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品管圈”活动对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风险的影响。方法 以 20 名肝病科护理人员为样本,选择2021年3月-2022年8月的70份护理资料,此时间段内行普通护理管理,还需选择2022年9月-2023年8 月的 70 份护理资料,此时间段内实施“品管圈”活动,分别纳入普通组、活动组,评估管理质量,统计针刺发生率,调查管理满意度。结果 经四个维度评估肝病科穿刺管理质量,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高于普通组,P<0.05。统计各组针刺发生情况,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低于普通组,分别是1.43%、11.43%,P<0.05。针对各组针刺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与正态分布符合,活动组高于普通组,分别是97.14%、85.71%,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推广,能提高肝病科护士工作质量,减少针刺事件,维持较高肝病科穿刺管理质量。

  • 标签: 针刺伤 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 管理质量 肝病科
  • 简介:摘要:主要从护理人员职业伤害种类、职业伤害方式与职业防护措施三个方面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进行浅析。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职业侵害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护士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最大。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与病人和传染性污物接触,可以从病人获得感染,也可以把所得的感染或携带的病原体传给病人,并能在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传播,甚至扩散到社会上去,因此,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水平和防护现状,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有效控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采用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统计量表,回顾性分析、统计本院300名护理人员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针刺发生事件,对其具体环节与发生率进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其原因,并于2022年3月至今,采用品管圈活动,分析统计此时段内本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概率,同时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针刺防护意识、防护能力。结果:经统计,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针对本院的300名护理人员进行统计,发现针刺发生人数有80例,占比达到,26.67%;于2022年3月至今采用品管圈活动,针对本院的300名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进行分析、统计,发生人数为25例,占比达到8.33%,品管圈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采用相关量表针对护理人员针刺防护意识、防护能力进行评分,发现品管圈管理后以上指标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为降低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特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针刺防护意识、防护能力,有助于减少针刺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降低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 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活动对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4月中的10名体检中心接受培训后上岗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人;对照组接收常规的护理培训,研究组接受品管圈护理培训。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出现被针刺的概率。结果:两组护理人员接受不同的护理培训后,研究组的出现被针刺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所有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质管理圈活动 体检中心护理人员 针刺伤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评估齿槽外科中针刺的风险,并探索有效的防护措施。鉴于这类伤害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本研究致力于为医疗从业者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医疗相关的意外伤害。方法: 采用综合分析法,评估了针刺发生的频率和原因。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现场观察以及医护人员的反馈,详细了解了齿槽外科中的针刺发生机制。接着,对当前采用的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价,以及探讨了可能的改进措施。此外,还进行了模拟实验,以测试新提出的防护策略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发现,虽然目前的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针刺的风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存在不足。提出的新防护策略,如改进的手术流程、更安全的工具设计和增强的团队协作,显著提高了防护效果。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新措施能够显著减少针刺的发生率。结论: 综合分析表明,通过改进手术操作流程、使用更为安全的手术工具以及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可以有效降低齿槽外科中的针刺风险。建议医疗机构考虑采纳这些策略,并进行定期的复审和优化,以保持手术室的安全性。未来的工作应关注如何将这些策略有效地整合进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并持续监测其效果,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最大安全。此外,鼓励进一步研究以优化这些策略,并在更广泛的医疗领域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齿槽外科 针刺伤 预防 防护措施 职业安全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护理的应对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从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等几个方面建立一套适用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管理方案,使护理人员防护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改进,自身素质明显提高,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 标签: 护理 职业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PDCA管理模式对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3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实施PDCA管理模式作为界定点,调查2021年1月至12月实施前的针刺发生情况,并分析主要的风险因素。随后,在2022年1月至12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和处理锐器流程的问卷评分以及针刺发生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及处理锐器流程的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针刺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这一结果强调了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护理人员安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PDCA管理模式,以提升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PDCA 急诊 护理人员 针刺伤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防范护理人员针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调查区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选择在我院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观察目标,从中抽选出80名按照临床管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防范教育,观察组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价对比两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护士知信行评分、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其各方面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的各知信行评分和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意义,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其各项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总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统计结果P<0.05。结论:医院为了防范和降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的概率,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显著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工作风险,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护理人员 针刺伤 防范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关于国内护理人员防护的相关研究和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了解临床护士针刺的现状及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提出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通过研究以达到提高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认识,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以此达到增强职业依从性,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目的,为今后关于护士职业防护研究及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临床护士 针刺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针刺主要为相关医疗利器所造成的意外伤害,如注射针头、缝合针等,进而出现皮肤深层破损以及出血。该情况在护士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特别是在低年资护士以及管理混乱的病房中,其发生率会进一步上升。因此,需要对护士针刺发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并且掌握护士针刺所带来的危害,同时提出相关职业防护措施。本文对护士针刺及职业防护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职业防护 进展
  • 简介: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长期以来,人们多关注医疗服务过程中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职业性传播疾病关注较少。有关资料表明医院职业暴露损伤中护士损伤率居首位,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SARS疫情中全球共感染8798例SARS患者,其中医务人员感染21.08%,我国5317例感染,其中医务人员968例,约占19%。此次事件在把医护人员可贵的职业精神向公众充分展示的同时,更把隐藏其背后的职业暴露问题摆在了护理管理者面前,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职业防护
  • 简介:【 摘要】 为增强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职业防范意识,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阐述了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对护理人员预防职业伤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当中一个重要的单位,主要负责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包装、供应。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至关重要,如果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在后续使用中可能会造成全院性的感染,进而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常面临各种职业暴露,对其自身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因此,应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加以明确,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主要原因包括实习生技术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压力大,工作环境的拥挤和混乱,以及管理监督不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实习生技术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管理和培训、增强安全意识等措施。通过增加实践训练和技术评估,优化工作空间和设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演练,以及培养实习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可以降低针刺的发生率,保障护理实习生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 标签: 护理实习 针刺伤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发生率的应用。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急诊科工作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2023年6月视为干预前,2023年7月-2023年12月视为干预后。干预前实施常规针刺管理,干预后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针刺发生率。结果:干预前针刺共发生4例,占比26.67%,干预后针刺共发生0例,占比0.00%,干预后针刺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管理模式降低了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的发生。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急诊科 护理人员 针刺伤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方法 本研究在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供应室护理人员中选取 4名作为对照组(未实施管理措施),另抽选 2020年 2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4名作为观察组(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以及职业危害了解情况、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职业危害了解情况和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供应室护理人员有效预防常见的危害因素可确保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8 月到 2017 年 8 月期间在职的 62 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本调查问卷中, 62 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共发生职业危害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11月期间内手术室现有护理人员12名,通过对常规组进行常规指导和干预组进行详细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指导,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将两组对象干预后对职业危害与防护的认知与行为评分、两组护理人员在进行干预措施后满意度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详细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的指导,可提升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