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思想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批判地改造了康德的“二律背反”思想。康德只是揭露认识论领域的矛盾,而马克思则颠倒了对二律背反的运用:这种颠倒是从形而上学的、理论视阈到社会现实的、实践视域的颠倒。具体而言,康德通过“二律背反”思想的“批判性”揭露了认识论中理性一旦超越了经验的界限之后所产生的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则通过“劳动”的“二律背反”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与工人之间深刻的矛盾。

  • 标签: 《资本论》 劳动 二律背反 康德 马克思
  • 简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社会主义经济决定资源配置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需要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去抑制“国家调节失灵”,又要用国家调节的优良功能来纠正“市场调节失灵”,从而形成高效市场即强市场和高效政府.也即强政府的“双高”或“双强”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本身就是经济和政治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容割裂。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宏观调控,只是力度大小和方式不完全相同。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不是两种平行的事情,某些意识形态与经济工作有着密切的交叉关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本身就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是国际大垄断资产阶级的一种经济意识形态。“经右政左”说法从理论上讲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应当在政治上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上既要市场经济,又要社会主义。政治上经济上两边都要摆正。

  • 标签: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 宏观调控 “经右政左”
  • 简介: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会面,开启了两岸发展的新局面,这一成果得益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全面对台工作的成效。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对台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提早布局,变被动为主动;深耕基层,以民生换民意;融合发展,以经济带全面;两岸一家,用亲情汇共识;家国一梦,由两岸到一族'的整体思路。习近平对台政策在邓小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及'九二共识'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深化,为未来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习近平 两岸关系 “一国两制” 政策创新
  • 简介:列宁主义政党以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保证了权力的高效运作,影响了部分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政党政治样态和政治发展模式,其中政党的权力授受关系是重要因素。在列宁主义政党的发展史上,民主授权与科层授权是党的权力授受的两种路径选择,共同塑造了列宁主义政党权力授权方式。考察权力授受关系有助于理解列宁主义政党权力实现过程的合理性与不足,以规范化的授权机制改善党的权力授受方式,实现政党能力的全面提升。

  • 标签: 列宁主义政党 政党权力 民主授权 科层授权
  • 简介: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党群干群关系 系统工程 历史任务 制度体系 群众
  • 简介: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真理和价值的尺度以及价值的层次结构存在分歧。长期以来,人们强调从客体方面把握真理的属性,却并不正视真理具有价值意义上的"满足"关系,尤其是对实用主义并非科学的批判导致了真理的效用价值被严重忽视。其实,真理与价值原本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存在着递进——反馈的关系,即由追求超功利的直接价值(求真)进至追求功利的间接价值(求善),而求善活动的实现又反作用于、并强化着人们的真理追求。

  • 标签: 真理 价值 递进——反馈关系
  • 简介: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成就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初次分配不公、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甚至悬殊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成为改革深入发展的瓶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不仅为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建立健全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初次分配 劳动报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收入分配格局 改革开放
  • 简介: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的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尽管没有直接取得胜利,但在斗争过程中,工人领袖们表现出坚贞不屈、团结斗争的品质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仍然成为世代各国工人的楷模。本文基于对美国官方和民间存在的两种具有不同本质内涵的'劳动节'的解读,试图重温19世纪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精神。

  • 标签: “五一”国际劳动节 史实考察 美国工人运动
  • 简介:马克思在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建构了科学的劳动实践观。从科学的劳动实践观出发,紧扣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殊经济本质特征,马克思对以价值和剩余价值为聚焦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剥削的形式与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劳动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和劳动解放出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因此,劳动实践观既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逻辑线索,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理论基础。

  • 标签: 马克思经济学 劳动实践 理论基础
  • 简介:马克思的劳动观是马克思理论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之一,它的发展经过了异化劳动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创造人和社会三个大的阶段。它的发展.不仅给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从历史和经济的角度使用、论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

  • 标签: 马克思 劳动观 唯物史观
  • 简介:本文在批判性分析'最低的层次是异化劳动所生产的美、其次是不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所生产的美、最高层次的是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所生产的美'这一所谓'劳动生产美'的'三个层次论'的基础上,提出'劳动生产美'的'三个环节论':第一环节是,马克思从实践本体论的高度确认劳动是理解美的基础,提出'劳动生产美'这个命题;第二环节是,马克思严肃指出异化劳动不仅不能生产美,而且还会导致对美的否定,从而守护了'劳动生产美'这个命题;第三环节是,马克思深情期盼共产主义将恢复劳动的自由并使'劳动生产美'变成现实。

  • 标签: 马克思 劳动 生产 异化 共产主义
  • 简介:<正>美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观念,但是我们发现:美可以有许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方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本质的,也还有很多争论。(黑格尔《美学》第1卷,21页)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形而上的定义并未直接显现人类审美活动与人类劳动关系。然而黑格尔美学的具体论说至少触及了两者间的生成关系,人类劳动是黑格尔美学观的聚焦点之一,我们把这个聚焦点称为劳动

  • 标签: 美学观 《美学》 感性显现 朱光潜 人类劳动 西方美学史
  • 简介:在全球化与欧洲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法国1982年开始的地方分权改革一改过去中央集权的传统而赋予地方以自主权,深刻改变了中央与市镇的关系,展示了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走向分权化治理的可能路径,为那些因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等原因而不能采取联邦制,又不能继续维持简单、直接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 标签: 法国 地方治理体系 中央集权 公共行政 地方政府 决策自主权
  • 简介:近年来,我国的智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绩斐然,有力地促进了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二是服务内容主要是应用性的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等对策研究。作为中国特色来讲,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非常强,这对智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库成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 标签: 智库 经济社会发展 党和政府 中国特色 依法决策 服务对象
  • 简介:曹应旺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撰文认为,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的关系是毛泽东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的特点之一。毛泽东认为不懂得它们的关系,就是不懂得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出的《矛盾论》《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系统阐述了它们的关系,分析了运用于实践的途径:第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 标签: 毛泽东 共性关系 个性 《矛盾论》 抗日战争时期 领导方法
  • 简介:就朱光潜公开发表的文章看,其最早提及马克思可以追溯到1922年,但是直到1948年前后,朱光潜才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朱光潜对马克思主义的犹豫态度,从接触、疏离到接受,其间经历了26年,这是由朱光潜的思想性格和学术品格决定的。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和纯粹的学者,这决定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主要是在学理层面的,而不是政治层面的;也正是基于此,朱光潜在建国后将研究重心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上面来,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细读和钻研,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为实践美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 标签: 朱光潜 马克思主义 自由知识分子 学术品格
  • 简介: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为此必须分析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党内民主在中国先于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必须依存于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既存在着一致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党内民主的水平高于人民民主;党内民主的发展快于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要协调互动,最终达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乃至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均衡发展。

  • 标签: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相互关系
  • 简介:<正>G·卢卡奇是在20世纪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其晚年的收笔之作《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亦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曾遭到早年卢卡奇批评的恩格斯及其《自然辩证法》论述了劳动在从动物(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有关"劳动"的思想,而"劳动"范畴也是卢卡奇思想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范畴。本文试图从二者的思想关系出发.解读卢卡奇的"劳动"范畴。

  • 标签: 卢卡奇 目的论 本体论意义 社会存在本体论 劳动 因果性
  • 简介:如何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城市化代表着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史观既承认城乡分离的历史进步性,又认为城乡对立最终必然会走向城乡融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辩证地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使农村成为发展的主体。毛泽东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实践并不是浪漫主义的唯意志论,也不是反现代性的农业社会主义,而是追寻另类的现代性,体现出以人为本而非以资为本的发展理念。这段历史实践对今天中国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工农城乡关系 客观规律 发展经济学 “正统”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