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都一创办于1933年,迄今已有80余年,是新都区唯一的一所省级示范园。目前,幼儿园拥有园五址。一直以来,新都一秉持“利研兴园,特色强园”的理念,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注重科研导航,以科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科研解决教学问题。

  • 标签: 教育科研工作 跳舞 地面 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问题 示范园
  • 简介:<正>众所周知,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连续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典型身心特征,有其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各阶段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准备,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必然发展,也就是说,由一个阶段向后继阶段的转变不是一种“突变”,而是一种“渐

  • 标签: 幼儿园教育 过渡期 儿童 三种模式 小学化 小学生
  • 简介:日本学前教育阶段幼稚园和保育所一直处于分立的状况,分别归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务省管辖,形成了二元体制。日本创办“认定孩子园”是推进保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其中保连携型“认定孩子园”是“认定孩子园”的一种类型。2014年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和内阁府共同颁布了《保连携型认定孩子园教育·保育要领》,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保连携型“认定孩子园”是学校兼儿童福利设施机构。因此研究保连携型“认定孩子园”的历史发展、特征、生活状态以及作用对了解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幼保连携型 认定孩子园 日本
  • 简介: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师观存在危机,主要表现在师德问题、保教的"标准化"问题和教学活动的"小学化"问题三个方面。新时期,转变幼儿教师的师观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学前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 标签: 幼儿教师 师幼观 师幼关系 学前教育
  • 简介:〔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原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努力求知,勤奋钻研,乐此不疲。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方法研究
  • 作者: 郝晓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 机构:〔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教学要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全体学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 标签: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程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时事政治是政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为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同时还能为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供支持。
  • 简介:〕英语词汇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音、语法、功能和话题)五方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直接体现和关键因素。本文通过了解英语词汇知识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与目标,分析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资源和策略进行高中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学习和运用能力。

  • 标签: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 策略
  • 作者: 汪耀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 简介:在改革开放30年间,“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古今中外之争以及完善学校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消亡之争是贯穿于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的三个基本理论主题。其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主要涉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乃是众望所归的选择。古今中外问题主要涉及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评估、认同和变革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教育的相互比较和中国教育的自我定位等问题。学校完善论与学校消亡论之争主要涉及学校教育变革的方向和模式问题;辩证认识学校功能,积极完善学校教育,总体来说代表了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的主流选择。

  • 标签: 改革开放30年 中国教育 课程与教学 教育改革
  • 作者: 张彦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不容质疑。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 简介:〔摘要〕随着恶劣天气的不断递增,不适合上体育室外课的时间也有所增加。同时大部分学校不具备足够使用的室内馆、棚。因此,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上好室内体育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 标签: 〔〕室内课气候特点时代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