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检测中微生物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送检的100份生活饮用水和100份水源水,均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检测,对其用水质量合格率、细菌总数合格率、耐热菌合格率、大肠埃希菌合格率、大肠菌群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在生活饮用水中,其用水质量合格率为78.0%(78/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0%(90/100)、耐热菌合格率为83.0%(83/100)、大肠埃希菌合格率为85.0%(85/100)、大肠菌群合格率86.0%(86/100),其中合格率最高为细菌总数;在水源水检测中,其用水质量合格率为60.0%(60/10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0.0%(70/100)、耐热菌合格率为68%(68/100)、大肠埃希菌合格率为70.0%(70/100)、大肠菌群合格率65.0%(65/100),其中合格率最高为细菌总数、大肠埃希菌。讨论:微生物检测在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检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生活饮用水整体合格率比较高,各类菌群合格率比较高,应用效果比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和眼袋整形术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眼周皮肤松弛患者,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38例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鱼尾纹减轻、眼袋减轻以及皮肤色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红肿、切口瘢痕以及切口渗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眼周皮肤松弛患者,行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眼袋整形术治疗方案干预,效果令人满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 【摘要】目的 比较 MRI 检查与 CT 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选择 63 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32 例及对照组 31 例,对照组实施 CT 检查,观察组实施 MRI 检查。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 93.75% ,对照组为诊断准确率为 61.29%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 MRI 检查,其诊断率更高,检查出更多的病灶并显示病灶大小,故值得优先选择应用。 【关键词】早期腔隙性脑梗死 ;MRI 检查 ;CT 检查 ; 诊断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lue of MRI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lacunar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3 patients with early lacunar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1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75%,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1.29%.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mber and size of lesions detec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lacunar infarction, MRI examination has a higher diagnostic rate, can detect more lesions and show the size of lesions, so it is worthy of priority application.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妇科病检查中应用白带涂片多项检查染色技术的检查效果及临床检查准确率的相关结论。方法:选取60例妇科疾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进行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对照组进行普通检查,对比检查的准确率。结果:根据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应用了白带涂片多项检查染色技术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大多数妇科疾病有较好的检查准确性,识别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染色技术可以帮助妇科医生准确判断常规妇科疾病,辅助治疗,提高识别正确率和检出率,是妇科病检查中必备的检查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处理血液检验工作中使用两种细菌鉴定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时间段选择2019.10——2020.05我院接受临床检查患者共计150例,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75例开展血液检验工作。所有对象的血液检测标本均为无菌技术要求下处于高热、感染高峰期所才采集的血液样本,常规组血标本使用常规药敏实验检验、实验组血标本使用直接药敏实验检验,而后为对比出两组的检测差异性,继而统计检验方法符合率以及血液性质鉴定时间。结果:实验组的血液性质鉴定时间相较于常规组较短,数值比较有差异性P<0.05。常规组检验符合率统计相比较实验组无明显差异性皆具有较高符合结果,P>0.05。结论:两种细菌鉴定法均能查验出血液中的细菌物质,检测准确率相近,而直接检验法相对更加节省时间,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在儿童细菌性腹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诊断方式,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诊断方式同时加入病原微生物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细菌性腹泻诊断结果误诊率及漏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1例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患儿,其病原菌构成情况为贺菌占比51.61%、弧菌属占比22.58%、气单胞菌占比16.13%,其他病原菌占比9.68%。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能提高儿童腹泻的诊断准确率,能更为明确地诊断出相关病原菌,从而利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并发细菌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科收治的并发细菌性肺炎的 38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肺炎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无细菌性肺炎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 38例(无肺炎组)。分析并发细菌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情况,并采取 ROC曲线对并发细菌性肺炎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预测。结果: 38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中 , 其中有 14例患者痰培养或血培养阳性 , 阳性率为 36.8%;经治疗后患有 37例患者病情基本改善或恢复正常; 1例患者疑似肺结核,予长期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肺炎组年龄大于无肺炎组、合并糖尿病的人数多于无肺炎组、 C反应蛋白 (CRP)和降钙素原( PCT)水平高于肺炎组;而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无肺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采用直线回归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并发细菌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可见年龄偏大、并发糖尿病、 CRP和 PCT高值等因素与细菌性肺炎的发生正相关;而血红蛋提示 CRP、 PCT水平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并发细菌性肺炎的关系密切。结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均是并发细菌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预测结果提示 CRP、 PCT水平与发生细菌性肺炎的关系密切,可作为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并发细菌性肺炎的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患者尿液培养分离病原细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为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患者尿液培养检验结果,对分离获得的主要病原细菌分布、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剔除相同患者的重复菌株后,共分离获得病原细菌1 1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91株(84.6%),革兰阳性菌181株(15.4%);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60.8%)和肺炎克雷伯菌(8.1%),主要革兰阳性病原菌为粪肠球菌(4.6%)。20年间除大肠埃希菌检出比例显著增加,由50.8%上升至63.2%(χ2=7.978,P=0.046),其他主要病原菌谱分布比例无显著变化(均P>0.0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比例显著上升(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舒巴坦+头孢哌酮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率(95.0%、95.7%、97.9%和91.1%)。20年间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比例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维持较高敏感率(79.1%、88.0%和80.3%)。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G敏感率100.0%;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1998—2018年间门诊患者尿培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对部分抗生素如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新氟喹酮类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性。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遏制耐药菌的扩散和流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百日咳细菌培养及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住院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百日咳的262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百日咳细菌培养及抗体检测。根据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有无接种百日咳疫苗进行分组,并比较不同组间百日咳细菌培养和百日咳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1岁龄,以≤6月龄为主(62.2%)。百日咳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82.4%,≤6月龄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最高(94.5%),随着发病年龄增长以及病程延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逐渐降低,未接种疫苗的患儿阳性率高于已接种疫苗患儿(P<0.001)。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23.3%。随着发病年龄增长以及病程延长,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未接种疫苗的患儿阳性率低于已接种疫苗患儿(P<0.001)。结论6月龄以下的婴儿仍是百日咳高发的年龄组,百日咳细菌培养在病程早期具有良好的病原学诊断价值,ELISA血清抗体检测法在病程晚期更有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行口腔种植术患者30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43例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发生率为14.33%。以无感染者为对照组(257例),以感染者为观察组。采集感染患者龈沟底标本,分离鉴定病原菌。单因素分析影响细菌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细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43例患者中,分离病原菌46株,主要为厌氧菌30株(65.22%),其次为需氧菌11株(23.91%)。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牙周炎病史、口腔健康习惯和居住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和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和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不良为影响口腔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中厌氧菌为主要病原菌,且感染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和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不良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已成为临床感染的重要威胁,主要引起院内获得性感染,抗菌治疗可选择药物少。目前国际上对CRE治疗的主要药物为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磷霉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CRE体外敏感性高,不受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类型的影响。多黏菌素因为存在异质性耐药,并且剂量与肾毒性呈正相关,临床常选择合适剂量,同时联合其他抗菌药物使用。常规剂量替加环素在包括血流、肺泡衬液等部位难以达到足够浓度,常需加大剂量并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产金属酶的CRE缺乏有效抗菌活性,可作为非产金属酶CRE感染治疗的重要选择。CRE最常见的定植部位是患者的胃肠道。若患者合并肠道黏膜破坏及免疫功能下降,CRE可由肠道入血引起持续性菌血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CABM)后遗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2016年丹麦北部地区1个月至15岁的CABM患儿进行调查。查阅医疗记录,我们统计了入院时的基本情况、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GOS评分为1~4分视为预后不良。我们采用修正的泊松回归检测存活儿童神经后遗症的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儿(45例女孩)中有88例CABM,中位年龄1.4岁(四分位数范围:0.7~4.6)。脑膜炎奈瑟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48/88)。神经后遗症23例(27%),其中听力障碍13例(15%),认知障碍10例(12%),运动或感觉神经障碍8例(9%)。16例(18%)患儿发生神经系统不良结局,3例(3%)患儿死亡。校正分析得出:头颅影像学异常是后续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CABM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多见,头颅影像学异常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中心烧伤病房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对细菌耐药有无影响。方法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烧伤病房近9年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及常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细菌标本采集自2010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患者的创面、导管、血液、粪便、尿液、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用规定日剂量频数(DDDs)/(1 000人天)来统计。结果(1)细菌检出构成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第一位,但对糖肽类抗菌药物都敏感。2018年肺炎克雷伯菌(19.8%),铜绿假单胞菌(11.9%),鲍曼不动杆菌(11.5%)为革兰阴性菌前三位;肺炎克雷伯菌检出构成比显著上升(R2=0.861,P<0.001)。(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R2=0.447,P=0.049)、环丙沙星(R2=0.663,P=0.008)耐药率显著上升;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R2=0.999,P=0.018)、美罗培南(R2=0.999,P=0.023)、环丙沙星(R2=1.000,P=0.010)耐药率显著上升;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没有显著变化。(3)美罗培南(R2=0.492,P=0.035)使用强度显著上升,环丙沙星使用强度显著下降(R2=0.572,P=0.018)。(4)碳青霉烯类使用强度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r=0.733,P=0.0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r=0.684,P=0.042)、头孢呋辛(r=0.821,P=0.023)、头孢他啶(r=0.741,P=0.022)、亚胺培南(r=0.718,P=0.029)、美罗培南(r=0.690,P=0.040)、阿米卡星(r=0.750,P=0.020)耐药率呈正相关。(5)环丙沙星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头孢他啶(r=-0.751,P=0.020)、环丙沙星(r=-0.873,P=0.002)耐药率呈负相关,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头孢呋辛(r=-0.767,P=0.044)、头孢他啶(r=-0.712,P=0.031)、亚胺培南(r=-0.780,P=0.013)、美罗培南(r=-0.793,P=0.011)、环丙沙星(r=-0.871,P=0.002)、磺胺甲唑/甲氧苄啶(r=-0.793,P=0.011)耐药率呈负相关。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会诱导肺炎克雷伯菌产生多重耐药;从环丙沙星用药强度与细菌耐药性变化看,单纯强制限制某种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可能不能恢复细菌对它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