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向保险业投资的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以2007~2011年在中国境内经营业务的74家保险公司为样本,使用GMM方法分析了保险公司的融资能力与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测度了“融资悖论”的存在性。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投资于保险业的资金存在着明显的“融资悖论”现象,资金在保险业的流向不符合“资本逐利”的基本规律。而且,寿险公司因其业务具有较强的现金吸收能力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存在比财险公司更为严重的“融资悖论”现象;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因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也存在比中小规模保险公司更为严重的“融资悖论”现象;保险业中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存在着严重的“融资悖论”,而外资则是典型的“现金追逐者”,依循“逐利”规律谨慎向中国保险业投资。其次,从不同融资渠道投向保险业的资金在“融资悖论”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表象。投资于保险业的内部资金是典型逐利的,丝毫不存在“融资悖论”;而由于出于占有金融资源、信息不对称、羊群效应和不合理投资等因素的考虑,投向保险业的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等外部资金具有严重的“融资悖论”,可见,保险业的外部投资者未能准确寻找适合投资的保险公司。最后,本文还以新《保险法》的出台为例,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保险业“融资悖论”的抑制作用,保险市场的制度完善能有效矫正对“资本逐利”规律的扭曲,能引导资本流向更加合理的保险公司。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处理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更有力地证实了保险业“融资悖论”的存在性。

  • 标签: 融资悖论 资金逐利性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 简介:目前我国寿险公司成长存在明显的亏损经营等现象,中小寿险公司尤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展开寿险公司成长路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以中小寿险公司的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对我国寿险公司成长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小寿险公司多选择单一业务或主导业务模式,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而大规模寿险公司多采用多元成长战略。随后,本文选择我国39家寿险公司2007-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创新能力、回归产品保障功能、拓展新业务、提升经营效率等因素显著促进寿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寿险公司成长,展开价格竞争对中小寿险公司非常不利。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促进我国寿险公司成长提出建议。

  • 标签: 中小寿险公司 路径选择 影响因素
  • 简介:一、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的特点及其对寿险消费的影响。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以及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抑、教育程度和习惯等的变化,对寿险消费需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社会文化因素的总和构成了寿险经营的社会人文环境。

  • 标签: 消费需求 结构变化 空巢家庭 寿险需求 质量成本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需要治疗时,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医疗保险制度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

  • 标签: 影响因素 成本控制 社会保障制度 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机构
  • 简介:一、保险会计新政简介(一)出台背景——CAS25有待补充和完善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与保险业相关度最高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分别简称“CAS25”和“CAS26”)。保监会于2006年10月发文要求所有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标签: 保险会计 保险业 《企业会计准则》 新政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再保险合同
  • 简介: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新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它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际金融领域拉开帷幕,70年代获得一定发展,8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进入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传播,本文要分析的金融创新就是指70年代以来的世界金融领域进行的一场有影响的结果性变革,这次变革的理论背景主要是兴起于70年代的金融深化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的影响,从实践来分析,当代金融创新的动因包括:回避金融体制;来自资本管制的压力;金融竞争加剧;金融电子化等科学技术的推动。

  • 标签: 金融创新 货币供应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 简介:宏观经济因素对保险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经济运行状态因素,经济政策因素以及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因素,其中,经济运行状态因素对保险的影响又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利率对保险的影响,储蓄对保险的影响及通货膨胀对保险的影响,从1996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由治疗通货膨胀转向刺激需求,调整结构,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三年多来,央行七次降息,使得资金“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下调,按一年期存贷利率为标准,存款利率下降近80%,贷款利率下降52%,这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保费收入出现增长高潮,如对保费收入结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降息主要影响的是寿险保费收入,其数量由1996年的324.62亿元猛升到1998年的682.70亿元,增加了一倍多,而产险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受宏观经济影响,仅1996年的452.32亿元升到1998年的499.6亿元,变化不大。

  • 标签: 降息 寿险业 供求关系 模型分析 保险
  • 简介:由于委托一代理环境下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的非对称性,公司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在面对风险和收益时的个人效用函数存在差别,因此从防止失败风险角度分析得到的有关公司治理结构意见与从提高绩效角度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同的,而根据这些意见及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助于防止企业陷入失败的泥潭。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经营业绩 经营管理
  • 简介:现代科技使物理学与医学得到了有机的结合,由此引发了医疗新技术的革命,一种疾病的多种治疗方案应运而生。由于医学信息在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不对等性,使得引导新技术实施的医生成为了新技术应用的主宰。当医疗服务成为一种消费的时候,当医疗收费与医务人员的收入成正相关的时候,治疗方式选择的确切性就难以在科学的前提下得到保证。

  • 标签: 医疗服务 医保基金 医学信息 医疗技术 医务人员
  • 简介:少有文献研究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文章采用Newhouse于1992年提出的“剩余法”,计算了影响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各因素的短期和长期贡献。结论是,收入提高和医疗技术进步是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老龄化对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医疗保险曾对人均卫生费用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剩余法”的计算框架,中关两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在趋势上没有差异,在程度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制度变迁路径。建议未来将控制卫生费用快速增长的注意力从老龄化上移开,着重关注收入提高、医疗保险尤其是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

  • 标签: 人均卫生费用增长 影响因素 因素分解 国际比较
  • 简介:自1982年我国恢复寿险业务以来,寿险市场发展迅猛。1996年底,寿险保费收入达311亿元人民币,虽然只占总保费756亿元的41.14%,但其发展势头却十分强劲。与1985年相比,十多年来寿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48.15%,远高于保费总额年均32.85%的增长速度。但是,寿险业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历经起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保费增长速度不稳定,时高时低,个别年份甚至为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利率的变动。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它的变动调节着金融资产存量、流量在各金融工具、各经济部门中的分布,作为金融业新兴的组成部分——人寿保险业,由于其业务长期性、储蓄性的特点,利率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产生影响。本文侧重对寿险公司的负债业务(保险业务)作—些分析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国寿险业提高利率风险的防范能力。

  • 标签: 寿险业务 利率变动 预定利率 相关系数 投保人 银行利率
  • 简介:本文对保险机构持股的行为特征和偏好进行了分析,采用面板数据估计了保险机构持股行为对被持股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注重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遵循长期价值投资的原则,没有追涨杀跌,在股市低迷的时期,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第二,保险机构短期买卖股票的投资行为没有对被持股公司股价波动产生显著冲击,而长期持股的股票价格有上涨趋势,与其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相符,体现了保险机构投资的价值发现功能。

  • 标签: 保险机构持股 上市公司 股价波动
  • 简介: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进行调整。部分地区反映,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的调整导致了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显著增加,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重大风险。本文通过对福建和浙江两省的调研,分析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调整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总结了调查地区医保机构应对医药价格调整的经验,提出了医疗保险部门介入医药价格调整决策的设想,探讨了医疗保险部门在医药价格调整的决策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并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 标签: 医疗保险基金 价格调整 医药价格 基金支出 服务收费标准 药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