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DR)结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纳取6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R检查与MRI检查,观察患者的肩峰形态,并对患者在不同检查方案中的影像学表现展开分析。结果:DR结合MRI诊断准确率高于DR、MRI单独应用的诊断准确率。结论:DR与MRI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诊断中能够起到互补作用,二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临床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肩腰腿痛保守治疗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分析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的12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纳入研究,查随机表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别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更高,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保守治疗时开展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率,缓解疼痛,值得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对颈肩腰腿疼痛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入我院治疗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128例,使用电脑随机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针灸疗法,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中药热敷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颈肩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8.4%,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效果显著,较单独针灸疗法治疗全面,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空心钉张力带以及克氏针张力带对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克氏针张力带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选择空心钉张力带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操作过程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操作过程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明显减少(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选择空心钉张力带进行治疗,于减少操作过程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好转。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治疗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选的方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物理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5.7%好于对照组的62.9%(P<0.05);相比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状态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提升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急性肩袖损伤患者在物理疗法的基础上配合以运动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其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其前屈力量与主动前屈活动度,临床可予以更深入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关节被动范围、上肢运动能力、腕手关节运动能力。结果经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上肢运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等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肩手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患者肩手关节肿胀、酸疼的情况,康复效果更为明显,使患者康复时间大大缩短,该方法值得被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康复方法在社区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发病的时间自然顺序,取奇数顺序60个病例为观察组,年龄(61.5±4.2)岁,同时取偶数顺序60个病例为对照组,年龄(60.9±3.7)岁,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方法和常规康复相结合,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1个月后,对比肩关节疼痛积分和FMA运动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积分差值均数分别为(2.1±0.4)和(0.7±0.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运动积分差值均数分别为(7.9±1.1)和(3.2±0.4)(P<0.05)。结论中医康复方法在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社区康复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150)和对照组(n=150),两组患者均行西医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加行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温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关节疼痛(VAS)评分以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SHS评估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与SHS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温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VAS评分与SHS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8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克氏针张力带进行治疗。术后进行1个月~1年的随访,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有2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与克氏张力带相比,锁骨钩钢板对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远端骨折进行的治疗与生物力学的要求更加符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比较少,患者的复位比较满意,能够有效的减少发生再复位的情况,是一种对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是应该注意保证锁骨钩钢板固定经验的正确以及术后功能性康复锻炼的规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运动手法及中药熏洗联合针灸理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14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70例参照组(实施针灸理疗治疗)与70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CASCS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4%,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28%,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CASCS评分为(91.9±4.9)分,参照组组患者CASCS评分为(69.9±4.0)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运动手法及中药熏洗联合针灸理疗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使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疗效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观察组治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观察组患者病情痊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平衡针联合经络辨证选穴的治疗方法能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缓解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运用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4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部综合训练,观察组接受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部综合训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数与对照组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0.5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19,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肩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