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随州市院前急救内科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急诊医疗防治重点及科学管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为本地居民预防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总结2009-01~2011-12间,“120”急救中心受理出诊内科患者院前急救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出诊时间、疾病分类、月份分布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年共受理出诊总例数6454例,男性3478人(53.89%),女性2976人(46.11%),以40岁—70岁年龄段为最多,0岁—20岁和大于80岁年龄段为最少,疾病种类前4位依次是神经系统疾病(25.27%)、心血管系统疾病(18.26%)、、急性中毒(13.74%)、呼吸系统疾病(6.70%).院前急救以1、8、11、12月份为多,高于月平均水平。出诊时间以700—2100为出诊高峰,100—700人数最少,呈现单峰样波动。结论地区院前急救内科疾病以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是急性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根据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针对性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完善急救预案,加强急救器材及装备。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培训。
简介:目的掌握和分析湖北省2003年~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发生、发展和处置情况。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和突发疫情标准,对5年来在全省范围内发生的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突发)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核实和分析。结果湖北省2003年~2007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14起,其中发生在未控地区11起(78.57%),传播控制地区2起(14.29%),传播阻断地区1起(7.14%);14起突发疫情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2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6例,男女性别比例1.7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与学生感染为主。全部急感病例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疫源地得到彻底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按照卫生部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处理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可有效控制突发疫情的蔓延与扩散;针对急感发生的特征与特点,适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则能防患于未然,切实减少急感发生。
简介:目的对媒体重点报道的湖北应城市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和变化趋势开展分析,以进一步验证媒体报道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1973—1975年全国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数据,以及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描述湖北省应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变化趋势。结果湖北省应城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48.26/10万,过去30多年来,该地恶性肿瘤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上升幅度是全国的9.27倍,该县每10万人中,平均每年比全国水平多死43例恶性肿瘤患者。该地多种恶性肿瘤变化幅度明显异于全国,食管癌、胃癌不降反升;肝癌、肺癌、白血病、结直肠癌的上升幅度分别是全国的5.84倍、5.61倍、5.07倍、17.91倍,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的超额死亡率分别为15.32/10万、16.78/10万、8.32/10万及3.98/10万。负二项分布拟合结果提示胃癌的死亡存在村落聚集性。结论湖北省应城市历史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低,但上升幅度大,处于全国高发水平,呈现多种恶性肿瘤普遍高发现象,胃癌死亡存在村落聚集性。
简介:目的调查并比较湖北省某城乡社区(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城市社区与黄冈市福主农村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收集两地675名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675人,3.3%的被调查者患有脑卒中(22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44.1%、吸烟25.0%、缺少锻炼23.7%、明显超重或肥胖20.9%、血脂异常19.7%、高同型半胱氨酸17.0%、高血糖11.7%、家族史8.6%以及心脏病5.5%。城乡排序有差异,城市人群高血压、缺少锻炼、血脂异常比较突出,农村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特别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以1~3个最多,城乡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比例均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的男女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结论根据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积极采取措施管理脑卒中危险因素,城市社区注重引导居民调整不健康生活方式,农村地区高同型半胱胺酸不容忽视,男性吸烟、女性肥胖应当引起重视。
简介:目的评估湖北省公安县2009~2013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为湖北省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公安县2009~2013年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开展情况及疫情相关资料,结合随机抽取3个流行村开展的人群病情、耕牛病情和螺情现场调查,综合评价防治效果。结果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实施5年以来,全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2009年的2.75%降至2013年的0.69%,下降率74.91%,连续5年未发生急感病例;全县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从2009年的2.41%,降至2013年的0,下降率100.00%;2012年、2013年连续2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全县5年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但当前疫情仍不稳定,今后需继续加强巩固与监测。
简介:目的分析2009—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病情变化趋势。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要求,在湖北省13个地市的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设立207个村开展监测工作,并将6年的人群病情监测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4年207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1.30%下降到2014年的0.17%,降幅为86.92%。不同流行类型以垸内型居民感染率最高。不同年龄组居民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高呈逐步上升趋势,50~岁组居民感染率最高。各职业人群中,农民、渔民居民感染率最高。结论2009—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降低,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下一步应提高监测点各年龄组的查病覆盖率,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力度,做好渔民粪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