t=0.575,P<0.05]显著低于siHAGLR+anti-miR-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AGLR低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6516-5p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频次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安全性、有效性,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5年,医院低分子肝素相关不良反应44例,调取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74例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围术期日注射单次注射5000UI,观察组日注射2次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血小板出血、凝血障碍发生率29.55%(13/44)、全身性损害15.91%(7/44)、心外血管损害15.91%(7/44),静脉滴注45.45%,皮下注射45.45%,不良反应发生率时间20min~44日,平均(17±5)h,Ⅱ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1.36%,治愈率45.45%;术后3日,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对比差异、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受剂量水平影响并不明显,单剂量可满足需要;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累及系统较多,但多为轻微不良反应。
简介: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停留在没有思辨的"新"的程度,如何上升到足够"深度"的思辨表达是艺术生效的拐点,超越了个人性精神层面的界定,智慧的、思辨的方法论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期"对画、对话"栏目的是孙建平、王明贤、徐唯辛三位先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孙建平与徐唯辛都是学院出身、担任美术学院领导的工作,孙建平曾担任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副院长,徐唯辛是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但在艺术上却都是从学院艺术转向当代艺术。他们采用巨大的尺幅、不约而同的选择肖像作为思辨的表述通道,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论各不相同。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文革"美术专家,多年研究"文革"时期的美术。三个看似相关又似无关的个体由各自的艺术经历谈起,话题涉及从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特殊时代与独特的艺术遗产,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绘画,艺术家的方法论与艺术语言四方面问题,试图通过对话来探讨当代艺术中个体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效应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责任思考和所应当承担期的文化责任。
简介:衰老相关疾病,俗称老年病.包括老年性痴呆(如AD)、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脑血管、呼吸等系统疾患,以及肿瘤.其种类繁多,难以一一枚举.不同系统的衰老有其不同表现,因而各种老年病亦表现各异.但老年病的根本病理基础,无不是细胞的衰老.他们可以以神经系统的细胞(如老年性痴呆)的衰老为主,可以以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如老年糖尿病)的衰老为主,亦可以以免疫系统细胞的衰老为主.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多与其自身的基因网络有关.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如置遗传与细胞衰老于不顾,不免舍本求末.但老年病的发病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举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