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创伤病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创伤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通过细菌培养实验,共培养出146株细菌,各类菌株的数目从多到少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85株(58.22%),革兰阳性杆菌61株(41.78%);其中,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P<0.05),在革兰阳性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P<0.05)。在治疗结果方面,本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没有一例复发,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44.3±5.3)天,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2±1.2)个月。结论引发创伤病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术后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治愈术后切口感染

  • 标签: 四肢创伤 手术切口感染 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71-02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急诊处理与手术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共37例,门(急)诊根据外伤史及体征确诊26例,其中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接诊后行气囊止血带止血12例,肱动脉损伤压迫腋窝及上臂止血点2例,股动脉损伤压迫腹股沟处止血点4例。以无菌纱布块加压包扎止血3例。对闭合性损伤暂不行止血带止血。所有患者经手术探查均证实为大血管损伤。3例一期行截肢术,其余行血管修复手术。股动脉损伤或伴股静脉损伤5例均行股动静脉修复,腘动脉损伤或伴静脉损伤10例均行腘动脉修复,修复腘静脉4例,胫前后动静脉损伤仅修复动脉。肱动静脉损伤均行肱动脉修复,桡动静脉损伤8例均行桡动脉修复。结果:门诊确诊率70%。气囊止血带使用率在开放性损伤病例中达39%。动静脉损伤(受伤至通血)时间:〈6h15例,6~8h11例,9~12h4例,〉12h3例。未通血4例。术后72h内共5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行局部烤灯照射,热敷后2例消除,3例探查改行静脉移植修复后血供恢复。7例术后2~3周复查超声多普勒探测均提示血流正常。随访6~12个月,均未见肢体缺血表现,远端动脉搏动良好。6例遗留缺血性肌挛缩,4例截肢,截肢率11%。结论:血管损伤的救治原则是早期快速诊断,早期正确止血,早期修复血管,早期治疗并发症。

  • 标签: 血管损伤 早期诊断 急诊救治 血管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链长制”模式在复杂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复杂防治链”团队,由副院长担任链长,感染管理科负责人担任副链长,涉及临床、医务、感染性疾病、药剂、检验等科室共同参与。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杏林院感系统收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比较实施“链长制”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特定感染类型发病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感染漏报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手卫生执行情况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感染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感染漏报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链长制”复杂防治链在提升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面表现突出,该模式值得在各大医院推广实施。

  • 标签: 链长制 复杂感染防治链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创伤病人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研究结果的精准性,主要选择的是我院一年中收治的创伤病人共600例,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结果对于600例患者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除了其中25例患者由于切口感染程度相对较高,部分功能以及全部丧失之外,其他的患者都基本痊愈。结论在对创伤病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应该根据每一个病人手术切口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治疗方式,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这样就可以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四肢创伤 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关节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4年3月本院的100例关节端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关节端复杂性骨折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有效回访。结果:经回访统计,患者愈合率为97%(97/100)。结论:对于复杂关节端骨骨折,应用锁定内侧加压钢板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提高病人骨折部位愈合速度,改善功能,降低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锁定内侧加压钢板 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背景:目前常用的以泡沫或海绵合成材料为基础的封闭负压引流临床堵管率高、需反复更换该设备,不能有效引流,影响脱套伤治疗效果。目的:观察基于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脱套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脱套伤患者30例,在行原位回植结合吻合动静脉或反取皮植皮等修复性外科手术后,采用自愿方式分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合成敷料、常规传统换药3组治疗。结果与结论:与常规传统换药组比较,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合成敷料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能明显改善创面循环,降低回植皮肤坏死率,减轻术后患者局部功能障碍程度(P〈0.05),且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较合成敷料组临床疗效更优(P〈0.05)。说明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能有效引流,减轻创面静脉负荷,改善脱套伤术后症状。

  • 标签: 生物材料 合成敷料 创面敷料 封闭负压引流 脱套伤
  • 简介: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closure,VAC)技术在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3例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植皮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3例患者中,60例在封闭负压引流5~7d后见创面长出新鲜肉芽且无明显感染,予以植皮,并再次给予负压吸引,术后7~10d全部成活;10例由于感染重,肉芽生长差,予再次清创后继续负压封闭式引流5~7d,见创面长出丰富的新鲜肉芽且无明显感染,给予植皮,术后7~10d全部成活;3例植皮成活约95%,予再次植皮后完全成活。所有患者创面最终均完全修复,平均治愈时间17(12~24)d。结论应用VAC技术植皮处理皮肤缺损合并感染创面,能更好地促进创面引流,控制感染进展,促进植皮与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移植皮片存活。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软组织损伤 皮肤缺损 创面感染
  • 简介:骨肿瘤与长骨感染性炎症即普遍的两大病症,前者产生在血管、骨骼与骨骼周边神经等组织之中,具备较大的患病率,通常治愈率与预后较优,恶性病情进展迅速,具备较大的死亡率;后者与前者临床症状类似,要予以高效的治疗对策,不然,极易产生骨质受损、死骨等,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文章调研了长骨感染性炎症与骨肿瘤相关的影像学鉴定与诊断,并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影像学鉴别诊断 感染性炎症 四肢长骨 骨肿瘤 病情进展 患病率
  • 简介:摘要夹板绷扎方法是骨科治疗的常用方法,同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经久不衰,在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技术应用的关键是夹板的适度和绷扎的技巧。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就骨科夹板的使用技巧和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10月实施骨科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折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实验组患者实施骨折手法复位和后夹板固定。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仅为73%。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夹板固定患者,并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骨科 夹板 四肢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并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3年1月内我院骨外科接收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抽取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开展专项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开展护理前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8例患者中有98例(90.74%)患者基本痊愈,8例(7.41%)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2例(1.85%)患者骨折部位愈合后畸形,上述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前相比,病情明显恢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率,降低术后肢体功能障碍与畸形发生的概率,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 标签: 四肢 开放性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  我院自1997~2004年共收治26例闭合骨折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主干血管 四肢闭合 损伤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严重的创伤,尤其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关节脱位者,常合并有大血管神经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漏诊则常导致肢体坏死并截肢,或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厌氧菌感染等而危及生命。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借助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或介入血管造影术等,能及时发现大血管损伤情况,并及时正确的治疗,使截肢率减少。本文对近20年来我院接诊的7例大血管损伤漏诊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四肢大血管损伤 漏诊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急性肾功能衰竭 厌氧菌感染 血管造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盆和创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骨盆和创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盆和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有较好的效果,可减轻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骨盆创伤 四肢创伤 急诊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有效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在标准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和满意度来评估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13%,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的愈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积极的急救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是护理人员应当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领域。

  • 标签: 四肢开放性骨折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