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研究样本共取127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依据是否实施药学干预分为干预前(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和干预后(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比较干预前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率、用药满意率。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如下:药学干预前,7.09%品种选择不当,16.54%用法用量不当,13.39%无会诊,14.96%无微生物送检,15.75%适应证不适宜,比干预后1.57%、7.87%、0.00%、6.30%、4.72%高,P<0.05。干预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用药满意率96.06%,比干预前83.46%高,P<0.05。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加强药学干预可增强用药规范性,显著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用药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所开具的全静脉营养液处方作为研究资料并具体分析,从而对全静脉营养液处方的合理性应用加以探讨。方法: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整理并总结上述时间范围内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所开具的所有全静脉营养液处方,分析处方的具体成分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通过具体深入探究可知我院所开具的全静脉营养液处方相对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配方中的非蛋白热卡不足或者含氮量偏低等。结论: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开具全静脉营养液处方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加强审核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评价老年人用药期间采取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及价值。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展开研究,以62例老年患者为样本,抽签法分组,实验组31例、对比组31例,均采取药物疗法,实验组行药师干预,对比组不进行药师指导,比较两组合理用药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对比组的剂量合理性、适应症合理性、给药方法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性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实验组相比较,对比组的依从性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药物疗法期间,落实药师干预策略,可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重要影响,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LMNA基因突变会导致核纤层蛋白结构改变,进而通过多种机制导致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系统早衰,具体可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代谢异常(如脂肪萎缩、胰岛素抵抗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听力受损以及脊柱侧弯等。该文报道1例LMNA R349W突变患者,具有核纤层蛋白病的一系列典型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团队参与慢性病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安全用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100例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团队参与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含NLR家族CARD域蛋白4(NLRC4)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的罕见变异进行鉴定,并探讨其对基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20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508例T1DM患者作为病例组,男264例,女244例,年龄[M(Q1,Q3)]为27(11,43)岁。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科527名健康对照者,男290名,女237名,年龄[M(Q1,Q3)]为47(36,60)岁。对T1D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NLRC4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进行捕获测序,并进行一代测序验证。构建NLRC4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转染293T细胞,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NLRC4蛋白表达量以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前体(procaspase-1)切割产物含量。在转染野生型或突变型NLRC4质粒的293T细胞中加入放线菌酮(CHX),检测NLRC4蛋白降解情况。使用免疫荧光检测NLRC4蛋白质的定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白细胞介素(IL)-1β浓度。结果测序结果显示,4例患者及2名健康对照者NLRC4基因的3号外显子存在杂合变异c.208C>T;2例患者4号外显子存在杂合变异c.1564T>C,1例患者4号外显子存在c.1219G>C;这3种变异可能为T1DM的致病性变异。NLRC4野生型和c.208>T、c.1564T>C、c.1219G>C突变型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中,NLRC4蛋白表达水平、降解速率、定位以及procaspase-1的切割产物含量无明显改变;但转染c.1219G>C、c.208C>T突变型质粒的293T细胞分泌的IL-1β浓度[M(Q1,Q3)]分别为15.25(12.98,17.52)、15.44(13.81,17.07)ng/L,均低于野生型质粒的18.70(16.59,20.81)ng/L(P=0.020、0.010)。结论NLRC4基因外显子罕见变异c.208C>T、c.1564T>C和c.1219G>C可能不改变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蛋白质的降解及定位,但c.208C>T和c.1219G>C错义突变可能抑制了炎症因子IL-1β的产生,从而对基因功能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主要特征为CD4阳性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不足,继而引发各种条件致病菌感染以及肿瘤等疾病,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其中,艾滋病患者常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即艾滋病脑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其发病机制可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本身及其分泌的蛋白引起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并导致神经元继发性损伤,但艾滋病脑病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简介:目的 :研究对青霉素类药治疗的用药观察以相关药学分析。方法 :以2020年7月-2021年8月医院开据的涉及青霉素类药物的450张用药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发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甲组(n=150)、乙组(n=150)、丙组(n=150),比较三组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率,并分析三组青霉素类药物应用不合理之处。结果: 甲、乙、丙组处方中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88.00%、70.67%和46.67%(P<0.05);呼吸科青霉素类用药率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临床对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有着明显降低趋势,不合理用药点情况也在逐步完善。并且不同科室青霉素类药物的有效应用上依旧存在一些差异,需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行相适应的干预。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该患者病情危重,全身微循环血栓形成,抗凝血酶Ⅲ活性低,肝素抗凝效果不明显,多器官功能恢复差,需要使用抗凝血酶制剂,但药物尚在临床试验阶段。经过本院生殖伦理委员会讨论审查后,同意以同情用药使用。本文旨在通过该患者使用同情用药的时机、伦理审查过程、同情用药方案为未来我国制定同情用药规范,尤其是同情用药审批流程提供一些思考,也为母儿安全管理专家对危重孕产妇救治规范和制度的完善及更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