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编辑者将怀着对作者和作品的温情与敬意,持守对法治及其理论的虔诚与审慎,以《厦门大学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参与中国的学术建设、社会进步。一、编辑者为此所提供的形异而神一的理论平台包括:学术专论;学术评论(包括学术批评、立法评论、案例评析等);学术译作;学术随笔;法律教育评论;司法官来稿(视稿源情况可以分别是'检察官来稿''执法官来稿''代理人来稿'等)。
简介:正是国家意志的单一性和公共性,使个人承认国家的意志也是他自己的意志,从而服从国家意志对自己的权力和力量的调用,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性。国家作为一个人造统一体也因此与自然上具有多个意志和多个利益的大众相区别。在《论公民》中,霍布斯沿用了传统的支配权概念来理解主权者和臣民之间的关系:臣民只是主权者的私有财产。这种主权理论不仅无法讲出国家意志的公共性,更无法解决臣民与主权者之间的权利转让困境。《利维坦》中的代表与授权关系提供了理解主权者与臣民关系的新视角:臣民授权并放弃使用自己力量的权利给主权代表者;主权者在关涉所有人的自我保存这一公共利益上,有权利代表臣民使用其权利,并要求臣民服从国家的意志,朝向公共利益。代表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权利转让的困难,也保证了国家意志的单一性和公共性。但是,霍布斯的主权理论始终允许个人可以将国家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还原为个人意志和个人利益,因而无法讲出政治生活的自成一类性。
简介:本文通过细读培根的《新大西岛》,意图探寻培根对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哲学的真实看法,并由此揭示出这篇短小作品背后的现代性问题。培根将自己政治哲学思考置于一个虚构的岛国,以"保密法"为纽带呈现出宗教、科学、哲学三者的紧张关系。在培根的作品中,哲学家从基督教手中夺过立法权,成为新立法者。而科学家则是新立法的执行者,他们将科技与宗教相结合,在表面上消除了二者之间的冲突。在培根对人类未来社会的美好畅想中,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开始出现:道德和法律丧失了神性地位后,也随之失去其价值维度的意义,逐渐转化为一种习惯行为的范式。人类纵然能够从自然界获取到足够满足身体欲望的物质,却对人类世界如何更好地发展失去了方向。培根在追求永久和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普遍意义上的空虚。作为启蒙运动的预见者,现代性问题的发端,如何理解培根,在当下仍然是一个严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