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在门诊鼻内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鼻内镜检查的6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至本院检查的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在鼻内镜检查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PDCA循环模式。检查前后分别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ATI)评估患者即刻状态及特质焦虑情况,以及检查后,比较两组患者复检率、医源性伤害、检查后不良情况(如红肿、感染等),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检查结束后,实验组状态和特质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发现,与检查前相比,两组在检查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复检率、医源性伤害以及检查后出现不良情况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χ2=3.91,P<0.05)。结论门诊鼻内镜检查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助于缓解患者状态及特质焦虑情况,对降低复检率、医源性伤害以及检查后出现不良情况的出现率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简称EUS)联合腹腔镜的应用在治疗胃间质瘤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因胃间质瘤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患者110例,其中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术中所有患者均在胃镜和EUS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后长期进行随访(2~24个月),观察患者是否有局部的病灶转移或复发。结果全部手术成功,整体行腹腔镜时间为60~110min,平均时间为83.5min.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为30~80ml,平均出血量为66.2ml。2例术中转为开腹。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7~35h,平均恢复时间28h,住院时间4~8d,平均住院时间6d.其中交界性肿瘤20例,良性单发性肿瘤90例。胃间质瘤105例,神经鞘瘤1例,平滑肌瘤4例。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均为阴性。瘤体直径(3.2±2.4)cm。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2~24个月,无患者出现局部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胃镜、超声内镜联合腹腔镜的应用在治疗胃间质瘤中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在术前提前发现病变位置,初步判定危险度、胃间质瘤的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在术中经过胃镜和EUS的辅助定位,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具有良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脊柱内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62例实施脊柱内镜手术行腰椎间盘摘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脊柱内镜手术流程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后3月疼痛视觉模拟(V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并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3月VAS、SDS、SAS评分,术后反跳痛及下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脊柱内镜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疼痛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疗效。
简介:(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广西左532800)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以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98例鼻内镜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精心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98例鼻内镜手术治疗者中,治愈89例,好转6例,无效3例。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效果突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进行鼻内镜术后的鼻腔填塞病人的口腔护理,探讨其在填塞期间的口腔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8名患有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4名。为观察组病人实施舒适护理以及使用康复新液漱液进行含漱,为对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以及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含漱。使用自制的疼痛量表以及问卷调查对两组病人实施有关内容的评估。对比两组病人口腔不适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人在进行口腔护理的评价,观察组病人在进行手术后其有缓解,在手术后口腔护理满意程度较高,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产生口干以及口臭、其他不适咽喉病症等的出现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为进行鼻内镜术后的鼻腔填塞病人实施有效的舒适护理,能够对其术后的护理控制上起到很大的效果,缓解由于口腔不适导致的失眠现象,以及改善烦躁等不利的情绪,令病人能够安全平稳的度过鼻内镜术后的恢复时间;使用康复新液漱液,对于病人的口干以及口臭、其他不适咽喉情况等病症可以有效的缓解,同时没有不良反应现象。
简介:(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内镜中心北京顺义101300)摘要内窥镜是诊治消化道疾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它能直接和客观反映患者消化道情况。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如果消毒不彻底,常会引起医源性感染。随着清洗消毒的严格和规范,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会频繁地暴露在职业危害中,长期接触会威胁身体健康,因此在做好消毒工作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50例,采取其他方式治疗的患者50例,并将鼻腔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方式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7%,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7%,对比组间差距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距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1。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内镜保胆手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应用效果,围绕现实病案资料,判断分析胆石症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胆石症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内镜保胆手术,通过观察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分析该治疗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影响。结果66例患者,3例出现不良反应,平均出血量(8.42±1.03)mL,平均手术时间(95.42±8.55)min,平均住院时间(7.66±2.13)d,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内镜保胆手术技术优于传统胆结石手术,其微创、便捷、安全等特性,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医疗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比较胶囊内镜、推进式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胃镜、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为找到出血病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分别予以胶囊内镜、推进式小肠镜检查,然后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加以比较。结果甲组患者的检出率(78.6%)、诊断率(66.7%)与乙组患者(73.8%、64.3%)相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1%)与乙组(4.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上,推进式小肠镜与胶囊内镜的诊断效果都比较好,因而,可依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检查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146例患者均应用内镜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的止血方式,把146例患者分成药物注射组48例,APC组49例和金属钛夹组49例,对比3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注射组、APC组和金属钛夹组即时止血率均达到100%,其中药物注射组有效止血率89.6%,APC组有效止血率91.8%,金属钛夹组93.9%。3组有效止血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可以应用药物注射治疗,APC止血治疗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这3种止血治疗方法疗效理想,而且安全可靠,医师可以根据自身熟悉技术与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运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7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Ⅰ组35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Ⅱ组35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评估该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①经手术治疗后,Ⅱ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占94.3%(33/35),显著比Ⅰ组的77.1%(27/35)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入组时,两组的SNOT-20量表总评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Ⅱ组的总评(8.47±2.25)分,相比Ⅰ组的(13.08±3.72)分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随访调查,显示两组均有患者复发,但发生率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有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33)与内镜组(n=34)。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内镜组采用内镜治疗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内镜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85%、97.0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数据对比显著高于内镜组患者2.9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