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目前面临着诸多选择,人们的认知和态度对于少年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公众和法官两组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将他们对少年司法改革的认知态度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的少年司法改革会有较好地推动。

  • 标签: 少年司法制度 少年司法改革 认知 实证
  • 简介:当代中国法治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历程,1986年开始的旨在“将法律交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法”运动,使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并转化为公民自觉的维权行动和公民对当代中国法治进程的积极参与,成为推动法律发展和国家法治进步的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然而,在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中,“受伤”的总是私权,因此不可高估公众参与对于法治进程的作用。

  • 标签: 法制宣传 法治进程 公众参与
  • 简介:田某某于2003年至2006年间,以个人投资生意、入股他人公司等名义,以借款的方式,或以投资获利后进行分红.或以2分至4分等不同利率回报为承诺,向20余人(户)吸收存款4300余万元。上述20余人(户)多人与其有亲属或朋友关系。田某某获取款项后基本转以高利借与他人.从中赚取利息差。至案发时尚有859万余元资金未能归还。

  • 标签: 问题界定 存款 吸收 行为 公众 变相
  • 简介:随着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的现象日益增多。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既是公众参与国家经济事务民主管理之体现,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立法民主科学化之必要前提。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的制度在立项、起草、信息公开、审查方面存在缺陷,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众参与途径不足,应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制度,拓宽经济立法信息公开途径,提升公众参与经济立法的意识,健全权利表达机制。

  • 标签: 公众参与 经济立法 地方性法规 信息公开
  • 简介:在行政法学的框架里对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进行类型化的整理分析对重大行政决策形成体系化的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随着参与式行政的发展,重大行政决策的参与主体、客体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首先,行政参与主体中社会公众的主体范围得到扩展,需要对利益集团与非政府组织这两类公众群体予以特别的关注;其次,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客体应当是一种复合式客体,主要包括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和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再次,公众参与的实践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分为行政操纵型、专家主导型、授权型、协作型和技术辅助型公众参与。

  • 标签: 重大行政决策 公众参与 类型化分析
  • 简介:姓名具有识别功能,亦可被作为商标使用。公众人物基于自己的努力使得自己的姓名在社会公众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使得自己的姓名蕴含了一定的商业价值。基于此,常有第三人欲借用公众人物对社会大众吸引力变为对商品的消费,而未经公众人物许可将其姓名注册为商标。对此情况,我国商标法以较隐蔽的方式进行限制,但法律规定的不明晰使得公众人物姓名被抢注为商标的情况仍不时发生,并直接导致公众人物姓名权与姓名商标权之间的冲突。为此,法律在商标注册时应进行规制,从知名度的认定、争议商标与公众人物姓名相同的认定以及争议商标使用的事实状态等三个方面进行考量,防止不当注册的情况产生。

  • 标签: 商标注册 姓名权 权利冲突 公众人物
  • 简介:<正>导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界引入了"公众参与"的概念,之后逐步扩展到环境科学等领域,法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借用这一概念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法律分析。这一时期,有关"公众参与"的理论话语构成了公众参与在我国的最初发展。~①从2000年《中共中央关

  • 标签: 法治视野 公众参与 政治生活 理论话语 代议制民主 当代中国法治
  • 简介:1月24日下午,美兰法院开庭审理龙某向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提起行政赔偿申请的行政诉讼一案,同时在“天涯法律网视”上对庭审过程进行网络直播。这是海南省第一宗庭审直播案件,标志着海南法院在推行司法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 标签: 网络直播 庭审直播 海南省 法院 观看 同步
  • 简介:所谓商标,俗称是指此类商标之所以具有识别性或者与特定的经营者建立起联系,并不是特定经营者对商标的使用行为,而是基于社会公众的使用行为。例如“索爱”并不是索尼爱立信公司使用的商标,但其却基于公众的不断使用而指向了索尼爱立信公司。

  • 标签: 社会公众 商标 标的 索尼爱立信公司 证伪 经营者
  • 简介:证监会2004年12月7日发布了旨在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文件《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赋予了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完善了独立董事制度,提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该《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 标签: 上市公司 社会公众股 证监会 股东权益 增发新股 分红
  • 简介: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通向一种新的现代化》一书作者)给世人敲响了警钟:风险社会已经到来。自彼时起,“风险社会”成为人们审视未来社会各个领域发展走向的一种基本视角。在当前我国民间融资行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一方面能够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融资行为 风险社会 维度 法益 安全
  • 简介:基本案情2003年刘某成立了长春某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以为某空调机厂运送配件为主要业务。因为公司缺少经营资金,刘某在2004年11月份以合作加盟的方式与赵某签订协议,以赵某出资100余万元占公司20%的股份作为合作条件。2004年至2006年,刘某以公司缺少资金为由,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经营资金 有限责任公司 行为 拆借 合作条件
  • 简介:公众参与机制是现代行政法的核心内容。就理论层面而言,该制度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与共和、自由、法治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就实践层面而言,该制度也存在参与不足与参与过度的问题。国外公共参与制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重构公共参与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公众参与 审慎 重构
  • 简介:一、基本案情2008年被告人王某因开发房地产需要资金,采取给付高额利息方式,在某县区域内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共吸收张某等11人183万元。其中,张某的一笔30万元,发生在2008年12月27日,双方订立合同,约定月利率3%,期限1年,由宋某、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 合同效力 民间借贷 2008年 社会公众 房地产
  • 简介: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众可接受性是落实司法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是当前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若司法裁判无法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司法公信力就根本无法树立,司法改革也必将导致失败的结果。追本溯源,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是一个关于合目的性实现与否的命题。只有在司法裁判可接受性评价中,通过社会公众规定性判断力以及反思性判断力的有机统一实现司法裁判的合道德性,司法裁判才可能被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而具体落实司法裁判的合道德性,则是解决司法裁判社会公众可接受性问题的根本所在。

  • 标签: 社会公众 司法裁判 可接受性 判断力
  • 简介:公众参与是环保长效机制之根本,但在我国各地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制度设计中公众参与被严重忽视.目前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重点在于不断提升公众参与水平,应着眼于排污交易制度的几个关键环节,从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环境决策权、社会监督权等方面,不断推进排污权交易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和实效化,不断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从而实现排污权交易的制度价值,切实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 标签: 排污权交易 公众参与 制度完善
  • 简介:在西方国家,立法中将公民的隐私权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而对待,而在我国,人们对隐私权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因而隐私权的限制问题就显得很模糊,尤其在提倡发展大数据的今天,人们享受着互联网的便捷,但同时也面临隐私权遭到无端侵害的威胁,社会型公众人物隐私权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我国的立法针对这一问题至今为止基础仍比较薄弱,因此对社会型公众人物的隐私权限制问题进行研究有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公众人物 隐私权 限制
  • 简介:国有财产作为公共财产的基本类型,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公共性,而其公共性的实现必须有法律上的机制的保障。公众用国有财产的公用性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自由使用、许可使用和特许使用。自由使用意味着任何不特定的公众都可以自由、免费地使用某些公共国有财产,许可使用本质上也属于自由使用,但为协调公众使用冲突和防止对公共使用造成损害,设定了某些使用条件。而特许使用是一类极为特殊的利用方式,它授予使用人以排他性的使用权,而自由使用和许可使用并非都可以构成个人能够在法律上主张的主观权利,但是在遭受来自平等主体间的侵害时可以享有权利的救济。

  • 标签: 公众用国有财产 自由使用 许可使用 特许使用 反射利益
  • 简介:本文以两支行行长案与俞林刚、俞圣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为例,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担保行为进行了分析。在前一案件中,被告人的担保行为由于是在同一共同故意支配下,与正犯共同实施的符合本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实行行为,故应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共同正犯行为,具有刑事可罚性。而在后一案件中,被告人的担保行为因未侵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法益、与本罪正犯实行行为间缺乏必要联系及缺乏帮助故意等原因,仅应被认定为具有中立性的担保帮助行为且不具有刑事可罚性。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担保行为 共同正犯 中立性的帮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