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检测研究对象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评估此技术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心肌纵向应变进行分析。结果①对照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自基底段至心尖段呈递增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研究组,基底段与中间段的递增关系消失,两者无明显差别;两组结果显示基底段心肌纵向应变均低于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应室壁纵向应变比较中,研究组缺血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应用ROC曲线判断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75%时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纵向应变截断值分别为13.5%、14.5%、17.5%、20.1%。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可以准确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简单、直观而有效的评估心肌缺血,为临床无创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应变率比值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开始/结束)65例(淋巴结86枚)疑似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获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图像后,使用应变率比值软件,测定患者淋巴结应变率比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应变率比值鉴别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86枚疑似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病理结果良性50枚、恶性36枚,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变率比值诊断结果良性48枚、恶性38枚。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变率比值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均较高。结论 在颈部恶性肿大淋巴结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应变率比值鉴别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较好,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骨质疏松症(eoporosis,OP)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主要多发于胸腰椎,女性患者最为常见。传统上采用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物的方式易发生褥疮、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0VCF患者除了采用此方法治疗外.合适的护理措施同样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本文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治疗的护理内容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 :目的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仔细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的实际疗效。方法本文随机选择了 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为 PVP组和 PKP组,每组各 40例患者。并就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 Cobb角以及疼痛 VAS评分进行详细比较。结果并对患者进行了长达 5-18个月随访。在 Cobb角恢复程度、手术时间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方面, PKP组远高于 PVP组,且 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相对于手术之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 P> 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相对于 PVP组,骨水泥渗漏率 PKP明显偏低,且 P> 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这两种治疗方式都能快速稳定椎体骨折,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相对于 PKP手术, PVP手术时间更短,且骨水泥用量相对较少,而在恢复椎体 Cobb角, PKP手术优势较为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共32例,前者的治疗方案则是椎体后凸,后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包括手术时间、疼痛评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和疼痛评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研究组高于对照,后者研究组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后凸形成术具有良好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同时在患者疼痛方面具有很好的消解效果,具有极为广阔的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以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入诊治的5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将常规疗法应用在参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总治疗率低于观察组,参照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使腰椎功能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指在比较CT和MR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疑似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检查。由两名资深放射科主治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独立评估,记录诊断结果,并计算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MR在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MR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椎体的细微结构和骨折线,对于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骨折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而CT虽然在显示骨皮质和骨折碎片方面具有优势,但在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总体效果上稍逊于MR。结论:与CT相比,MR在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MR可作为更加理想、可靠的检查方案,有助于提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准确诊断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病症情况,使患者的身心状态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令患者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骨科诊所接收的所有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反,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两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护理当中加入舒适的护理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还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在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中应用MR,CT,DR三种诊断方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MR,CT,DR三种诊断方式,参与到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来自我院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对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正确率以及鉴别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得出,三种诊断方式进行对比,MR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CT和DR,不仅如此MR对具体的病理类型的鉴别也比其余两种诊断方式好,三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中,MR的诊断表现明显优于其余两种,其不仅正确率优于其余两种,其在病理类型的鉴别中也表现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 7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 (n=35) 和对照组 (n=35)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 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单下肢机能恢复率和双下肢机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两组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