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像融合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应用第Ⅰ代VENUS-A瓣膜经股动脉途径行TAVI治疗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4~81(71.37±5.66)岁。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影像融合技术分为常规组(22例)和融合组(1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资料(X线吸收剂量、对比剂使用量、造影次数以及快速起搏时间等)以及术后肾功能、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的差异,观察术后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心电图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其中有10例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与常规组相比,术中融合组的造影次数[M(Q1,Q3)][3.0(3.0,4.0)比5.0(5.0,6.0)次]、X线吸收剂量[342.0(44.5)比388.4(71.0)mGy]、对比剂使用量[(73.5±10.5)比(90.3±10.3)ml]少,快速起搏时间[(14.0±1.6)比(16.5±2.0)s]短(均P<0.05);两组X线照射时间、手术用时、预扩球囊大小、瓣膜植入深度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及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功能良好,常规组2例、融合组1例出现少量瓣周漏;常规组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结论影像融合技术简化了TAVI手术流程,缩短了心室起搏时间,减少了X线吸收剂量和对比剂的使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向血流保护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AR)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技术要点、围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3至4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TCAR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例,以颈总动脉入路,在颈动脉-股静脉逆向血流保护下,行颈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达到解除狭窄、重建血运的目的。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评价TCAR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及疗效。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行左侧TCAR 2例,右侧TCAR 1例。共植入颈动脉支架3枚,手术时间分别为65、59、55 min,腔内操作时间分别为13、18、11 min,颈总动脉阻断血液逆流时间分别为15、20、13 min,对比剂使用剂量分别为20、25、15 ml。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及其他相关并发症。3例患者分别随访7、7、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颈动脉支架通畅。结论TCAR采用经颈动脉入路,颈动脉-股静脉持续逆向血流的脑保护系统可有效预防围术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卒中发生,是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迟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DHAVB)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2014年5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自展瓣TAVR的176例患者,其中男101例,女75例,年龄54~92(73±7)岁。收集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随访期的资料。根据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HAVB)的发生情况,除外16例HAVB发生于TAVR后2 d内的患者,剩余160例患者分为无HAVB组(145例)和DHAVB组(15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术中数据、术后即刻心电特征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AVR后DHAVB发生的相关因素。同时,以动态心电图数据为标准评价术后常规心电图对DHAVB的诊断能力。结果DHAVB的发生率为8.5%(15/176),发生时间[M(Q1,Q3)]为5(4,6)d。相比无HAVB组,DHAVB组术后即刻心电图无新发传导阻滞的占比更低[6/15比66.2%(96/145),P=0.044],而术后即刻心电图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占比更高[4/15比3.4%(5/145),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OR值(95%CI)为6.60(1.26~34.47),P=0.025]是TAVR后DHAVB发生的相关因素。术后常规心电图诊断DHAVB的特异度为100%(145/145),但灵敏度仅为73.3%(11/15)。结论TAVR患者术后DHAVB发生率也较高,术后即刻心电特征与DHAVB事件相关,应用该特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可优化DHAVB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优化药物治疗(OMT)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术后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成功完成PCI的3 812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院内及其出院后1、6、12个月的OMT使用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坚持OMT分为OMT组(n=1 299)和非OMT组(n=2 289)。应用χ2检验比较组间MACCE的差异,筛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有临床意义的变量,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I术后MAC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 588例(224例失访)PCI术后患者住院期间OMT应用比例为58.8%(2 110/3 588),随访12个月坚持OMT的患者有36.0%(1 293/3 588)。OMT各组分药物的应用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随访12个月时,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下降程度最大,分别从75.3%(2 701/3 588)和75.1%(2 692/3 588)降至59.1%(2 122/3 588)和53.0%(1 903/3 588)。应用Pearson χ2分析发现老年患者、合并疾病的数量、PCI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病变支数、病变类型、Gensini评分、随访期间坚持OMT和吸烟的情况与PCI术后MACCE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PCI术后坚持OMT是患者术后发生MACCE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HR=0.471,95%CI:0.300~0.734, P=0.001)。结论PCI术后OMT应用非最优,应用比例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需要值得更加关注。PCI术后坚持OMT是独立的保护性因素,可以降低患者术后MACCE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8例,女11例;A0分型A型10例,B型9例,C型1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经石膏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A0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8例。实验组行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照组使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期6—12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20例,良7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7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为80%,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腕关节主动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DASH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提高骨折治愈率,术后恢复功能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