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家庭护理干预在居家帕金森病患者中降低药物漏服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居家帕金森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如进行健康教育、设置服药时间提醒、使用服药卡和获得家属的支持等。结果:干预后,准时服药的患者比例从34.4%增加到78.1%。帕金森病并发症的出现率如动作迟缓和肌肉僵硬等也得到显著改善。此外,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和态度也有明显提高。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服用依从性,降低其药物漏服的风险,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性激励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常规管理措施下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n=20)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正性激励管理下静脉配置中心人员(n=20)作为观察组,随即选择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组间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小组配置准备时间、药品配置时间以及清场工作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将正性激励应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积极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预约服务改善门诊换药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5月~ 8月我院换药中心就诊的患者 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就诊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服务。观察组予采用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换药等候时间和就诊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的挂号时间、就诊时间、缴费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换药等候时间为 (25.56±2. 99)min,短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4. 04%,高于对照组( 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了门诊换药中心服务的等候时间,提升了患者对换药服务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药物指导卡对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1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服药物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药物指导卡,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漏服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漏服率1.29%,较对照组的6.45%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90%(P<0.05)。结论:口服药物指导卡能够提醒住院患者准确服药方法,有效降低口服药漏服率,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药物指导卡对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每组各1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服药物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药物指导卡,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漏服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漏服率1.29%,较对照组的6.45%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90%(P<0.05)。结论:口服药物指导卡能够提醒住院患者准确服药方法,有效降低口服药漏服率,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部(Nursing Department)管理工作中强调戴明环理念(Plan-Do-Check-Act,PDCA)的正性意义。方法:以我院护理部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划分至A组(10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与B组(10名,于前者基础上引入PDCA理念),并对比相应数据指标,评价不同管理方案综合意义。结果:经对比,B组护理人员于风险识别、常规管理、职业素养方面的考核成绩均较A组护理人员优异(P<0.05)。结论:于医院整体医疗活动中,离不开护理部精心、严谨的护理管理制度,而将PDCA理念融入该部门,则利于进一步提升部门护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药顿服法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为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睡前服药法,遵医嘱21:00-22:30睡前将每天的抗结核药量一次性服完,对照组采取早餐服药法,遵医嘱7:00~8:30空腹将每天的抗结核药量一次性服完。疗程均为2个月,2个月后比较两组服用抗结核药后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采用睡前服用抗结核药能减少抗痨药物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 宫颈癌 患者 进行 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 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 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 治疗的 宫颈癌 患者 52 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始于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 。按照 抽签法 将 参选 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 26 例,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 , 实验组应用 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和 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在护理满意率方面,对照组相较于实验组更低, 数据对比有差异 ( P < 0.05 );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对比结果显示( P < 0.05 )。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 提高 生活质量 、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行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医院2020年10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的择期手术患者,共186例,将其按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9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术前、术后的焦虑情绪(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率、血压的波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术前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实验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行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利于稳定患者的生理指标水平及焦虑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术前访视模式于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方面的正性意义。方法:以我院实施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划分至A组(50例,采取传统术前访视模式)及B组(50例,拟定个体化术前访视计划),并对比相关数据指标,分析护理有效性。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术前焦虑(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抑郁(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有更明显改善,而护理总满意率亦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拟定个体化术前访视计划有利于缓解手术这类外界应激源所致患者存在的焦虑紧张情绪,更是提高其对医院整体护理服务的满意、信任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后装治疗期间,不同阴道冲洗频率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优化治疗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宫颈癌后装治疗的20例患者,根据患者接受阴道冲洗的频率,将其分为每周五次和每周三次,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每周五次阴道灌洗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每周三次;在并发症方面,每周三次阴道灌洗治疗出现感染、炎症、阴道萎缩及阴道粘连的比例高于每周五次阴道灌洗的治疗。结论:增加宫颈癌后装治疗期间的阴道冲洗频率至每周五次,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及发生率,从而减少痛苦及疼痛的感受,提高治疗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