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加大气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合并较大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胆总管结石直径≥10mm的患者,分为EST组和SEST+EPLBD组,EST组单纯行乳头切开;SEST+EPLBD组先行EST,切开乳头<5mm,再用相应直径大气囊扩张乳头,然后进行相应的取石、碎石操作。两组术后均常规行鼻胆引流管引流3天,并造影复查。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取石次数、碎石器使用率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ST组40例和SEST+EPLBD组42例,总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5.0%(38/40)和97.6%(41/42),P>0.05,两组总取石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一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65.0%(26/40)和90.4%(38/4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碎石的使用率分别为40.0%(16/40)和9.5%(4/42),P<0.05;EST组术后并发症10例(术后胰腺炎7例,术后出血2例、胆管炎1例),SEST+EPLBD组术后胰腺炎3例,无出血,胆管炎发生,两组无穿孔、死亡病例,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25.0%和2.3%,P<0.05,差异有统汁学意义。结论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是有效的,相比EST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憩室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气囊扩张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经常应用于胰腺癌治疗的大型腹部手术,因切除范围广、操作时间长、手术复杂等原因,对患者损伤大,其早期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术后精心的护理,尤其是患者的自理及其家属对患者的有效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通过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护理人员教育患者和家属及时发现这些并发症并采取措施,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自理缺陷问题。文章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06月至2015年12月间因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医疗记录,分析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再入院预防的作用。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再入院 患者教育
  • 简介:摘要感染性胰腺坏死合并胃肠道瘘是继发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合并十二指肠内瘘的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患者,笔者利用胃腔穿刺点和十二指肠内瘘口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病灶内冲洗和“体位引流”,有助于减少内镜清创次数、缩短住院时间,获得了成功。

  • 标签: 感染性胰腺坏死 十二指肠内瘘 超声内镜 体位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的62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采取数字随机分组,两组各31例,予以对照组泮托拉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概率为96.77%,相比对照组指标更高,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27.11±0.53)h,住院时间为(1.96±0.23)d,低于对照组,P<0.05;在再出血情况方面,观察组指标为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可迅速控制出血,促使病情尽快康复。

  • 标签: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 简介:摘要环状胰腺合并壶腹周围肿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中年女性患者,以急性胰腺炎入院,腹部强化CT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提示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镜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术中病理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除外癌变,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管状腺瘤。术后出现B级胰瘘、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 标签: 胰腺炎 十二指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结扎对大鼠胃食管反流及博莱霉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十二指肠结扎(GER)组、博莱霉素(BLM)组和十二指肠结扎+博莱霉素(BLM+GER)组。于d0,GER组和BLM+GER组开腹后在幽门下方1.0 cm处将十二指肠结扎30%;Ctrl组和BLM组行假手术。于d14,BLM组和BLM+GER组经气管滴入BLM 5 mg/kg,Ctrl组和GER组滴入生理盐水。d28和d42处死动物,肺组织行HE、Masson和TUNEL染色,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BALF细胞因子和胃蛋白酶原含量,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肺组织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GER组肺组织轻度炎性细胞浸润。BLM组表现为明显的肺泡炎和纤维化,而BLM+GER组肺泡炎和纤维化较之更为严重。Ctrl组、GER组、BLM组和BLM+GER组d28平均每个200倍视野下肺组织凋亡细胞数分别为(5.6±3.0)、(6.4±5.3)、(15.4±5.3)、(18.4±9.1)(P=0.008)。d42时肺组织Masson蓝染区域比例(%)分别为(21.5±2.8)、(23.4±2.5)、(34.0±5.8)、(41.3±2.9) (P<0.05),HYP(μg/ml)分别为(0.77±0.01)、(1.26±0.01)、(2.02±0.01)、(2.39±0.01) (P<0.01),MDA(μmol/L)分别为(0.51±0.09)、(0.87±0.12)、(1.40±0.31)、(1.71±0.12) (F=23.448,P<0.01),Ctrl或GER组与BLM组或BLM+GER组相比,d42这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trl组相比,GER组d28 和d42时胃蛋白酶、pH、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DA、HY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LM组相比,BLM+GER组d42时BALF的胃蛋白酶及pH值以及d28和d42时TGF-β1、HYP、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分子3(p-Smad3)、波形蛋白、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活化caspase-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LM与Ctrl组相比、BLM+GER组与GER组相比,d28和d42时胃蛋白酶和p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扎十二指肠引起胃食管反流,活化肺部炎症和纤维化信号,显著加重BLM肺损伤和纤维化。同时,肺纤维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反流。

  • 标签: 肺纤维化 胃食管反流 十二指肠结扎 胃蛋白酶 凋亡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常累及胰腺和胆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传统的根治性方案,但该方案技术要求高,患者恢复周期长,临床应用受限。为微创地解决该问题,本文创新性地设计研发了一体化可携带125I粒子胆道内外引流管,该引流管采用三腔设计,中央腔发挥胆汁引流作用,粒子腔分居中央腔的两侧,其内容纳放射性粒子,该引流管跨越胆管肿瘤区发挥胆汁引流和近距离放疗双重作用。本文报道125I双链引流管置入根治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证明该方案安全、可行、有效。

  • 标签: 十二指肠 腺瘤 引流术 碘同位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新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Hp)再感染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十二指肠溃疡Hp再感染复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为泮托拉唑新三联疗法,即口服泮托拉唑40mg1次/d、左氧氟沙星200mg及克拉霉素500mg,均为2次/d,连服1周;对照组28例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即口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及甲硝唑400mg,均为2次/d,连服1周。1周后两组继续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连服4周,各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结果泮托拉唑三联组与奥美拉唑三联组疗法Hp再感染根除率分别为93.3%(28/30)、85.7%(24/28),溃疡总愈合率分别为96.7%(29/30)、92.9%(26/28),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4/30)、28.6%(8/28),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根除组溃疡愈合率(100%)明显高于Hp未根除组(50%),差异有显著性(P<0.01)。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再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