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气道管理是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更是如此。针对急诊科儿童气道管理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并探讨了一系列的护理策略。首先,我们倡导在急诊科中设置专门的儿童气道管理团队,并对其进行规范的训练和实践。同时,提出要树立全员参与的肌肉松弛技术和良好的通讯机制。接着,继续推动使用无创性的儿童气道管理技术并主张定期的技术评估和反馈。此外,提出了结合具体患者情况的个性化护理策略,比如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因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根据以上的护理策略实施,急诊科儿童气道管理显著改善,插管成功率明显提升,同时也减少了儿童患者的疼痛感和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本研究的护理策略可以为急诊科儿童气道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简介: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气道炎性反应、网状基底膜厚度以及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28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吸入布地奈德200μg,2次,d,持续12个月。治疗前后均行肺功能检查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取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黏膜行病理检查,并与10例非哮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组治疗前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肥大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哮喘组:(1.60±0.11)%、(2.50±0.29)%、(0.1100±0.0100)%,对照组:(0.50±0.02)%、(1.20±0.08)%、(0.0200±0.0001)%,P〈0.01],支气管黏膜活检组织示网状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增厚[哮喘组:(14.25±2.15)、(0.36±0.01)μm,对照组:(4.45±1.22)、(0.20±0.01)μm,P〈0.01]。哮喘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肥大细胞比例[(0.80±0.04渤、(1.60±0.07)%、(O.0500±0.0020)%]较治疗前下降(P〈0.01),网状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6.18±1.30)、(0.26±0.02)μm]也较治疗前改善(P〈0.01)。哮喘组治疗后气道高反应性下降(P〈0.01)。网状基底膜厚度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所需乙酰甲胆碱激发剂量呈负相关(r=-0.672,P〈0.01)。结论哮喘患者气道炎性反应、网状基底膜厚度、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互关联,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气道炎性反应,降低网状基底膜厚度,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护理时对患者给予优质气道护理的整体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实验组,选取用时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参选患者均为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参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共选取患者数为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逆行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评估为马氏气道分级 III-Ⅳ级困难气道患者 68例,随机分为逆行气管插管组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逆行气管插管组 34例患者于全麻诱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丝引导逆行气管插管,纤支镜组 34例患者于全麻诱导下借助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等差异。 结果 逆行气管插管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 7%,纤支镜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 82.35%。逆行气管插管组平均用时为( 17 .59±4 .42)秒,纤支镜组平均用时为(3 4.08±5.81)秒。逆行气管插管组插管后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但纤支镜组升高。插管期间逆行气管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 5.88%而纤支镜组 17.64%。两组乳酸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逆行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下困难气道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救治越来越重视。氧气吸入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是最常见的护理治疗手段,但也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而吸氧装置多采用反复消毒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和氧气瓶等部分组装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