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概述近年来内毒素的相关研究,就内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循环障碍,出凝血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过程作此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腰椎间盘偏侧型突出致单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诊的200例由于腰椎间盘偏侧型突出致单侧腰腿痛患者,按一定比例分为2组,给予骶管注射治疗的为对照组,实施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为90.0%,观察组为97.0%;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放射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对照组高达12.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偏侧型突出致单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金散结排毒方治疗肺癌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以下分组对照组43例,口服金花转移因子胶囊;观察组43例,采用固金散结排毒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11例、有效者20例、无效1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2.1%;对照组显效仅有1例、有效9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23.2%(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固金散结排毒方治疗,能够一定程度的让肿瘤萎缩,尽可能延长患者寿命,是一种能够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具备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选择甲钴胺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1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所有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选择抽签的形式展开临床分组;对照组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甲钴胺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耳聋耳鸣疗效。结果在耳聋疗效方面,观察组(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76.79%)(P<0.05);在耳鸣疗效方面,观察组(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P<0.05);在消极情绪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确诊后,临床选择甲钴胺联合银杏叶注射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确保耳聋耳鸣症状获得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不良反应特点。方法选取我院50例经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不良反应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发应的多为女性,且年龄在60岁以上;而呼吸系统疾病为不良反应发生者主要原发病;患者用药后最快2min内即可发生不良反应,最慢为用药后3d,而30min内发生者为多数。5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共有35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水肿、疼痛、皮肤瘙痒、过敏性休克、皮疹、荨麻疹等,涉及9个器官与系统。结论采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静脉滴注后患者发生不良发应的特点为多为女性,且年龄60岁以上,而呼吸系统疾病为患者主要原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时间为用药30min以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时间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仅滴注时间不同。甲组每日一次,每次60min,乙组每次120min,丙组每次180min。连续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丙组患儿症状缓解更快,其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与甲组和乙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乙组为6.67%,丙组为13.33%,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上,阿奇霉素静滴速度过快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速度过慢,临床症状缓解较慢,效果不明显。故认为滴注时间为2小时为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3例(82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胬肉侵入角膜内程度分为≤3.0mm组、3.1~4.5mm组和>4.5mm组,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比观察各组的屈光状态以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结果3组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和平均散光度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内程度与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和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呈负相关(r=-0.732和r=-0.673,P<0.05),与术前平均散光度则成正相关(r=0.845,P<0.05)。术后各组平均裸眼视力、平均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平均散光度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越多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角膜散光情况,提高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选择甲钴胺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1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所有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选择抽签的形式展开临床分组;对照组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甲钴胺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耳聋耳鸣疗效。结果在耳聋疗效方面,观察组(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76.79%)(P<0.05);在耳鸣疗效方面,观察组(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P<0.05);在消极情绪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确诊后,临床选择甲钴胺联合银杏叶注射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确保耳聋耳鸣症状获得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胃溃疡中,采用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静脉滴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11-2017.10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86例,开展本次研究。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疗效、幽门杆菌根除情况及复发情况与不良反应中的差异。结果在两组临床对比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93.02%。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在两组幽门杆菌根除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根除率为83.7%,对照组为62.7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中,观察组为6.89%,对照组为27.91%。观察组复发率更低,P<0.05.在不良反应率比较中,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5.5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在临床治疗胃溃疡中,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采用泮托拉唑钠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简介: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是因母婴红细胞血型不合,母体的免疫系统被胎儿红细胞致敏而产生IgG类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发同种免疫性溶血,其发病概率与孕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相关[1-3]。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来比较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3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乙组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丙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持续治疗六个月,比较三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常规血液透析的总有效率达到50%;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清除率达到66.67%;血液透析滤过的清除率达到了70%。结论三种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就综合结果来看,血液透析滤过法对患者血液内尿毒症毒素的消除率更高,消除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患者的疼痛、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102例102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时立即佩戴软性角膜绷带镜,对照组不使用角膜绷带镜,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1d、3d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当天、1d、3d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避免术后患者产生不适症状,增加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方法选取四种临床中常见的含有不同毒性成分的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各中药100g,各均分成50g,一组经炮制减毒处理后设为观察组,一组不进行减毒处理设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一质普联用仪(LC-MS)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中四种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情况,分析并总结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解毒原理。结果观察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34±0.03)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3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26±0.02)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21±0.03)g;对照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71±0.02)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6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73±0.03)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55±0.02)g。观察组中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的毒性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应依据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针对性的给予减毒处理以减少或降低其内的毒性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