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1g/L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ml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每日一次静点,持续静滴6小时,4—8周为一疗程。结果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CR率高,不良反应轻,与全返式维甲酸(ATRA)和其它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理想药物。
简介:摘要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微量砷的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在最佳条件下,荧光强度与砷浓度在特定(4×10-4~0.21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10-4μg•ml-1。用此法测定了罐头食品中微量砷,结果满意。本文重点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微量砷的测定结果,对于我们在检测罐头食品含有微量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简介:摘 要:采用原子荧光法(AFS)和电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中砷和锑的含量,通过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土壤样品加标回收四个方面探讨对比两种检测方法。两种方法针对土壤的检测数据都具备准确的代表性,原子荧光法单元素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监测应用广泛;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可多元素同时检测,工作效率翻倍,但相对检测成本高。ICP-MS法在满足优化条件的情况下,监测土壤砷和锑的含量更优于AFS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氧化二砷联(ATO)合VCD方案(长春地辛(VDS)+环磷酰胺(CTX)+地塞米松(DEX))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ATO+VCD方案治疗30例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ATO10mg1次/d,连续应用14天;同时应用VCD方案化疗VDS4mg/d第1-4天,CTX300mg/㎡,第1、8、15天,DEX20mg,第1、2、4、5、8、9、11、12天;以28天为一疗程,应用2-4疗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其中3例患者达到非常好的PR(VGPR),14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5例患者达到(只限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最小缓解(MR),总有效率73.3%。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皮疹、高血压、血糖升高、肝损伤、末梢神经性病变等,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均好转。结论ATO+VCD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效果理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全反式推甲酸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全反式推甲酸基础上实行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中使用全反式推甲酸基础上实行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6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经随机分组并形成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治疗基础之上联合三氧化二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对比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19/30),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化疗治疗,可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儿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的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迅速进展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研究APL患儿发生DIC的高危因素并动态观察ATO对APL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血液内科初诊的28例APL患儿的基本信息、初诊时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诱导阶段应用ATO治疗各个分段时间点凝血指标,回顾性分析这些因素与DIC发生的相关性及随治疗时间的推移,凝血指标的动态性变化趋势。结果28例患儿中,24例(85.7%)发生DIC。APL患儿的年龄、性别、初诊时血常规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与DIC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分组中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FI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PT在治疗前[(17.58±2.99)s]高于治疗第3~4天、7~10天、14~16天、22~26天[(15.3±1.86)s、(13.81±1.18)s、(14.13±0.62)s、(14.2±1.59)s](P=0.016)。PLT≥20×109/L组PT在治疗前及治疗第3~4天[(15.02±2.83)s、(14.59±2.19)s]均高于治疗第7~10天、14~16天、22~26天[(13.25±2.01)s、(13.31±1.51)s、(13.47±1.64)s],P<0.01)。结论APL患儿的年龄、性别、初诊时血常规指标、FIB水平、LDH与发生DIC无显著相关性。ATO诱导治疗前及诱导的第3~4天为初诊APL患儿凝血功能出现显著异常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