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顺利步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PSTR),研究不同收入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征,并对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合理规避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相关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发生平滑转移;不同收入阶段,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高度相似;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以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作用消失,产业结构、最终消费率、贸易开放度和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稳定在1.5%、-30%、10%和10%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消极效果大于积极效果;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如果不能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
简介:构造出高校教育专业方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错配度模型,测算出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等12个学科就业岗位的错配程度及变化趋势,以此反映中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错配情况。结果显示:平均而言,历史学、法学和医学错配度最低,仅有5%左右;其次为经济学、农学、文学、艺术学和哲学,错配度在10%左右;错配度最高的是工学和管理学,数值为30%。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高校教育专业与就业岗位错配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约7.39%,表明中国高校教育专业设置和市场均衡需求矛盾不断扩大。从状态稳定性来看,理学、医学、文学和管理学变化较稳定,但经济学、教育学和艺术学变化幅度较大,易受市场冲击影响。
简介:分别利用结合环境管理策略的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径向DEA方法测度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0-2011年的合成效率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则强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相对于"十五"期间无显著变化;中、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率相对"十五"期间显著下降,而环境效率并无显著变化。结合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环境管理策略,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应对更严格的环境管制拥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而中、西部地区为应对"十一五"期间更严格的环境管制不得不控制其经济增长的投入,从而导致经济效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