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于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于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Ⅲ、Ⅳ期混合痔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大幅度提升治疗有效率,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有所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当前随着我国静脉用药流程的不完善,导致调配中心的流程出现问题,根据这些搜集的数据流程,与各种错误处方的发生源头进行比较,从而设立比较齐全的工作流程就是我们的目的。在所有流程完善后,我们就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人员的管理与工具的应用是建设自动化智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必不可少的的条件之一,能够有利把药品配置错误的情况达到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住院药房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时段:2020.1~2020.12月、2021.1~2021.12月,研究对象为以上两个时段分别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按不同时段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人工配药、摆药,观察组采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配药、摆药,对比两组药品准备时间、摆药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摆药时间、核对药品时间、药品准备时间两组相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横断面研究法调查我国137家医疗机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现状,分析PIVAS所在省份和医院级别对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影响,为我国PIVAS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通过网络对各医院PIVAS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自动化环节、自动化设备、审方模式、审方软件、审方人员、信息化和自动化取得的成效,并分析PIVAS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现状和所在省份、医院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共发出问卷138份,回收有效问卷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调查显示,大部分医院PIVAS做到了处方前置审核,主要审方模式为人工审核与审方软件相结合,主要审方人员为PIVAS药师,被PIVAS使用最多的自动化设备为自动摆药机。调查对象普遍认同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医嘱合格率、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不受省份和医院级别影响。结论:我国PIVAS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好,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建设情况不受省份和医院级别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PIVAS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标准,为PIVAS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相关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方法:利用“医疗机构ADE自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回顾性监测我院2017年使用氟比洛芬酯的住院患者相关肝损害发生情况,自动筛选纳入病例,人工评价其关联性、ADR发生率、风险因素,总结发生特征。结果:氟比洛芬酯致肝损害发生率为3.00%,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损伤类型主要表现为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相关风险因素为性别及用药时长(P<0.05),男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OR=0.652,95%CI:0.465–0.915),用药时长与其正相关(≤1d:OR=0.353,95%CI:0.233–0.559;2~7d:OR=0.362,95%CI:0.235–0.556;>7d:OR=1),ADR平均发生时间为用药后的(5.40±4.06)d。结论:氟比洛芬酯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较为常见,多为轻度,临床用药中对于女性患者、用药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更加关注其肝功能变化。利用专项软件实施ADR监测准确高效,以低成本付出实现高质量研究,可辅助药师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降低用药风险。
简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对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传统医院药房实行的是以配方发药为主的封闭式被动服务模式,忽视了药品调剂工作的特殊性。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使病人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是医院药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积极探索现代化门诊药房的新型调剂模式,大到自动化设备的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小到药品调配过程中人性化的服务细节,从设备设施、工作流程、人员结构、发药方式、药房内外布局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改进。目前,本院门诊药房已成为集自动化调配、数字化管理、专业化和人性化服务为一体的药学服务窗口,体现了我国现代化门诊药房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从中选择了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对其应用全自动换血术治疗,对比换血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换血后的TBIL、IBIL、DBIL置换率分别为41.25%、39.68%、62.80%,指标分别为(276.49±70.88)μmol/L、(263.51±67.74)μmol/L、(13.86±23.50)μmol/L均明显低于换血前,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换血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换血前相比明显降低,换血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换血前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采用全自动换血术治疗,临床有效性高,但是会伴随部分不良反应,要加强临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