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并切除层间巩膜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6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32眼和对照组22例28眼。前者用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浅层巩膜大小约为5mm伊5.5mm,1/3巩膜厚度,下再做一大小约3.5mm伊4mm的巩膜,1/3巩膜厚度,切除中间层的巩膜,切除2mm伊2mm小梁组织,常规行虹膜周边切除,可调节缝线缝合浅层巩膜,缝合球筋膜、球结膜;后者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a,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眼压。术后1,3mo时,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mo检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0.63%和75%,两组的累积条件成功率分别为96.88%和8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隧道刀制作双层巩膜并切除层间巩膜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好,巩膜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滤过泡功能维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青光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隧道刀 双层 巩膜瓣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内眦赘术中应用抑制瘢痕形成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03/2014-03在我院眼部整形美容科接受内眦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即刻进行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的39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国际推荐的OSAS瘢痕评价量表,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整形医师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mo的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分别从瘢痕颜色、平整度、弹性程度及瘢痕宽度4个方面对瘢痕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打分,对两组术后1,6mo的瘢痕情况评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4例、对照组6例失访,其余患者按期回访评估。术后1mo瘢痕的颜色、弹性、平整性及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瘢痕的颜色、弹性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瘢痕的平整度及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在不同的时间分别比较均发现,1mo时瘢痕的颜色、隆起度、宽度及硬度达到峰值,与6mo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随诊期间无1例诉伤口牵扯痛及痒感,对照组于术后3mo内有5例患者伤口有轻微痒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眦赘矫正术后短期的瘢痕形成,及术后炎症反应性痒感及牵扯痛,可达到远期切口平整的外观,降低瘢痕增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内眦赘皮 瘢痕
  • 简介:<正>本文报告1例鼻腔鼻咽血管纤维瘤用栓塞、硬化疗法控制症状,报告如下:患者,24岁。因左鼻塞出血3个月于1997年12月就诊。检查:左鼻孔外有一花生米大灰白色新生物突出、质软,触之渗血,嗅觉丧失。鼻内窥镜见左鼻咽腔一暗红色新生物,如小核桃大,指诊有渗血、

  • 标签: 鼻咽血管纤维瘤 新生物 硬化疗法 鼻内窥镜 鼻咽腔 嗅觉丧失
  • 简介: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引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下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从而危害患眼视力。这类病变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s,RVO)、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等眼底病。当前,药物治疗新生血管(neovscularization,NV)主要是针对NV生成的不同阶段抑制其生长。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用于临床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的药物。

  • 标签: 新生血管形成 抗新生血管药物 视网膜 脉络膜
  • 简介:下咽癌侵犯喉与食管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难处理的一种.近年来由于采用外科切除,或外科切除后协同放射综合治疗,使3年、5年的生存率较过去有了提高,但在外科处理中最大的难题是在病变切除后组织缺损多,重建下咽以及食管有很大的困难.

  • 标签: 下咽癌 外科切除术 残存喉黏膜 气管黏膜 手术适应症 食道重建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治疗全层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03/2011-04在邢台眼科医院行结膜遮盖+虹膜嵌顿术的深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例26眼,全部的病灶的范围均〈(5×5)mm2,角膜刮片检查真菌菌丝全部为阳性;前房积脓(+),病灶均较致密,术前不能确定病灶累及深度;在术中,当病灶剖切至接近后弹力层深度时,根据临床特点,对于病灶累及角膜全层,但直径≤1mm的患者,人为在残余病灶的近周边处刺透角膜,造成角膜穿孔,自角膜穿孔或破溃处注吸前房积脓和抛光内皮斑后,将相邻近的虹膜嵌顿在角膜穿孔处,并用缝线固定1~2针,最后行结膜遮盖术,尽量保持水密,术后继续给予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患者26例中有5例在病灶剖切中自行破溃,3例在病灶剖切中不慎切透,18例角膜基质床在剖切过程中完整;结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44±2.21d;24例感染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2%;2例因感染未控制而改为角膜移植术,最终控制感染。结论:结膜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是治疗小范围的全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为以后的增视手术创造条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 虹膜嵌顿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12在我科收治的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患者83例114眼,采用改良式扇形额肌腱膜悬吊术进行矫治,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和上睑缘弧度、重睑形成及倒睫、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5a。结果:术后第5a,矫正满意和基本矫正者共有84眼(73.7%),部分矫正30眼(26.3%),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倒睫4眼(3.5%),其中3例3眼上睑内侧1/3灰线处缝牵引缝线牵引lwk后消失,1例1眼行二次手术;结膜脱垂2眼(1.8%),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加压包扎lwk后结膜脱垂均消失;术后无1例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睑球分离、眼睑成角畸形、血肿形成、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上睑回退和外侧重睑皱襞消失是长期随访最常见的问题。结论: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长期疗效满意,效果持久稳定,安全可靠。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腱膜瓣悬吊术 长期随访
  • 简介:目的:评价VisuMax飞秒激光与MoriaOneUse-PlusSBK角膜板层刀制作超薄角膜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统计同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778例1556眼(VisuMax飞秒激光组即A组384例768眼,SBK角膜板层刀组即B组394例788眼),对比术中舒适度评分、角膜相关并发症、角膜切口出血、球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结果:术中舒适度方面,感觉极不舒适,难以忍受者A组5例(1.3%),B组28例(7.1%);术中角膜切口出血A组4眼(0.5%),B组74眼(9.4%);球结膜下出血A组18眼(2.3%),B组82眼(10.4%);角膜边缘不齐A组0眼(0),B组94(11.9%);A组有4眼(0.5%)出现角膜上皮部分剥脱,但未影响成功掀及手术,A组有53眼(6.9%)发生角膜层间气泡(OBL)。两组无其它相关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安全可靠,均无严重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角膜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激光 外科皮瓣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飞秒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角疾病的相位平衡快速梯度回波(Balance-FastFieldEcho,B-FFE)序列MRI影像学特点,评价B-FFE序列对小脑角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FFE序列对136例小脑角病变者(三叉神经痛131例、半面痉挛5例)进行MRI检查,观察小脑角神经、血管、肿瘤显像情况,并与手术中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17例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RI显示有血管压迫者102例,术中证实有血管压迫者95例,行显微血管减压+神经梳理术;14例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均为小脑角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证实7例为胆脂瘤,2例为听神经瘤,5例为脑膜瘤;5例半面痉挛患者MRI显示有血管压迫,术中证实有血管压迫,并予以血管减压.结论B-FFE序列MRI成像能清楚显示小脑角区三叉神经、面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及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对诊断、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桥小脑角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
  • 简介:AIM:Tostudyclinicalfeaturesandgenemutationswithinthepaired-likehomeodomaintranscriptionfactor2(PITX2)geneinapedigreeofbilaterallimbaldermoids.METHODS:Completeeyeexaminationshavebeenperformedoneachindividualofthefamily.Exonsofpaired-likehomeodomaintranscriptionfactor2(PITX2)wereamplifiedby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d,andcomparedwithareferencedatabase.RESULTS:Wedescribedthephenotype,clinicfindingsinafamilywithtwoaffectedmembers.Themassesoftheproband’seyeswereexcisedsurgicallydemonstratingadermoidcystbyhistopathologicalexamination.NomutationwasdetectedinthegenePITX2inthispedigree.CONCLUSION:Afamilyoflimbaldermoidcystwasreported.Inaddition,nopathogenicsequencevariationswerefoundinPITX2,indicatingthatthisphenotypeinthisfamilyisadistinctiveentity.

  • 标签: PEDIGREE dermoid CYST LIMBUS PITX2 gene
  • 简介:目的分析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误诊原因,以作出正确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1例经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确诊为PCV患者的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B超改变情况。结果误诊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5例,误诊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例,误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提高对PCV的全面认识,掌握其眼底、FFA、OCT、B超特征性改变,可降低临床误诊率。

  • 标签: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误诊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25例(133眼)患者随机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63例(67眼)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纯球结膜移植62例(66眼)治疗翼状胬肉,随访8-12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有4眼复发,复发率5.97%,单纯球结膜移植组有5眼复发,复发率7.5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移植均能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相差不明显,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术后相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恢复快,异物感轻.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球结膜瓣移植
  • 简介:0引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肘正中静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下眼底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患者对FFA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有效的护理指导能减少检查的不良影响,保证FFA检查的成功,现将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指导 不良反应 眼底病检查 紧张恐惧心理 荧光素钠
  • 简介: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手术易出血,如切除不彻底易复发,极少数尚可恶变[1],故临床处理较棘手.近年随着激光及鼻内窥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鼻腔血管瘤的治疗上显示其优越性.1996年2月~2000年5月,我科采用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鼻腔血管瘤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鼻内窥镜 YAG激光 鼻腔血管瘤 治疗方法
  • 简介:诱发角膜新生血管的因素涉及各种生长因子。研究表明:在角膜新生血管中广泛存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起着主要作用。一种可行的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策略是:通过特异性的中和抗VEGF抗体竞争性的结合VEGF,从而抑制VEGF活性。近年来,利用抗VEGF治疗策略,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靶向VEGF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证明。因此我们设想,局部应用新的抗VEGF药物,如贝伐单抗、兰尼单抗等可以有效地抑制角膜新生血管,恢复角膜透明和视力。

  • 标签: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贝伐单抗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连续锁边缝合的两种不同结膜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双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6例,双眼均行小梁切除术,左眼组: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组26例26眼;右眼组: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组26例26眼,两组中结膜均采用连续缝合密闭切口,并检测术前1d、术后1d、7d、14d、30d、60d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uorescenceintegral,FI)。结果两组间BUT、SchirmerI试验于术后1d、7d、14d、30d及6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锁边缝合的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的小梁切除术显著降低了泪膜的稳定性,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我们主张以角膜缘为基底作为手术切口。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连续锁边缝合 结膜瓣 泪膜
  • 简介: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带蒂的非翻内界膜(ILM)转位手术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acularhole,MH)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12/2017-02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10眼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确诊为大直径MH患者(MH>400m),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ILM转位术。术前、术后1d,1wk,1、3、6mo随访SD-OCT、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及微视野检查。结果:患者裂孔闭合率为100%;术前BCVA(LogMAR)1.19~0.54,术后视力提高显著,末次随访0.70~0.50(P=0.005);黄斑8°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MS)值术前3.14~4.52dB、术后末次随访8.91~5.53dB(P=0.008);黄斑2°MS值术前1.46~2.94dB、术后末次随访6.33~4.90dB(P=0.008)。术前固视不稳定8眼,术后末次随访固视不稳定1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转位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大直径MH,具有较高的裂孔闭合率,术后视功能改善显著。

  • 标签: 黄斑裂孔 内界膜转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微视野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C"形浸润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翼状胬肉行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C"形浸润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156只眼中148只眼治愈,8只眼复发,复发率5.13%。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C"形浸润术操作简便,疗效佳,复发率低。

  • 标签: 翼状胬肉 逆行切除 丝裂霉素C
  • 简介:目的对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方法30例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分离睑球粘连,创面行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观察羊膜溶解及上皮修复情况。结果随访3-6月,2眼(6.7%)翼状胬肉复发,1眼(3.3%)睑球粘连复发。结论采用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 标签: 球结膜瓣移植 羊膜移植 睑球粘连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姜黄素与Avastin抑制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姜黄素抑制CNV形成的机制。方法:选取SD大白鼠共30只,建立碱烧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成A,B两组,各15只,A组中右眼为实验组A1组,左眼为空白对照组A2;B组中右眼为实验组B1,左眼为空白对照组B2。A1组给予40μmol/L姜黄素配置成的滴眼液,A2组滴用生理盐水;B1组给予5g/LAvastin滴眼液,B2组滴用生理盐水。根据不同时间点取角膜组织进行病理切片研究、抽取房水进行ELISA测定,计算出每视野计数微新生血管及房水中VEGF含量。对以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种药物均未发现在角膜水肿、角膜修复等方面的毒副作用。对新生血管的影响,两种药物CNV计数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两种药物之间对新生血管影响的对照,平均CNV计数无显著性区别。A1组与A2组对比、B1组与B2组对比,实验组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A1组与B1组对照,平均VEGF含量A1组高于B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的VEGF抑制能力可能不如Avastin,但在整体抗CNV的能力上并不输于Avastin,说明姜黄素还参与了干预角膜碱烧伤CNV形成的其他机制。

  • 标签: 姜黄素 AVASTIN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