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小山词社”是清代前期一个重要的词学组织。词社有一定的规模,在创作上也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目前学界对小山词社关注较少,并且,其中一些问题至今没有厘清。如,小山词社乃附属于当时的诗社,“词社”或“小山词社”名称,并不见于词社成员王时翔等人的作品,而是吴衡照、谢章铤等人逐渐建构起来的。小山词社成员均是太仓一地词人,并且以太原王氏家族为主导,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家族性特征。小山词社有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王策、王时翔、顾陈坊的三人唱和,直接催生了《香雪词钞》、《香涛集》及《片香词》等词集;第二阶段乃有组织的社集分赋,题材多以咏物为主;第三阶段则是王时翔带领太仓晚辈词人进行创作。本文将其概括为前词社时期、词社时期、后词社时期。前词社与后词社时期,都与小山词社密不可分,其间王时翔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本文将其一并视为小山词社内容。
简介:《悲悼》通过对希腊悲剧《俄瑞斯忒亚斯》的置换,无论在人物的关系上还是在复仇的性质上,都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在《悲悼》中,达维德和玛丽亚.卜兰脱姆的儿子卜兰特是伦理混乱的产物。从艾比.孟南同弟弟达维德争妻开始到艾斯拉.孟南的女儿莱维妮亚的犯罪为止,孟南家族一直陷于伦理混乱。克莉斯丁背叛自己的丈夫同卜兰特私通,没有在女儿的劝阻下回归理性,任凭情欲推动自己一步步走进伦理犯罪的深渊。克莉斯丁谋害丈夫的罪行还同其它伦理犯罪联系在一起。例如,克莉斯丁犯罪后,她的儿子奥林和女儿莱维妮亚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父复仇,又演化成另一场为父复仇的乱伦罪行。《悲悼》通过描写乱伦的悲剧为人类提出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