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塞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西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为一大类其英文词尾均为statin(他汀)的药物被统称为他汀类药物。他们能够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代谢中关键性限速酶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作用,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临床多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对冠心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有益。近来有研究表明这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尚具有抗炎、免疫抑制、脑保护、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并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临床应用 调脂外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胆固醇合成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正>1999年5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出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通知,决定于2000年第二季度实施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一、目的本次流的目的是评价1991—200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了解全国结核病流行现况和危害程度,为制定切实可行的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流调 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实施效果 涂阳患病率 执行情况
  • 简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其中一部分应用氯吡格治疗患者由于对氯吡格反应性差而未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氯吡格抵抗"现象.近年通过对不同他汀类药物种类、药物剂量、联用时其他因素的干扰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直接独立影响个体对氯吡格抗血小板的反应证据不足,但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氯吡格抵抗机制及明确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相互作用提供依据,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用药方案,以避免恶性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的相互作用.

  • 标签: 他汀类 氯吡格雷抵抗 药物相互作用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正>52例中,49例心动过速终止,其中Ⅰ型心房扑动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3例经反复增加起搏频率及升高电压后仍未奏效,后经静注心律平后终止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率为94.2%。其中1次超速抑制即被终止者46例占93.8%。16例复律后偶发室早,6例偶发房早。治后28例自觉恶心,欲呕吐,胸腹部烧

  • 标签: 超速抑制 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管心房调搏 起搏频率 预激综合征 心律平
  • 简介:国内外大量研究业已证实辛伐他汀类药物片剂降脂治疗可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总的死亡率。在降低高危患者的主要冠心病事件,冠状动脉手术和卒中的发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肯定而对辛伐他汀滴丸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资料较少,本试验旨在对比观察辛伐他汀滴丸(剑之亭)15mg和辛伐他汀片剂20mg比较在脂治疗和安全性。

  • 标签: 辛伐他汀滴丸 药物片剂 降脂疗效 调脂治疗 安全性 冠状动脉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Cordis)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对2l例冠心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TM支架(Cordis)治疗,对16例前降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16个,4例右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4个,1例回旋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置入CYPHER支架1个.观察药物涂层支架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及2-14个月随防期间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再次血运重建等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率为5%±3.5%,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支架近远段无新夹层,血流TIMI3级,临床随访2~14个月21例心绞痛消失,其中12例6~9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结论: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是安全有效的,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明显优于单纯再次扩张及首次置入普通支架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雷帕霉素
  • 简介:目的评估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对择期PCI的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高维持剂量氯吡格对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药物冶疗、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2组均服用300mg负荷量氯吡格,然后分别给予氯吡格150mg/d、75mg/d治疗14d,14d后所有患者接受75mg/d氯吡格治疗直至PCI术后1年。分别1二服药前、服药后第14天采2组患者静脉血,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同时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PAl)。观察住院14天内2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89.63±4.89VS.90.27±4.84,p〉0.05);试验组服药第14天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41.36±5.13vs.51.69±3.98,p〈0.05),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48.27±629vs3858±5.48,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住院14天内,两组均无心血管死亡、严菊的颅内出血和严羲血小板减少,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1.3%VS4.0%,P〉0.05)相近,轻微出血发生率(2.7%VS4.0%,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l50mg/日高氯吡格维持最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从而降低血栓事件,且不增加短期出血风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垒性。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正>103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以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4d。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7d。5~6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

  • 标签: 雷贝拉唑 尿素呼气试验 兰索拉唑 副作用发生率 根除率 用药成本
  • 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ACS的最有效方法,而抗血小板聚集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或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改善预后[1]的关键。目前,氯吡格联合阿司匹林已经成为ACS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模式[2]。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抵抗 个体化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9月-2004年12月期间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梗死后5—14d(平均8.6±3.1d)行PCI,术后随访15~29个月观察有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和死亡事件等。结果55例患者72处靶病变,共置入71个Cypher支架及11个普通金属裸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术中和住院期间无死亡,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病例,1例发生急性左心衰,1例发生心绞痛进行了靶病变重建,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7.3%,靶病变重建率1.8%。结论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抗血小板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U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0.1g,1次/d)等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氯吡格(50mg,1次/d),观察用药12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降低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P〈0.05),而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抗血小板治疗在高龄老年UA患者中的疗效肯定且安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药物治疗 联合 老年人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抗血小板反应性的药物基因组学关联因素。方法严格按照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募集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60岁以上患者,并给予常规氯吡格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光密度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后第5日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法检测氯吡格的代谢和作用通路上的候选相关基因变异型(包括PONlQl92R,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以及ABCBlC3435T)。结果在24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在候选的氯吡格代谢和作用相关基因变异型中,仅有CYP2C19*2基因型与氯吡格稳定治疗后的血小板反应性显著相关(P=0.001),其中CYP2C19*2携带者口服稳定剂量氯吡格第5日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46.1%±21.25%)显著高于非携带者(39.38%±19.44%,P〈0.001)。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等临床环境相关因素后,CYP2C19*2仍与患者稳定剂量治疗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密切相关,它能够解释22.2%的氯吡格抗血小板反应性个体间变异(P=0.001)。结论CYP2C19*2是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抗血小板反应性的主要药物基因组学相关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反应性 药物基因组学
  • 简介: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价替格瑞洛与氯吡格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CS合并DM患者10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氯吡格组和替格瑞洛组,每组50例.PCI术后24~48h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以及最大血凝块幅度(MAADP).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氯吡格组相比,替格瑞洛组AA抑制率[(72.3±26.6)%vs(54.0±31.4)%,P=0.041]和ADP抑制率[(76.5±22.1)%vs(43.4±28.7)%,P=0.016]均显著增高,MAADP幅度显著降低[(33.2±10.5)vs(48.2±13.6)mm,P=0.024].替格瑞洛组AA抑制率〈50%(14.0%vs38.0%,P=0.006)和ADP抑制率〈30%(6.0%vs28.0%,P=0.003)的患者数量显著低于氯吡格组.术后6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较氯吡格组显著降低(8.2%vs22.9%,P=0.045);两组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ACS合并DM患者,PCI术后服用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疗效明显优于氯吡格.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栓弹力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 简介: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对CYP2C19基因突变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择期行PCI手术的CYP2C19突变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氯吡格组和替格瑞洛组,每组120例。氯吡格组服用阿司匹林及双倍剂量的硫酸氢氯吡格,替格瑞洛组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替格瑞洛。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和院外12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氯吡格组相比,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反应时间[(24.2±2.8)vs(15.3±2.4)s]和血凝块形成时间[(13.4±2.6)vs(6.6±1.8)s]显著增高,而最大幅度[(46.2±2.1)vs(69.5±3.2)mm]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组[13.3%(16/120)vs32.5%(39/120),P〈0.01];但2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YP2C19基因突变患者,双倍剂量硫酸氢氯吡格可以使血小板抑制效果达标,但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仍然较高;替格瑞洛能够有效减低药物抵抗发生率,进一步改善血小板抑制效果,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替格瑞洛 硫酸氢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缺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