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治疗子宫肌瘤中,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74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探析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与全腹膜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方法,对比两组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脑垂体瘤切除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全部切除占比高于对照组,部分切除、小部分切除占比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各项QO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尿崩、高热、视力模糊各项并发症总爱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下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精细化手术室护理下鼻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脑垂体瘤切除情况显著好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显著减少,因此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中更具推广价值。
简介:[摘 要]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将160例需紧急进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分为A组和B组,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住的80例患者设为A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手术方式;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住的80例患者设为B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术中出血、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切口延期愈合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于A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气管切开术,此术式将被更多的临床医师所认识和接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50位。参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采取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愈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能够有效地进行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痔疮中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选取痔疮患者分析病例,共88例,分为实施单纯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与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2组均为n=44。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痔疮患者,临床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麻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通气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本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之间收治的99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组别类目划分,并使用联合组与喉罩组,其中喉罩组采用喉罩通气麻醉方式进行干预,联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喉罩通气开展麻醉工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中HR、MAP指标的变化。结果:麻醉后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喉罩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黏膜预构尿道修复成人复杂型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二科就诊的复杂型尿道下裂成年患者,均进行二期手术修复。一期口腔黏膜预构尿道,采取口腔黏膜长5.0~6.0 cm,宽1.0~1.2 cm;二期行尿道吻接,并应用阴囊皮瓣覆盖创面。通过门诊、电话及微信随访患者术后阴茎外观及排尿情况。结果共纳入114例患者,年龄18~63岁,平均28岁;既往曾行修复手术1次者22例,2次者69例,3次者23例;距前次手术时间6~60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36例伴有尿瘘,52例伴有尿道外口狭窄,58例伴有阴茎瘢痕。46例阴茎创面应用阴囊中隔皮瓣修复,68例应用阴囊筋膜皮瓣修复,皮瓣大小1.2 cm×3.0 cm~3.0 cm×5.5 cm。术后6例并发尿外渗,经换药、理疗及局部清洁,2~4周自行愈合;2例出现阴囊皮瓣远端血运障碍,形成尿瘘,半年后再次手术修复;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94例患者获得6~84个月随访,平均37个月,所有患者阴茎无弯曲,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及尿瘘,阴茎外形良好。18例患者来院复诊,行尿道超声及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显示再造尿道光滑,移植黏膜伸展性良好,尿道内无残余尿液。结论采用口腔黏膜预构尿道,二期修复成人复杂型尿道下裂,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一2020年1月收治的17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l例;平均年龄52.6+12.5岁。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胸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中运用自发性肌电图(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SEMG)监测神经根功能,结果:本组病例在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肌电改变。本组病例中,6例均出现明显的SEP改变,出现异常的肌电反应;其中5例为单侧下肢的波幅明显下降至50%以下,1例是双侧下肢波幅明显下降至50%以下;立即提醒术者注意剥离粘连神经脊髓的操作;本组病例中所有患者的术后未出现严重及脊髓损伤并发症,术后肌力及感觉级别较术前没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供更为客观的安全指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梅杰综合征患者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 期间收治的35例梅杰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组患者均临床确诊,并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同步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入组患者的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入组患平均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为(7.35±0.36)分,护理干预后评分为(17.35±1.13)分,与护理干预前比较,评分结果显著下降,(P<0.05)。经观察入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梅杰综合征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Zero-P)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4月—2018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6~63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采用颈椎前路Zero-P固定融合术16例为Zero-P组,采用传统Cage联合钛板内固定融合术16例为Cage组。2组患者观察对比指标:(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包括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3)术后影像学观察,包括植骨融合情况、内固定情况、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伤口Ⅰ/甲愈合。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累及节段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Zero-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1±6.0)min,明显少于Cage组的(90.6±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01);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698)。(2)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NDI评分、JOA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2组间各时间点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术后6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均达到椎间植骨区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Zero-P组患者的Zero-P融合器未发生松动、滑脱或断裂,椎体未发生骨折。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Zero-P组椎间隙高度分别为(7.93±1.29)、(7.61±1.36)mm,Cage组分别为(7.93±1.29)、(7.80±1.25)mm,2组Cobb角分别为19.49°±3.61°和19.40°±3.67°、19.89°±3.82°和19.86°±3.77°,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外漏、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Zero-P组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6.3%(2/32),明显低于Cage组的28.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20)。结论与传统Cage联合钛板内固定融合术相比,Zero-P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获得同样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能有效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更具有优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及NRS评分价值。方法:68例痔疮患者为研究样本,采样时间2019.01~2021.10,简单随机化分组,比较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34(传统痔疮手术治疗),实验组/34(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比患者(1)手术指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NRS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指征、NR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全面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两种不同方法在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于2020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6例孕妇,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铬制羊肠线和丝线完成传统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完成皮内连续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疼痛评分以及愈合情况缓和缝线反应。结果 术后6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相近,观察组患者疼痛感略低对照组,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缝线反应分别为100.0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67%、24.52%,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6.36,χ2=14.81,P<0.05)。结论 可吸收合成缝线搭配皮内连续缝合技术对会阴切口反应更小、疼痛感更弱、住院时间更短、术后预后效果更好,可以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