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战争博物作为时间性、空间性与物质性的复合体,通过表征赋予战争记忆以合法性。在为公众提供纪念、默哀空间的同时,在后战争时代一度成为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载体,战争记忆存续与传递的媒介。在全球化进程中,批判的博物学与世界主义记忆建构在博物内部合流,富有反思精神的战争博物致力于超越民族-国家叙事的窠臼,转而突显在战争中被淹没的个体性记忆,并从人权角度思考战争的本质。

  • 标签: 战争 世界主义记忆 博物馆化
  • 简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网络传播博物信息的优势和特色,必将使网络传播成为二十一世纪博物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博物馆 信息 网络
  • 简介:“形式渗透”是指在展示形式设计中通过几种或多种、同类或异类形式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总体形式的独有的特质。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博物展示设计艺术中的“形式渗透”。

  • 标签: 博物馆 展示 形式渗透
  • 简介:长时间以来,博物是一个具有清晰意识形态定位的机构,所展现的是市民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在一个后现代的“为了所有人”的城市中,也要求有一个“为了所有人”的博物,它必须吸纳多元的理念,并传达各种声音。如此一来,博物自身的设置、诠释范式必须作出持续的改变,遵循一种与变革时代相适应的“新日程”。不仅仅是在文化政策领域,而且也在身份认同政策领域、乃至政治领域,博物都应当进一步完善、强化自身的活动。

  • 标签: 博物馆 世界观 多元化 新日程
  • 简介: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对中国博物事业造成了巨大破坏。博物建筑被炸,大量馆藏文物被掠夺或毁损,许多博物藏品在迁移途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毁损、丢失,博物数量急剧下降。此外,国内其他文化机构所拥有的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也惨遭蹂躏,来自日本的考古人员在沦陷区盗掘地下文物,使我国博物事业未来发展的潜在资源遭受重创。战后虽然我国向日本进行文物追索,但巨大的文物损失并未获得应有的赔偿。今天,以史实证明日军侵华对中国博物事业造成的破坏,为继续追索被日掠夺文物提供新的证据,是我们学界不可推卸的责任。

  • 标签: 日本侵华 博物馆 文物 破坏
  • 简介:博物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这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然而,与西方先进博物相比较,我国博物与学校教育的相互融合程度还不够,校合作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如何促进博物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努力。本文以三个教育项目举例,探寻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变化对于促进博物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意义。

  • 标签: 角色变化 参与者 引导者 馆校合作
  • 简介:20世纪末以来的世界经济形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博物的建设与发展事业,博物必须敞开大门、面向公众。皇家安大略博物作为加拿大最大的研究型综合博物,在近年重新修订了办宗旨,将藏品确定为工作的核心,将维持和更新常设陈列和临时特展作为最基本的运营方式,围绕展览和藏品研究展开丰富的公众活动,并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把展览、前沿性研究、公众活动推向公众,回报公众一个全新的体验,从而实现“成为让全球公众所关注、理解并能体验到瞬息万变的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的必要的参观目的地”的办宗旨。

  • 标签: 博物馆 藏品 公众 体验 展览 参与
  • 简介:中国博物学学科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20世纪30-40年代,博物学研究是以西方博物学为摹本,基本上没有超出西方博物学的思维模式;50-60年代的照搬苏联模式则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掌控性,在博物学构建中表现出很强的政治色彩;80-90年代是中国博物学逐渐产生自我研究意识的时段,就一些基本术语、命题等展开了探讨,博物学作为学科正式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先后进入博物学学术研究队伍,为开创博物学研究的新局面准备了最为重要的学术力量。

  • 标签: 中国博物馆学 学科史 博物馆学理论
  • 简介:博物陈列艺术精品化是博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从陈列展品、艺术形式设计、外部环境、陈列讲解、发挥馆藏文物潜能特色、提倡际区域间的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实施。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艺术 精品化
  • 简介:文章论述如何在博物中引入市场营销的理念以及借鉴各种商业运作的手段,加强博物在当今社会中的吸引力。

  • 标签: 博物馆服务 商业运作 途径
  • 简介: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博物展览策划与设计的传统理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前设计者仅仅去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去关注知识的科学性和传播的通俗性,而现在却必须以更深层次的观众体验需求为核心,重新构建展览策划的指导思路与创新理念。华夏自然蜜蜂博物的设计思路以蜜蜂为主题,根据观众的体验需求设计了不同体验模式,给予观众更多的体验享受和人文关怀,从而建立了博物与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 标签: 观众体验 展览设计 体验评估
  • 简介:随着非遗保护热的升温,以及博物功能的拓展与延伸,这二者的相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在新的时期,如何完善博物的功能和职能,如何在理论体系中突破传统博物的思路,寻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契合的展示模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中的话语体系,使博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保护运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南京博物院非遗(即江苏省非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面的实践,可以为国内综合性博物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示 南京博物院
  • 简介: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鼓励全国文化文物单位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试从博物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方法等方面开展论述,阐述博物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 标签: 博物馆 文化创意 意义 方法
  • 简介: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简称"非遗")的建设需求高涨,各类型的非遗展馆孕育而生,然而质量却参差不齐。非遗的建设规划、设计思路不同于传统博物,其展示内涵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层面、实践过程的"活态性"及与外部环境"文化脉络"之间的关系。以上这些特点要求非遗的建设思路必须不同于传统博物,其中包括:非遗应如何有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如何体现非遗的实践过程和无形的精神内涵?如何设计具有较高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展示手段?如何推动非遗保护工作?上述这些问题都是非遗建设所需要探讨解决的难题。南京博物院非遗近年来的筹建与运营经验可作为实际案例进行探讨研究,为国内同类博物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 标签: 非遗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展示规划与设计 南京博物院
  • 简介:博物教育,从教育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基于儿童的认知特性,博物儿童教育在实践中更能突显博物教育人员的教育特质和专业素养。在强调兴趣而非知识,强调探索而非接受的儿童认知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创设合理的教育情境,将直接决定博物儿童教育的成效。笔者结合多年博物教育实践,从博物儿童教育之方式、成效和情境创设等问题入手,提出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创设适合儿童学习的教育情境,通过调动儿童参与、促进儿童与展品互动、吸引家长关注、激发儿童想象力及教育人员通盘谋划等方式,全面提升博物儿童教育品质,激发儿童在博物学习的兴趣,促进博物儿童教育之发展。

  • 标签: 博物馆 儿童教育 情境创设
  • 简介:博物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之一,博物文化产品开发已成为当代博物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将从博物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意义、开发思路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探讨博物文化产品开发。

  • 标签: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文化产品开发
  • 简介:民俗文化遗产,体现出某一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共同心理、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极富独特精神价值。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不计其数的民俗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对它的保护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广大民众既是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也是它们的享有者,唤起民众的广泛参与成为实施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对于博物的建设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民俗文化遗产只有植根在民众土壤里才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保护的最高境界。

  • 标签: 民俗文化遗产 民俗博物馆 公众参与 整体性保护
  • 简介:人才问题一直是中国博物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我国博物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功能转变,博物学科的二级学科地位和人才缺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博物事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强博物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博物人才培养经验,提高博物学科在高校和国家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建立以公共知识组织、加工、制造和传播教育为导向的博物学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加强我国的博物专业人才培养,以适应现代博物角色和功能的转变,适应我国博物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 标签: 博物馆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 简介:2004年端午节前夕,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在北京东岳庙举行端午民俗座谈会。北京民俗博物馆长韩秀珍主持座谈会,刘魁立、乌丙安、陶立璠、高丙中、萧放、麻国庆、赵书、李龙吟等出席座谈会。端午习俗渐渐远离城市民众的

  • 标签: 端午节 中国 民俗文化 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