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尺八是我国古代的一件重要吹奏乐器,其名初始于唐代,汉魏时期已出现同类乐器,于唐代得到兴盛,广泛应用于唐代宫廷乐舞、乐部及民间俗乐中,并于唐宋两次东传至日本,在日本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传承至今;而在中国一方,尺八却走向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尺八自宋元之后逐渐消失,至明末最终退出音乐历史舞台.20世纪初期尺八一词又不断重现于音乐舞台上,学术界称尺八存活于福建南音的洞箫之中,称南音洞箫又名南音尺八,是我国唐宋时期尺八的遗制,这一论断得到了普遍赞同和广泛应用,似乎已成定论.那么南音洞箫究竟是不是尺八?是否为唐宋尺八结合的遗制?本文将对此两种乐器做一细致的横向性比较研究,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原南音洞箫的本来面貌,纠正对南音洞箫长期以来的误称,为南音洞箫正名.
简介:一钟两音不仅是先秦青铜乐器制造上的重大发明,也是设计、建构整个曾侯乙编钟音系统、包括其钟体十二音结构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在其受制于大小三度音程关系的限定条件下,周代乐人通过正侧鼓音的十二音名配置和一钟两音的特定组合模式,把以音名呈现的、以单个三音组为十二音结构单元、由宫、徵、商、羽四个原位三音组形成的理论十二音,转换设计成一种以一钟两音为构音单位的钟体十二音结构。在曾侯乙编钟的主体——中下层甬钟和上层绚纹钮钟上,它是以三钟六音的“一横两纵”或“三横纵叠”组合模式构成的一对三音组为结构单元,由两对三音组结构单元相加而成的六钟十二音结构形态。由此,也产生了相应的三音组连接规律和音高排列样式。通过一钟两音的研究视角发现,一些几成定论的曾侯乙编钟乐律学前期成果需要重新验证。
简介:阿诺德·勋伯格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这位集作曲家,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为一身的奥地利人,带给人们很多的惊奇:其一;他一生只在一位导师的指导下正规学习过音乐理论,而他大部分的作曲理论是靠他自学得来的。其二;这位20世纪新音乐浪潮中的"第一伟人"打破了千百年的调性统治;建立了"十二音体系"的新秩序,创造了体系化的音高组织方式。然而在他以往写作的《和声学》;《作曲入门楷模》《和声的结构功能》;《风格与观念》;《对位初步练习》;《作曲基本理论》等理论著作中,完全是对传统作曲技法的论述。甚至观点还十分保守和严格。其三;勋伯格在《和声学》中采用不同以往的教材模式,他没有给学生留下大量的习题,而是以"指导规则"的方式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谱例和例题,以便学生从理论到实例通晓他的理论和观点。基于他这些特别之处,笔者认为勋伯格既是一位勤奋的学者,又是一位催人奋进的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