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品管圈”活动对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的影响。方法 以 20 名肝病科护理人员为样本,选择2021年3月-2022年8月的70份护理资料,此时间段内行普通护理管理,还需选择2022年9月-2023年8 月的 70 份护理资料,此时间段内实施“品管圈”活动,分别纳入普通组、活动组,评估管理质量,统计针刺伤发生率,调查管理满意度。结果 经四个维度评估肝病科穿刺管理质量,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高于普通组,P<0.05。统计各组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低于普通组,分别是1.43%、11.43%,P<0.05。针对各组针刺伤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高于普通组,分别是97.14%、85.71%,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推广,能提高肝病科护士工作质量,减少针刺伤事件,维持较高肝病科穿刺管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采用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统计量表,回顾性分析、统计本院300名护理人员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针刺伤发生事件,对其具体环节与发生率进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其原因,并于2022年3月至今,采用品管圈活动,分析统计此时段内本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概率,同时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防护能力。结果:经统计,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针对本院的300名护理人员进行统计,发现针刺伤发生人数有80例,占比达到,26.67%;于2022年3月至今采用品管圈活动,针对本院的300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进行分析、统计,发生人数为25例,占比达到8.33%,品管圈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采用相关量表针对护理人员的针刺伤防护意识、防护能力进行评分,发现品管圈管理后以上指标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为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特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防护能力,有助于减少针刺伤发生率,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评估齿槽外科中针刺伤的风险,并探索有效的防护措施。鉴于这类伤害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本研究致力于为医疗从业者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医疗相关的意外伤害。方法: 采用综合分析法,评估了针刺伤发生的频率和原因。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现场观察以及医护人员的反馈,详细了解了齿槽外科中的针刺伤发生机制。接着,对当前采用的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价,以及探讨了可能的改进措施。此外,还进行了模拟实验,以测试新提出的防护策略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发现,虽然目前的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针刺伤的风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存在不足。提出的新防护策略,如改进的手术流程、更安全的工具设计和增强的团队协作,显著提高了防护效果。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新措施能够显著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结论: 综合分析表明,通过改进手术操作流程、使用更为安全的手术工具以及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可以有效降低齿槽外科中的针刺伤风险。建议医疗机构考虑采纳这些策略,并进行定期的复审和优化,以保持手术室的安全性。未来的工作应关注如何将这些策略有效地整合进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并持续监测其效果,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最大安全。此外,鼓励进一步研究以优化这些策略,并在更广泛的医疗领域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PDCA管理模式对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3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实施PDCA管理模式作为界定点,调查2021年1月至12月实施前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并分析主要的风险因素。随后,在2022年1月至12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和处理锐器流程的问卷评分以及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及处理锐器流程的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这一结果强调了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护理人员安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PDCA管理模式,以提升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防范护理人员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调查区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选择在我院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观察目标,从中抽选出80名按照临床管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防范教育,观察组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价对比两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护士知信行评分、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其各方面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的各知信行评分和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意义,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其各项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总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统计结果P<0.05。结论:医院为了防范和降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概率,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显著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工作风险,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的应用。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急诊科工作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2023年6月视为干预前,2023年7月-2023年12月视为干预后。干预前实施常规针刺伤管理,干预后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干预前针刺伤共发生4例,占比26.67%,干预后针刺伤共发生0例,占比0.00%,干预后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管理模式降低了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方法 本研究在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供应室护理人员中选取 4名作为对照组(未实施管理措施),另抽选 2020年 2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4名作为观察组(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以及职业危害了解情况、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职业危害了解情况和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供应室护理人员有效预防常见的危害因素可确保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8 月到 2017 年 8 月期间在职的 62 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本调查问卷中, 62 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共发生职业危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