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并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激励、总结,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为100.00%相比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冠心病检出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为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提供依据,应用效果极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患者中针灸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患者(198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99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治疗,研究甲组针灸,研究乙组物理疗法,总结疗效、治愈患者的治疗次数、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96%)大于乙组(87.88%),P<0.05。甲组痊愈患者治疗的次数(7.12±1.51)次少于乙组痊愈患者(12.12±2.05)次,P<0.05。此次研究患者在治疗中,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对治疗没有产生影响,没有退出、中断的病例。结论在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患者中,针灸治疗的有效率高,可快速使患者痊愈,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均为5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其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5.5%予以统计比较,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但氯吡格的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伴抑郁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06月收治的53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以及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精神状态,对比两组各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SDS、MMSE、HAMD、UPDR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腹泻、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4%显著低于对照组19.2%(χ2=8.347,P<0.05)。结论帕金森伴抑郁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除持续性房颤外的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特点,分析何种因素造成RR间期的方法,以便提升判定动态心电图长RR期间的诊断正确性。方法依照因素各异呈现的长RR间期不同的特点,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期间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的68例患者使用≥2000ms默认指标及<2000ms人工指标时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6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有50例患者因器质性心脏病变引起长RR间期,另外老年患者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窦性心动过缓都会造成长RR间期。68例患者分析长RR期间过程中使用默认指标患者47例,占69.1%,而剩余21例患者使用人工指标,占30.9%。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过程中不论是使用默认还是人工指标,都需要依照不用疾病原因或者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判定,保证诊断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案的分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溶栓情况发现,应用瑞普替酶治疗的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临床症状,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120例肺功能检查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FEV1/FVC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24h以及36h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2h、24h以及36h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氨茶碱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氨茶碱治疗效果尚可,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需要综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FMEA实施前)胃管留置患者共计62例看做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FMEA实施后)胃管留置患者共计55例为观察组,依照FMEA,分析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是否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胃管拔除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即观察组胃管留置患者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FMEA的应用可以帮助有效降低非计划拔除胃管的概率,促进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1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3%,不良反应为21.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3.15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1%,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确,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焦虑症患者心律失常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72例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确诊为焦虑症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自我症状的记录和对应时间心电图对照比较出现3种心电图表现,分别为心律失常、ST-T改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常见类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复合型异常,心律失常例数、比例分别为32例(11.8%)、4例(1.5%)、136例(50.0%)、52例(19.1%)、12例(4.4%)、16例(5.9%)、10例(3.7%)、2例(0.7%)、2例(0.7%)、6例(2.0%)。结论焦虑症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医师应当强化对精神和心理性疾病的认识,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时诊断该类疾病患者,应用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使患者心理症状得到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