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艺创造的独特性,不仅在于以形象表现生活,而且在于以形象传达审美体验。所谓以形象传达审美体验,就是作者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并赋之于价值属性,对它做出思想感情的评价,然后按照美的规律把它物化为艺术表现形象,使人们也能够感知和体验。审美体验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艺术表现形象作为审美体验的载体,必然像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成为生动的感情力量的负荷者。苏珊·朗格也从符号学美学的角度指出,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作家艺术家们的创作经验表明:“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所谓艺术表现,最重要的就是把内在的情感意蕴高度凝聚在形象表现的外部形式之中。
简介:在20世纪的军事行动中,登陆作战可以说独具特色,异彩纷呈。一般而言,登陆作战情况复杂,取胜难度大。所以,大凡在登陆作战的前后过程中,登陆一方无不费尽苦心,想尽招数。以下几种登陆作战中的“骗术”运用就是此例。诺曼底登陆战,职业演员扮蒙帅1944年春,英美盟军正在准备规模庞大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为了迷惑敌人,找到一个有25年职业演员历史的杰姆士,让他扮演英军指挥登陆作战的司令官蒙哥马利元帅,离开英国本土到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去视察,以便给敌人造成一个不像马上进行登陆作战的假象。这位杰姆士不但外貌酷似蒙帅,而且经过短暂的训练,熟悉了蒙帅的一切生活习惯和举止特点,使人难辨真假。经过准备,这位假蒙哥马利元帅在诺曼底登陆前10天(5月15日),在高级将领的欢送下乘专机飞往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英国情报部还故意放风称蒙帅此行的重要使命是编组英美联军,准备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德国得此情报后,半信半疑,专门派两名高级间谍前去侦察。由于杰姆士中尉表演逼真,使德国间谍确信蒙帅真的到了直布罗陀,到此视察是盟军想改变登陆作战计划。这一冒名顶替的欺骗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诺曼底登陆。德军统帅部误以为盟军登陆作战不会马上开始,因此,当诺曼底登陆...
简介:一、文科课堂互动与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关联大学文科课程包括一系列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理工科大学生通常修习的文科课程,以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为例,有如下两类:第一类是教育部规定的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马列主义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其他基础课程(如英语等),这些都是必修科目。第二类是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供学生选修的文科课程,比如世界历史、中国文化概论、音乐欣赏、美术欣赏、演讲与口才、大学语文、电影评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科学伦理、社会学概论等等。以下分析这两类文科课堂教学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关联。
简介:—、对自己认识不清。职业进展到一定阶段,很多女性时自己的认识反而模糊了。有的女性会在机会面前瞻前顾后,犹豫不前,有的会过于追求变化,放弃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二、年龄恐慌症。近来,由年龄而产生的恐慌心理症在女性中弥漫开来。她们面临随时被老板解雇的风险;又因年过三十五岁而被众多招聘信息排斥。常小姐大学毕业即进入外企工作。她的年轻和高薪一向为人所羡慕。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她的心情开始沉重。周围的中年同事一个个走出外企,使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前景担忧。她想到国有企业或机关谋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这种条件给她很大的打击。三、心理疲劳。随着阅历的增长,职业女性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渐减少,不少人出现了莫名的疲劳感。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感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会削弱职业女性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四.寂寞。曾有位在外企做高级管理者的女士对我说:“我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朋友和快乐;我什么都不怕。就是怕寂寞!”’这的确是不少现代人为了获取物质上的富足而付出的代价。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在家做太太,也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尽管生活和工作繁忙而紧张,可是一旦停止忙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
简介:现实往往是如此地出人意料,有时,人们对于越熟悉的东西反而越不理解。千百年来多少人都看到过物体的下落,但直到伽利略方发现了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无关;有人每天要数次登上同一个熟悉的楼梯,但却不一定知道它究竟有多少级台阶;同样,多少古生物地层工作者每天都在进行着十分娴熟的生物地层对比工作,然而,如果细细追究起来,他们也不一定完全了解其对比的真实含义。近来,“穿时”之概念在各种论文、专著中被广泛采用,而且一直方兴未艾,但对其实质性的内涵又有多少人去深研细究呢?正如本书后面所讨论的那样,甚至连每个地质工作者天天所见的极为熟悉的地层,也并非人人都能说出其所以然,以至于造成到目前为止人们在发表的论文和专著中也极难找到一个严格的定义。
简介:(按:原文标题为《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在力学和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此处仅摘登文章前半部分)当今,科学发展非常快,知识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可能若干年后就没用了,所以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是非常关键的。已故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1983年到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时就指出:我们希望学生到学校里来主要是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所学的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训练学生掌握方法。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并不容易。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强调要教给学生方法,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