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词在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确实形成了与前之唐宋词、后之清词有所区别的自家面目或自家特色,形成了堪称特色而不仅仅是缺点的“异量之美”。所谓“明体词”,就是对这种典型的明词特色的概括与体认。“明体词”滥觞于明代前期,中间以杨慎为里程碑式人物,至晚明时期基本定型。明体词是在明代后期思想解放和主情文化的语境下,同时又受小说、戏曲和时调民歌等流行文化浸润影响的产物,以吴中地区的吴鼎芳、顾同应、董斯张、施绍莘、单恂等为代表性词人。“明体词”的形成,不是一帮浅薄词人误打误撞的旁逸斜出,而是以王世贞《艺苑卮言》为代表的词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结果。世俗化的艳情趣味、生活化的喜剧情境、清新俊逸的语体风格以及民歌手法风味的借鉴点染,是明体词的基本特征。
简介:'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最高范畴。阳明学传播到朝鲜朝被霞谷郑齐斗等学者继承和发展。在对'良知'的认识上王阳明和郑齐斗基本相同。二者都把'良知'理解为'心之本体''行为之纲领''致明的对象'。但是二者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不同,对'良知'的解释上存在一些差异。郑齐斗对'良知'的认识从王明明的'良知与宇宙'的高度,转为'良知与人'的层面,更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意识活动。郑齐斗在解释'良知'时比王阳明更加注重了道德理性、人性本善的方面。而且以'生气''生理''生道'等范畴解释了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命题。这是霞谷的相对于王阳明及中国的阳明学的不同特点,也是霞谷重视和强调'活理'的生态哲学特征。阳明学的'良知'精神内涵可以理解为道德理想主义、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精神、力行实践精神。'良知'精神可以说是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良药。阳明学不是死的学问,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精神的活生生的文化,应深层挖掘并继承发展。
简介:历史惊人地相似重复,幽王嬖褒姒而成丧身亡国的末主,玄宗嬖杨玉环而成弃都丧国的准末主;宗周都城镐京宫室宗庙被毁,变得黍稷离离,而李唐都城长安被胡骑践踏,太庙为乱贼所焚。周大夫感伤而作《黍离》诗写西周之亡,抒发故国之思和哀挽之情。千馀载后杜甫于镐京遗址彷徨悲伤,作《哀江头》诗写曲江池岸萧条破败景况,抒发故都沦陷的沉痛之情,言外寓《黍离》之悲。本文比较分析二诗以体察其相同的美刺伤闵哀思之言,乱世之音,以及诗人笔下所寓的“末主乃有嬖女”之意。诗经与杜诗中有关诗史方面的传承,是个内涵丰富、意蕴深沉的话题,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