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活动断裂是形迹组合、构造地貌特征及力学性质相呼应的构造体系。以元谋断裂(晚)新生代地层内发育的构造透镜体、剪节理、张性裂隙等形迹组合及其发育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吴氏网下半球赤平投影、节理玫瑰花图及张性裂隙性质分析等研究方法,推测元谋断裂自(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受早期的:IL:IL东-南南西向和晚期(元谋运动之后,约80万年)的北北西一北西西向水平主压应力场作用,改变了构造活动性质并确立了现在的构造形迹、地貌。

  • 标签: 活动断裂带 形迹组合 新生代地层 发育序列 水平主压应力场
  • 简介:断层泥是研究活动断裂运动性质和活动习性的重要介质。以往,对断层泥的研究主要借助偏光显微镜和低真空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到的现象有限。借助高真空扫描电镜从纳微米尺度对断层泥进行更精细化的研究,其方法是对野外断层泥进行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自然风干、微样制作、表面镀金和扫描电镜观察,从纳微米尺度研究a-b组构面和a-c组构面的各种变形现象。此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断层的运动性质、断层滑动面的新老关系,并可鉴别粘滑过程与蠕滑过程;同时,还可以对工程场地中发现的黏土滑动面进行鉴别,区分地震断层和非地震断层。

  • 标签: 活动断裂带 断层泥 纳微米构造 研究方法
  • 简介:长安二中探槽是在地面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和钻探的基础上开挖的,探槽中有丰富的砂土液化现象,根据液化砂脉的切割关系,判断有4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根据探槽中地层没有明显错动和临潼-长安断裂带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活动较弱,以及历史上无6级以上地震活动记录的特点,本文认为4次古地震事件与临潼-长安断裂无关,该断裂未来发生强震的危险性不大。

  • 标签: 临潼-长安断裂带 古地震 地震危险性评价 探槽
  • 简介:利用二维非均匀介质地震波传播的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松软覆盖层对隐伏断层围陷波特征的影响。在没有覆盖层的情况下,围陷波振幅和围岩上相比明显增加,持续时间变长。覆盖层造成围岩上地面运动振幅增大,围陷波的部分能量传播到覆盖层中,使得围陷波的能量变小。随着覆盖层厚度增加,围陷波的振幅越来越小,和围岩上的振幅越来越接近。在松软沉积层的地区开展隐伏断层的围陷波观测,需要考虑覆盖层厚度的影响。

  • 标签: 断层带围陷波 隐伏断层 松软覆盖层 数值计算
  • 简介:基于太原市目标区交城断裂的定量研究,特别是对活动断裂上的古地震资料进行的系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建立了反映该断裂地震地质特点和运动学属性的复发模式和概率模型.引入震级-地表破裂长度、震级-震源破裂长度、震级-断层破裂面积以及震级-地震矩的经验关系进行震级估计,最后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交城断裂北段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复发模式的建立兼顾了泊松和准周期两种模式,利用专家意见法组合相应的Poisson模型和BPT模型,计算活动断裂最大潜在地震的复发概率.结果表明,交城断裂北段潜在地震最大震级为Ms7.2级,而未来50a、100a、200a发生Ms7.2级地震的概率分别为2.1%、4.0%和7.9%.

  • 标签: 交城断裂带 最大潜在地震 概率模型 地震危险性
  • 简介:丽江-小金河断裂斜切中国西南“川滇菱块”,走向北东,为一高角度斜滑断裂.与平面遥感影像相比,通过三维影像解译错地貌有显著的优越性.印度P5卫星数据具备真正2.5m分辨率,在制图方面,像对生成DEM以及制图精度可达1∶25000.本文依据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原理,利用ENVI软件DEMExtraction模块提耿出了丽江-小金河断裂P5立体像对的DEM.文中利用等高线套合分析法和剖面线法对DEM精度进行评价,结论认为,DEM精度优于1∶5万地形图等高线高程精度,而且与实时动态差分(RTK)测量结果比较一致.文章重点选取了丽江市北东方向干塘子和西南方向南溪盆地两处,将三种高程数据——从P5立体像对提取出的DEM、googleearth影像地形高程和1∶5万矢量地形图等高线生成的DEM,结合GoogleEarth影像做成三维立体影像,较为直观地对三种高程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对比,结论认为,P5立体像对生成的DEM精度最高.在室内利用高精度三维立体图对丽江-小金河断裂断层地貌进行了解译,经过野外踏勘和探槽验证,证明三维影像解译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 标签: DEM 丽江-小金河断裂 地貌解译 DEM精度评价
  • 简介:尖扎盆地发育一组近南北向断裂,即尖扎渡口—隆务河口断裂。通过对该断裂野外调查,表明该断裂长约20km,为逆冲断层,最新活动为早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

  • 标签: 坳陷 隆起 断裂带 活动性
  • 简介: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MS7.1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除组织现场快速震害评估和地表破裂带调查外,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是迅速给出初步震害评估和同震地表破裂的位置和展布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的对比,解译出了12km长的同震地表破裂,其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线性阴影和色彩变化。地表破裂位置和先存的断层、老破裂位置一致,说明青海玉树地震属于原地复发型地震。同时,解译结果也得到了来自野外实地调查结果的验证,证明了遥感解译的可信性和及时性。但解译破裂长度远小于实际破裂长度,也说明了基于2.5m分辨率的SPOT卫星影像的遥感解译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 标签: 玉树地震 遥感解译 地表破裂
  • 简介:采用断层气体测试方法,对霍州盆地矿区内几条主要的隐伏断裂()及其活动性进行了测试。进而对该区典型的氡气测试成果剖面作了解释分析,并判别了隐伏断裂()的空间分面具主其相对活动强弱与活动水平等有关断裂活动性问题。

  • 标签: 隐伏断裂 氡气测试 解释分析 霍州矿区
  • 简介:通过建立的岩石破裂危险度KR及断层滑动危险系数KF2个判别指标,对中卫-同心活动断裂带进行粘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该断裂带在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大震后的应力演变及地震破裂危险区长度、范围、峰值、衰减规律等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大震后应力场的调整主要产生于震后300~400年间,震后地震破裂危险区转移到断裂的中西段,并逐渐向东迁移,范围越来越集中,最终转移到断裂的弧形顶点部位(红谷梁附近).

  • 标签: 地震破裂危险区 有限元数值模拟 岩石破裂危险度KR 断层滑动危险系数KF
  • 简介:本文以地震为统计单元,采用检验历史地震完整性的统计方法、年平均发生率法、比例系数法和史料考证。讨论华南沿海地震历史地震的可靠性和与现代仪器记录资料统一使用的问题,确定合适的b值,进而较好的估计代表地震活动水平的年平均发生率ν值,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标签: B值 ν值
  • 简介:自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6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3年半未发生Ms≥7.0级地震。另外,自1991年2月25日新疆柯坪发生6.5地震以来,上述地区已有15个月未发生Ms≥6.0级地震。多数学者认为,6级地震长时间的缺失,意味着我国大陆地区7级地震的迫近。在这一活跃期内。下一个7级强震究竟发生在何处?

  • 标签: LATITUDE migrating SEISMICITY Aerjin FAULT zone
  • 简介:本文根据航卫片、第四纪地质、地貌、浅层地震、钻孔、年代学等资料,分析了厦门篑筜港北东向断裂的第四纪晚期活动特征,并阐述了其构造组合特征。结果表明:①断裂中的文灶-龙山-五通断裂和虎尾山-钟宅断裂为第四纪早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再活动;②篑筜港断裂为晚更新世早、中期活动断裂,晚更新世晚期(约3万年)以来不活动;③文灶-龙山-五通断裂和虎尾山.钟宅断裂将厦门岛切割为3个地块,分别形成了仙岳山地垒、篑筜港地堑和云项岩地垒的构造组合,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地壳以整体性上升运动为总趋势。

  • 标签: 厦门 更新世 断裂活动
  • 简介:通过对新疆博—阿断裂中东段的实地调查,发现断裂在吐鲁番盆地西南山前冲洪积扇上形成了冲沟右旋错动、断层陡坎、挤压隆起等与断裂活动相关的典型错地貌。对比区域地貌面的分布和年龄,并结合测年结果,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分布了3期冲洪积扇,并对应3级河流阶地。实测Fan3冲洪积扇上冲沟的最大右旋位错达40.8m,其余分布在22~27m区间内,Fan2冲洪积扇上冲沟的右旋位错达26.5m,结合光释光年代样品的测试结果,得到1.8万年以来断裂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1.42±0.18)mm/a。

  • 标签: 博-阿断裂带 晚第四纪 走滑断层 滑动速率
  • 简介:讨论了阿尔金断裂1900年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结果显示空间上地震活动具有分段性,其中在青海段出现5级地震填空性空段,并形成5级地震的平静区,时间上具有平静和活跃交替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阿尔金断裂青海段(茫崖北-肃北)现代小震活动,结果显示:茫崖以西震源深度约40km以内,青海段(茫崖北-肃北)震源深度约10km范围内,超过10km较少,肃北-黑崖子以东约100km处震源深度由浅逐渐变深,从10km左右逐渐变化到40km左右.与此同时,依据上述资料探讨了阿尔金断裂青海段的强震危险性.

  • 标签: 阿尔金断裂带 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 地震活动 现代小震活动 强震危险性
  • 简介:利用1999~2001年中国大陆GPS最优综合观测解资料,借助改进的负位错模型,研究南北地震及其邻近区域活动块体与其边界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获取高应力应变积累的闭锁区段及可能与强震孕育有关的背景信息.分析表明:祁连山断裂与海原断裂和日月山断裂交汇区、日月山断裂南段与拉脊山断裂、宗务隆山-西秦岭北缘断裂交汇部位;盐源-丽江地块及NE向延伸至川滇交界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交汇区及其临近区域;鲜水河至安宁河断裂北段以及与龙门山断裂交汇部位、滇西南边界的永德龙陵-澜沧-勐遮断裂及其北段与怒江断裂交汇区域可能具有高应变能积累背景.而阿尔金断裂中段、海原断裂东段、库玛断裂东端、红河断裂中东段与元谋-绿汁江断裂及小江断裂的交汇区域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变积累背景.

  • 标签: 南北地震带 GPS综合观测解 改进的负位错模型
  • 简介: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张掖——民乐盆地西侧的榆木山东麓断裂,是一条走向北北西向晚第四纪活动断裂。根据断层地貌特征研究,断裂显示为一高角度右旋挤压的活动特点。全新世以来,该断裂的平均滑移速率为:水平位错1.93毫米/年,垂直位错0.82毫米/年。

  • 标签: 榆木山 活动特征 滑移速率
  • 简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力学模型。运用DRAIN2D+程序,对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结构及普通短肢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对二者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表明,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明显小于不带暗支撑的普通短肢剪力墙结构。

  • 标签: 钢筋混凝土 短肢剪力墙 暗支撑 弹塑性 地震反应
  • 简介:南北地震南段大震活动频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震近场范围场点的地震危险性与地震破裂面产状及其尺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南北地震南段需要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研究。本文在充分搜集大震发震构造资料的基础上,在南北地震南段构建了考虑震源尺度和产状的潜在震源模型,改进了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进而对该地区进行地震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南北地震南段发震构造的产状和尺寸特征,提高地震区划结果的合理性。

  • 标签: 南北地震带南段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 简介:本文以汾渭地震为例和以小震P、S振幅比测定的震源参数尝试应用了用小震断层面解反演区域平均应力场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吸收了用振幅比资料测定震源参数所需记录资料少的优点,又提供了较多震源信息,同时,由于计算中考虑了震源参数测定不稳定性等因素,因而较切合实际。

  • 标签: P、S振幅比 小震断层面解 平均应力场反演 汾渭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