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影响因素与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肥胖症儿童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肥胖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①发病因素200例肥胖症患儿中,饮食方面因素占82.0%(164/200),社会及家庭因素占53.0%(106/200),母乳喂养因素60.0%(120/200),家族遗传因素75.0%(150/200),运动量减少占65.0%(130/200);②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结论儿童肥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在明确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临床上,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出血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妊娠严重并发症,很容易对母儿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对38例前置胎盘孕妇进行调查,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前置胎盘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流产史、引产史、多产史、前次剖宫产史、高龄、辅助生育技术史、吸烟及盆腔炎史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引起了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探讨前置胎盘孕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的效果。本文将对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与治疗进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性,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研究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提高乳腺肿块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7例乳腺肿块的超声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病灶后方回声、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等情况。结果87例乳腺肿块中,超声诊断良性肿块69例,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1.3%,其余18例为恶性肿块,17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4.4%。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对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等超声检查,可提高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正确性。
简介:美国病理学会(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CAP)是由CAP主席指定并符合要求的病理学家组成。其任务是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病理学和医学实验室的水平,来保证和维护病人、公众和病理学家的利益。cAP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病理学家组成的联合会,被公认为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领导者。1947年CAp由一些致力于改进病理学和实验医学的病理学家组建。从那时候起,CAP就成为由病理学家委员会、理事会和委员运作的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实验室组织之一。CAP致力于,临床实验室步骤的标准化和改进,所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个其他组织。现为学会会员的1.6万多名病理学家,代表了不同的实验室背景和学科专家意见。学会的实验室认可计划(LaboratoryAccreditionProgram,LAP)授予认可的实验室达至6千多家,是国外认可实验室的主要组织。CAP组织从事各种项目,主要包括能力验证试验(ProficiencyTesting,PT),质量监控(QProbes,Q—Tracks)和实验室认可(LaboratoryAeereditiation)。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的综合教学医院,实验医学科经过3年努力,于2006年、2008年和2010年等连续3年通过了CAP的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7年2月12日,并对其进行随访,在镜下观察免疫表型特点和病变组织学形态。结果根据表1研究结果显示,其中20例乳腺淋巴瘤均为女性,其中原发组患者有10例,继发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双侧乳腺、单侧乳腺、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期、死亡等方面相比较,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乳腺的继发性淋巴瘤和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和乳腺癌较为相似,在进行冷冻切片时,应观察肿瘤的细胞形态和浸润模式,和浸润癌进行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后发现一共有62例患者患上了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患者患上了滤泡癌,还有10例患者为髓样癌的患者,并且经过螺旋CT的方式进行检测后的检出率99.02相比于经过病理诊断进行检测的检出率100%,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螺旋CT和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均采用核芯针进行穿刺活检,在患者结束化疗后,对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疗效评价,分别应用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应用MP分级系统对患者进行病理评价,记录两种评价方式的结果。结果采用临床体检结果评价结果为治愈患者26例,缓解患者41例,稳定患者19例,病情进展患者14例。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1级患者5例,2级患者16例,3级患者48例,4级患者15例,5级患者16例,其差异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结果的病理评价和临床评价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相关性,其差异具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伴有大片粘液湖形成的粘液腺癌和导管内癌可能是导致临床评价较实际状况更低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效果的原因。所以在对乳腺癌新辅助患者化疗后进行评价时,应当采用病理学评价方案,才能对患者的治疗状况有详细的了解,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髓内钉是重要的骨科器械,本文拟通过回顾文献,来调研髓内钉在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方法适合采用髓内钉的病理性骨折主要为播散性转移病变引起,股骨和肱骨发生率最高。手术的目的是髓内钉沿生物力线形成支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大多患者都耐受良好。为获得稳定性,髓内钉的远近端都需锁定在健康的骨质。为降低栓塞风险,应考虑对骨折部位的肿瘤切除。髓内钉选择尽量长的,肱骨考虑顺行置钉,股骨最好选择带股骨颈螺钉的髓内钉。多个病理性骨折或即将发生骨折的转移瘤,也是可选择的。结果髓内钉较接骨板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由于髓内钉可通过间接复位的额外优势,保护病变部位血运,明显降低内植物固定的失效率,应推荐尽量采用髓内钉固定。正确的内植物选择、手术技术和对患者生存期的高度评估可降低内固定物的失效率。结论目前已证明,与钢板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具有更低的固定失效率。成功的髓内钉固定后,患者疼痛缓解充分,功能改善明显。
简介:目的:分析6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6例肾集合管癌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9岁,平均51岁;肿瘤直径4.0-13.5cm。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以呈管状、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表现为片状生长,肿瘤细胞表现为靴钉样改变,其中特征性变化为间质纤维增生及多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集合管上皮的异型增生;免疫标记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19、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34βE12、CK7、Ksp-cadherin和P504S,而均缺乏CK20、CD10、TFE3、CEA、Villin及CD117表达。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患者预后差;其诊断时应与乳头状肾细胞癌、肾髓质癌等鉴别,而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6月间经我院收治的8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8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1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9.9±7.3)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由肿瘤所在的位置决定,本研究中肿瘤位于大脑共77例,位于小脑5例,位于脊髓3例;肿瘤细胞呈多形性,细胞密度高、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可见大片坏死或栅栏状坏死、出现明显的微血管增生;免疫组化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vimentin阳性,Ki-67增殖指数>10%,网状纤维染色阴性。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应据此进行相应的鉴别,从而提高的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切片送检,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占比(72.22%)明显高于其他器质病变者(P<0.05);单侧乳房发病率明显多于双侧乳房发病率(P<0.05);患者首发症状中乳房包块者占比(93.06%)明显高于乳头溢液者(4.17%)和腋下包块者(2.78%)(P<0.05);肿瘤直径<1.50cm者占比最高;腋窝淋巴结清扫者(70.83%),其中淋巴结转移站别最高。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属高发病理类型,分期T2者居多,PR、ER阳性率较高,患者病理特征分明,通过病例诊断可为临床诊疗乳腺癌病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性特征,随访五年之后的身故才能与预后情况。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当中属于三阴型乳腺癌病症的有40例,三阴型乳腺癌病症具备组织学级别,肿瘤复发的转移率与髓样癌相对要高于其余类型的乳腺癌病症,五年无病总生存率为75.0%(30/40)。对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状况、手术治疗的方法等。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级别相对较高,但是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而且肿瘤的复发几率加高,肿瘤病理学分期较高,预后效果不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青年结直肠癌病患120例,回顾性剖析所选病例的病历资料,并作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结果经综合分析后发现,青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低(8.0%),患病群体以男性为主,多见于30-40岁年龄段者,并以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主症,贫血发生率为45.83%,便潜血阳性率为56.67%,肿瘤部位多为乙状结肠直肠癌,最常见的分化程度为管状腺癌,其次是粘液腺癌。结论对于青年结直肠癌来说,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之时,还应联合应用直肠指检、血红蛋白、腹部查体、肠镜检查与肿瘤标志物化验多种检查方法,以及早发现并治疗青年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