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彼此相对独立,但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上又有交集。如何处理好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提升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效果呢?本文以发展学生听、说、读、看、写五大技能中“听”的技能为切入点,结合作者所在学校九年一贯的独特优势,试图对五至七年级的听力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提升学生“听”的技能,真正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工作,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简介:【摘要】有机推断题是高考的主流题型,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的迅猛发展,有机推断题的考查更加新颖,其合成路线也更加复杂,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题设信息接受和处理的敏锐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整体性和有序性、考查学生整体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脂肪细胞等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科学的运动是防治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良药,它能对机体产生抗炎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良性效应,本文对不同运动对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做一综述。通过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慢性炎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运动对其干预的作用分析,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预防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报道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收治的4例化脓性汗腺炎,年龄20 ~ 45岁,均为男性,皮损表现为腋窝、臀部、腹股沟的窦道、脓肿、瘢痕,Hurley分期Ⅱ~Ⅲ期。既往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案,改善均不明显。予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5 mg/kg,第0、2、6周各1次,后每间隔8周1次;或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第0、2周各80 mg/次,后每间隔2周40 mg/次。2例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后出现输液反应,改用阿达木单抗。3例达到化脓性汗腺炎临床反应(HiSCR),1例无效。
简介:摘要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发热综合征(TRAPS)属于少见的遗传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严重者出现淀粉样变性,预后较差。本例患者因合并肺结核,在完成规范抗结核疗程后仍有反复发热,排除感染、肿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行基因学检测后得以确诊,为精准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a的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采取50例慢性牙周病患者纳入研究,并给予基础治疗,采集治疗前后牙周临床参数,并测定龈沟液中TNF-α、IL-1a水平变化。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作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前,病例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a(IL-1a)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PD、AL、SBI、龈沟液TNF-α、IL-1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a参与牙周病的发生与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汉市青山区2009~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掌握青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提出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采用为青山区长住的所有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从年度和年龄等多角度分析儿童的死因及死亡率。结果青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5.08‰降到2011年的3.79‰。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其中婴儿组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先天异常,1岁以上儿童前三位死因分别为煤气中毒、脑瘫和肿瘤。结论不同年龄组儿童间主要死亡原因不同,为了降低婴儿期儿童死亡率,重点在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先天异常,对幼儿期儿童,要努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中剖宫产术的指征,以及导致剖宫产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2009~2010年间死亡孕产妇中剖宫产指征及死因,并对全省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术分娩的孕产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①湖南省2009~2010年阴道分娩孕产妇死亡率与剖宫产孕产妇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孕产妇死亡中剖宫产指征居首位的是妊娠高血压疾病以及瘢痕子宫,均为17.57%。③剖宫产孕产妇死亡的首位死因为产科出血(30.41%),且80%发生在县、乡两级医院。结论剖宫产可能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应引起社会以及医护人员的重视。采取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避免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加强县乡两级人员培训,严格剖宫产的技术准入等措施降低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各类死因在一定时期对居民生命威胁的程度。方法对主要死因别进行死因顺位、死亡率变化Cox-Stuart显著性检验和对总标化死亡率下降贡献百分比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吴中区城区男女性居民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五位死因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其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心脏病死亡率变化对总死亡率男女呈负贡献;死亡率变化对总死亡率呈正贡献百分比的消化系病和精神病均男性小于女性,损伤中毒以女性小于男性;死亡率变化对总死亡率呈负贡献百分比的神经系病和内分泌系病均女性大于男性。结论今后要重点加强全人群恶性肿瘤、心脏病的防治,在加强对男性前五位死因防治的同时,要关注消化系病、精神病对男性和神经系病、内分泌系病及损伤中毒对女性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