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fimaryaldosteronism,PA)患者术后血压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中心收治的PA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及临床随访6个月~3年,将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初步筛选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恢复的独立因素。结果93例PA术后患者中,根据影像及病理结果示:醛固酮腺瘤59例(63.44%),单侧肾上腺增生27例(29.03%),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例(7.52%);术后血压恢复正常43例(46.24%),血压部分缓解47例(50.54%),血压无缓解3例(3.2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3个显著影响因素:高血压病史、术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情况、术前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to-reninratio,ARR)。结论对于需手术的PA患者可根据其高血压病史、药物疗效及血浆ARR预判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并加强术后随访及生活干预,提高综合治疗。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压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明确住院共病老年人衰弱状态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60岁住院共病患者440例。根据衰弱状态将患者分为衰弱组150例及非衰弱组29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共病、衰弱状态及老年综合征情况。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Mantel-Haenszelχ^2检验分析衰弱分布趋势。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向后逐步法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440例患者总体存在5(4,7)种慢性疾病,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为(5.59±1.82)分。入选患者衰弱患病率为34.1%(150/440),衰弱前期占60.0%(264/440)。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和CCI评分升高,衰弱患病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五要素中,体质量下降发生率随年龄和CCI评分增加而增加,握力下降和疲乏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衰弱患者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增大,学历较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高跌倒风险、功能依赖的比例显著升高,但多重用药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OR=2.178,95%CI1.252~3.790)和功能依赖(OR=1.942,95%CI1.029~3.668)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共病老人中普遍存在衰弱,且衰弱的患病率与年龄和共病严重程度呈趋势性增加,抑郁和功能依赖与衰弱状态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病人 共病 衰弱
  • 简介: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各医院已相当普及。它相对于显微镜计数法要方便、快捷、客观、重复性好,但实验室和临床必须注意排除有干扰的标本,确保血小板计数的真实可靠和临床诊断的准确及时。作者对我科近期遇到的2例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而干扰临床对ITP和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做如下分析报道。

  • 标签: 红细胞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正>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控制血压、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0.6~0.8g,静脉滴注,连用1周预防消化道出血。结果: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照组

  • 标签: 肺部感染 脑出血急性期 常规脱水 消化道出血 静脉滴注
  • 简介:体外循环下低温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的四个脑电参数:脑电双频谱指数(BIS)、95%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的表现为AEPIndex、MF、SEF的数值集中分布;而BIS的数值则为广泛分布,其某些数值和麻醉诱导前的数值相同重叠.AEPIndex的变化和鼻咽温的变化呈线性相关,为体外循环低温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的最稳定和可靠的指标.

  • 标签: 体外循环 低温 脑电参数
  • 简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其中一部分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由于对氯吡格雷反应性差而未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氯吡格雷抵抗"现象.近年通过对不同他汀类药物种类、药物剂量、联用时其他因素的干扰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直接独立影响个体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反应证据不足,但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氯吡格雷抵抗机制及明确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提供依据,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用药方案,以避免恶性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

  • 标签: 他汀类 氯吡格雷抵抗 药物相互作用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以Survivin为靶基因的胰腺癌基因治疗的可能性,为胰腺癌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siRNA)和pGCSi载体中的小发夹RNA(shRNA)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Tu8988的Survivin基因表达,通过观察胰腺癌细胞株Survivin基因表达的下调以及细胞形态、细胞凋亡、细胞活力、凋亡信号途径等的改变评价Survivin作为靶基因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序列的siRNA和shRNA抑制胰腺癌细胞Survivin的表达后,Surviv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碘化吡啶(PI)染色法观察发现RNA干扰(RNAi)后细胞出现核皱缩、细胞凋亡率〉20%;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RNAi后在G0/G1期前出现了亚二倍体峰(P〈0.05);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RNAi后Caspase-3被激活(P〈0.05)。结论通过抑制胰腺癌细胞PaTu8988的Survivin表达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启动凋亡程序,加速肿瘤细胞凋亡,由此可望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胰腺肿瘤 RNA干扰 细胞凋亡 SURVIVIN
  • 简介:目的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术后立即入住ICU)和对照组(术后2d入住ICU),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良好率、中重残率、植物状态率、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残、重残、植物状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及早送入ICU病房,可明显提升术后恢复良好的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ICU GCS评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利用已经构建好的腺相关病毒-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重组体(rAAV-HTK),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观察HUVEC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凋亡蛋白酶(caspase-3)、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B1受体(ETR-B1)以及缓激肽B1受体、缓激肽B2受体的mRNA表达量变化情况,探讨利用rAAV-HTK治疗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方法将已经构建好的rAAV-HTK重组质粒感染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感染rAAV-HTK前后HUVEC中eNOS、caspase-3、ET-1、VEGF、ETR-B1以及缓激肽B1受体、缓激肽B2受体的mRNA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转染有rAAV-HTK的HUVEC细胞内其细胞内eNOS的mRNA合成量增加,caspase-3的mRNA表达量降低,VEGF、ET-1、ETR-B1、缓激肽B1受体、缓激肽B2受体的mRNA表达量没有变化.结论rAAV-HTK重组体感染HUVEC细胞能够使HUVEC细胞内eNOS的mRNA表达量增高,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减低,提示HTK能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转HTK能够应用于高血压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 标签: 激肽释放酶 内皮功能异常 RT-PER HTK基因
  • 简介: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胰岛素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重视,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及胰岛素的认识不足,常常会出现不能配合使用胰岛素,出院后不能坚持使用胰岛素,有的患者出院后甚至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改服江湖游医的中草药,使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而过早出现了并发症,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体育运动对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选取抑郁得分在轻度和中度水平的大学生共113名,分为集体运动组、单独运动组和无运动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每2个月用抑郁自评量表追踪被试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2个运动组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运动显著改善了被试的躯体化和抑郁因子2类症状(均P〈0.000);集体运动组的效应量和效应速度均优于单独运动组(P〈0.001)。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轻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改善躯体化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因子等症状。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状 运动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门诊结核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家庭访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10月在门诊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家庭访视。1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率及各项指标达标率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率及各项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 随访 遵医行为
  • 简介: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目前仍是冠心病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法,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率。由于获取方便、长度足够、管径大等优势,大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GSV)仍是目前全球各大中心最常用的桥血管移植物。大隐静脉的远期通畅率偏低一直是妨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术中获取的牵拉损伤、静脉保存液的选择、手术方法等都会影响其近期和远期的通畅率。研究进展近5年,许多临床研究结果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GSV的近期或远期通畅率,给临床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及线索。内容本文将综述影响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近期及远期通畅率的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通畅率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病人的防病治病意识,使其在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但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很多,护士的教育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将具体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教育 关键因素 对策
  • 简介: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的DNA串联重复序列,在染色体稳定性和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又有细胞的"生命钟"之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端粒的长度在心血管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端粒长度 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
  • 简介: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基因和非基因途径影响心肌收缩力、舒张功能、心率、血管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逐渐得到关注。心衰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这种异常状态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保护反应,但低甲状腺功能状态仍具有潜在的负性作用,其可引起心功能逐步恶化、心肌重塑、是一个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结合最新及早期研究证据,我们的研究总结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关注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并给与适当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力衰竭 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群慢性病伴发的抑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西安地区部分年龄大于60岁的慢性病住院患者和病情稳定的社区老年人群,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已确诊的各种慢性病及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75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为40例,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28%。女性、文盲、重体力劳动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者、脑力劳动者(P〈0.05),而不同年龄组之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与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慢性胃肠疾病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胃肠疾病者(P〈0.05),其余各类疾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安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主要与慢性胃肠疾病相关,提示应该加强该类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关怀,以预防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疾病 抑郁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发病72h内就诊的70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液体复苏达标参数:心率〈120次/min;尿量≥1ml·h^-1·kg^-1;血细胞比容≤35%;平均动脉压65~85mmHg(1mmHg=0.133kPa)。回顾分析液体复苏达标时间(〈48h、48—72h、〉72h)和达标项目数(0~1、2、3、4项)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70例患者中41例(58.6%)发生并发症,20例(28.6%)中转手术,10例(14.3%)病死。中位住院天数为23.5d,中位治疗费用为7.19(0.57~56.74)万元。〈48h、48~72h、〉72h液体复苏达标患者的中转手术率(20.0%、33.3%、75.0%)、急性肾损伤发生率(20.0%、25.0%、75.0%)和并发症发生率(50.0%、83.3%、100%)在3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8h内液体复苏后0~1、2、3、4项达标者的中转手术率(50.0%、26.3%、13.0%、25.0%)、急性肾损伤发生率(45.0%、31.6%、17.4%、0)、ARDS发生率(35.0%、31.6%、13.0%、0)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SAP发病48h内,合理的液体复苏策略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回顾性研究 液体复苏
  • 简介:<正>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现代颅脑损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损伤程度更严重,受伤机制更复杂,救治困难更大,致残严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受伤瞬间的脑损伤多因暴力震荡、挤压、机械撕裂、负压抽吸所致,损伤程度难以控制。而伤后数小时所发生的继发性脑缺血是促使脑组织进一步弥漫性损害的主要原因,可用人为方式干预减少其损害。有学者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死亡病人的90%,有明显的脑缺血性改变,也就是说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缺血才是导致脑组织进一步损害的主要原因,而内皮素(Endothelin,ET)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是脑损伤早期致脑组织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皮素是Yanagis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

  • 标签: 继发性脑损害 颅脑损伤 内皮素基因 主动脉内皮细胞 弥漫性 受伤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旁路术肥胖患者术前及术后脂质代谢情况。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中心接受胃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BMI>28kg/m^2)25例,手术时保留30ml小胃囊,旷置100cm胆胰支及100~200cm食物支。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随访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肥胖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随访超过一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TC,TG,LDL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DL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仅HDL与BMI相关(P<0.05),术后TG、LDL、HDL改变均与多余体重减少率(PEWL)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胃下旁路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在减重同时会给肥胖患者的脂质代谢带来改善,降低血浆TC、TG及LDL,增加HDL水平。

  • 标签: 肥胖症 脂质代谢 减重外科 胃旁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