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深入考察了我国现阶段小学儿童算术估算能力的发展状况。通过运用自编材料对1027名儿童的团体与个别测试,发现其估算能力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明显受到题目类型的影响,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影响又不尽相同。(2)三年级可能是整数和小数估算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五年级是发展分数估算能力的较好时期。(3)不同估算策略的发展进程差别相当大,不同时期都有发展的侧重点。(4)小学儿童在估算时易发生多种错误,而且不同年级均有一些典型错误。另外研究还对儿童估算能力、策略与错误类型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 标签: 小学儿童 估算能力 策略 错误类型
  • 简介:本研究归纳了小学儿童(一至五年级)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环境中经常出现的7个方面的向社会行为,编制了家庭和教师的儿童日常行为报告问卷。7个方面包括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安慰行为,规则和权威的遵从。合作行为,观点采择和侵犯行为。问卷按照该行为在家庭和学校、班级出现的频率分为没有一偶尔一有时一经常一总是五个等级,由家长和教师分别打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同时抽取了大城市、县城、农村三类地区的小学生被试。结果显示:①儿童的向社会行为诸方面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②随着儿童龄的增长,儿童的帮助行为、分享行为、规则和权威的遵从行为有显著增强;③儿童向社会行为的评价得分有性别差异;④儿童向社会行为的评价得分存在地区差异。

  • 标签: 社会行为 小学儿童 观点采择能力 分享行为 帮助行为 性别差异
  • 简介:采用三角验证法对长春180名10.1-15.3岁儿童进行研究,以自然范畴的事物、家庭内外事件和熟悉的文本为测验材料,探测了儿童对图式特征的认知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对自然范畴、事件、文本图式特征的认知存在三级水平:①成分水平,②成分与整体水平,③整体水平。这三级水平与儿童思维特点相一致并受生活经验或事件的制约。(2)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认知是随年龄的升高而不断提升的,其标志是对图式本质的理解、概括与把握不断加深,到13岁以后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迅速。

  • 标签: 图式 特征 认知发展 验证法 三角 整体水平
  • 简介:以288名9岁儿童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母亲为被试,使用同伴提名的方法鉴别出94名行为退缩儿童。以儿童的气质特征(害羞、消极情绪)、亲社会行为和母亲对儿童的控制为分析变量,使用聚类分析统计技术对行为退缩儿童的类别进行划分,94名行为退缩儿童中有效观察值77个,被区分为三个亚类型,分别被命名为“弱社交型”、“害羞型”和“被控制型”。这三类儿童的行为特征不同,三个类别比率差异不显著,行为退缩儿童整体上不存在性别比率差异,三个亚类型的划分与性别没有关系。

  • 标签: 儿童 退缩 亚类型
  • 简介:<正>一、研究目的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是仅凭视觉从书面语言符号中去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比之朗读,默读更具应用范围广、阅读速度快、理解深刻、记忆牢固等优越性。儿童具备了默读能力和习惯,便可以独立自主地看书读报,向人类知识宝库中去吸取个体成长的养分。默读是阅读的主要方式,又是写作的基础,它在语言这个完整的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默读的研究,不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过程 中心思想 应用范围 二年级 优越性 小学
  • 简介:测量能力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直接比较和非标准测量能力作为儿童早期测量能力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儿童早期测量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对92名3岁儿童的测量能力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在3~4岁期间,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和非标准测量能力均得到显著发展,但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水平提高得更快;(2)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任务主效应以及年龄和任务的交互效应显著;(3)儿童非标准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和任务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非标准测量单位应用能力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标准测量单位形成能力的水平。

  • 标签: 直接比较测量能力 非标准测量能力 非标准测量单位 儿童早期测量能力 数学认知能力
  • 简介:选取3-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正常的儿童共458名,比较了两类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数困儿童,二者空间视觉化能力均优于空间定向能力;(2)正常儿童与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二者不同空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间点不同;(3)单纯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混合数困儿童,后者空间定向能力发展滞后;(4)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对数学成绩的作用量为26.17%,数困儿童为28.43%.

  • 标签: 儿童 数学学习困难 空间能力
  • 简介:通过对145名4—5岁儿童进行结构式访谈,调查幼儿假装游戏中假想角色现象的概况,包括假想同伴和角色扮演现象。结果如下:42.7%的儿童有假想同伴,绝大多数是玩具形式,女孩更多有假想同伴;男孩倾向于选择动物类型的假想同伴,而女孩倾向于人物类型;假想同伴绝大多为同性别并且比自己年龄小。44.8%的儿童有角色扮演活动,其中男孩倾向于装扮动画中的英雄人物,女孩倾向于装扮现实人物。

  • 标签: 假想角色 假想同伴 角色扮演 想象力
  • 简介:<正>每一个做父母的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却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而恰恰是儿童早期不良的心理环境,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影响了他们良好性格和品德的形成,甚至贻害终身。重视儿童性格的早期培养,就是要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良好的教育训练,以

  • 标签: 儿童性格 早期培养 儿童生活 心理环境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 简介: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文通过论述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的因素,探索了如何教育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儿童 延迟满足 自我控制能力
  • 简介:喜欢每一个清晨,当朝霞染红了天空,花儿开始舒展柔嫩的腰肢;喜欢每一个午后,当阳光透过层层绿色的树叶,满池的湖水波光旖旎;喜欢每一个黄昏,当金色的夕阳洒满大地.飞舞的蝴蝶都被渲染得灿烂夺目。可是你知道吗?当婴儿呱呱落地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他却并不能享受到这份五彩斑斓的美丽。因为婴儿刚出生时是没有光感的,他的视觉要比别的感觉发展迟缓一些。不过很快,他的视敏度便大大得到改善。

  • 标签: 儿童心理健康 颜色 婴儿 黄昏
  • 简介:本文针对儿童对图画中隐喻情绪的识辨和理解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跨文化研究。旨在探索儿童对图画喻意的敏感性的发展规律以及不同教育方式对儿童图画认知发展的影响。360名4岁到20岁的中英被试参加了实验。结果表明:在识辨作品任务及口头评价中,中国儿童比英国同龄儿童更早理解图画的情绪喻意,并很少对图画的悲伤喻意持忽略态度。提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对图画喻意的理解存在发展上的不均衡性,中国的幼教方式也许促进了儿童对图画喻意理解的发展。

  • 标签: 图画喻意 敏感性发展 跨文化研究
  • 简介:本文论述了母亲素质对儿童社会化诸多方面的影响,如个性、行为、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母亲素质工程”,提高母亲素质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社会工程”,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 标签: 母亲素质 儿童社会化 学业成绩 心理健康 个性 支持
  • 简介:<正>一.引言知觉广度即注意范围,是指在一瞬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在一瞬间”通常是指1/10秒,实验时受试者的眼球还来不及转动,所呈现的刺激物即已消失.在此条件下,正常人只能对少量几个对象形成清晰的视觉形象,而要有意识地知觉和把握落在视野上数

  • 标签: 知觉广度 中度弱智儿童 呈现时间 正常儿童 受试者 排列图形
  • 简介: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简称DSCAC)是编制来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一个认知能力测验。它由三个分测验和八个项目组成。我们在1986年建立了DSCAC的杭州市一、二年级的年级常模。结果表明;1)本量表能反映出年级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2)量表的重测信度一、二年级均在0.81以上,说明量表是可靠且稳定的;3)通过因素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DSCAC与WISC—R相关分析来评价本量表的效度。结果发现,DSCAC具有较好的构思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 标签: 认知能力发展 诊断量表 二年级 学习不良儿童 总量表 相关分析
  • 简介:儿童心理虐待是指抚养人对儿童长期、反复采取的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行为,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已有研究显示心理虐待影响儿童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成人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中国对儿童心理虐待还不够重视,对此,通过总结国内儿童心理虐待危害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心理虐待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消极影响;讨论儿童心理虐待在国内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趋势,即国内关于受心理虐待儿童的研究方法,儿童的年龄阶段及心理虐待的类型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儿童 心理虐待 影响发展
  • 简介:本文对儿童法律概念的表征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研究者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法律”一词为靶词,让小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然后将联想出的高频词(概念)作为分析单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法律概念在儿童心目中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表征的:①罪与罚;②司法机关和人员(含行为);③法律条规和品格。结果还发现,与成人相比,儿童对法律概念的表征无论是从维度还是从内容深度上都要单一、浅表和具体得多。

  • 标签: 儿童 法律 概念表征 激活扩散模型 自由联想 高频词
  • 简介:<正>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即获得保证其在社会中成功地生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涉及到儿童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助人和合作等社会性技能,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愿望和行为。掌握这些社会性技能需要儿童具有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一、社会对游戏的影响

  • 标签: 儿童游戏 成人 角色游戏 儿童学 同伴 社会性行为
  • 简介: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我国64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2)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3)小学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三年级儿童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四、五年级,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总体上随儿童级升高而上升,受间接欺负的比例在2-4年级之间相对稳定,5年级出现极显著的下降;在初中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相对稳定.(4)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初中学生的欺负呈现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 标签: 儿童欺负行为 类型 攻击行为 性别差异 直接身体欺负 直接言语欺负
  • 简介:本研究主要以访谈法调查了4至13岁的儿童共121名,从生理和社会两大维度来分析儿童的性认知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青春期以前是儿童性认知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且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水平。

  • 标签: 儿童 性认知 发展水平 年龄阶段 性别恒常性 性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