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日,我走进曾经在其中疯狂过的画室,学弟学妹们的作品一幅幅呈现在眼前。他们在进行静物素描,画的是一个素白色的花瓶,瓶中一枝鲜艳的红色玫瑰,那花,那花瓶在它们的笔下都显得那么形象、逼真,想到
简介:我们总在欺骗自己,且将这种欺骗戴上道貌岸然的君子面孔.以看似羞耻而内心倍受压抑的折磨作为理性的挡箭牌,在时刻脆弱的心理防线上作苦行僧状的等待,等待并不美好的结局,这种等待除了撕破诺言的致命一击外,别无退路可选.任何一种禁忌都粉饰并且罪恶地美化了人类的丑陋,它不顾真实,它削弱勇敢,它蹂躏理性,它践踏激情,一种原始性的错误导致了文明的破损,披着充满伪善、阴险、狡诈的外衣的人们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也仅是活着.
简介:五月端午,对于已经故去的那位留与半部红楼给他人去写、自己抱恨长眠在香港浅水湾的一代才女来说,是个极具不寻常意义的日子。六月,莺飞草绿的季节,又恰逢萧红诞辰95周年,我领着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再次走进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在这座见证着小城风雨变迁、深深烙下萧红童年印记的大宅院里寻找着她在小说中所描摹的历史的痕迹。
简介: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对中下层政府官员的塑造基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50—70年代是忠于祖国忠于党并身体力行踏实能干的“高大全”式形象:80年代是李向南这类锐意改革、勇于和各种传统守旧势力斗争的“新星”式人物:90年代的情况则有些复杂,一方面是以何申、谈歌、刘醒龙等作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冲击波”.着力描写如何在不同利益团体中斡旋的基层官员.希望老百姓能和政府官员一起“分享艰难”.一方面是以张平、陆天明等作家为代表的“反腐小说”。主要针对体制的、人为的官场痼疾提出有限度、有原则的批判,塑造一些能够经受各种斗争打击、抵制不同诱惑的政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