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技术在治疗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36例(应用组)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救治,对比2014年8月之前收治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后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损伤控制技术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两组患者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在治疗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为二期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有利患者在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楔形体位垫联合气腹压力控制技术在腹腔镜盆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腹腔镜盆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00)常规组患者采取头低足高位和常规气腹压力进行腹腔镜手术,研究组患者采取楔形体位垫联合气腹压力控制技术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血气指标以及肩颈部疼痛、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0min,研究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6.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0、20、30min时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研究组患者肩部疼痛发生率为13.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及生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楔形体位垫联合气腹压力控制技术减少了腹腔镜盆腔手术术后肩部疼痛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且对患者术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方法现场急救联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3年1月—2018年12月救治的400例多发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PTC方法现场急救与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指标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0%)高于对照组(73.00%),体温恢复时间、剩余碱(BE)恢复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恢复时间、乳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多发伤救治中应用PTC方法现场急救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联合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对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及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环负反馈控制模式在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管道护理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滑脱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3.04%,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术后管道护理质量控制中开展闭环负反馈控制能够有效规避管道滑脱风险,促进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技术在盆腔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抽取进行盆腔CT检查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扫描组和自动管电流扫描组,分别进行CT扫描,对其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自动管电流扫描相比固定管电流扫描,CT图像质量无明显差距,而其辐射剂量有较大程度降低。结论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进行盆腔CT扫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大大降低患者盆腔所受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