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方法 156例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每组 52例。第一组予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第二组予以气管插管通气法,第三组予以气囊面罩通气法,对比分析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结果 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 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目前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最理想的心肺复苏程序是气囊 -面罩通气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肺复苏程序;院前急救;心搏骤停    入院治疗前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大都是情况危急,予以复苏程序抢救前大部分患者已进展为生物死亡时期。特别是老年患者, 由于身体机能较为衰弱,心搏骤停所导致的死亡率要显著比年轻患者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影响,选取 2013 年 8月~ 2015 年 10月收治的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 15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8月~ 2015 年 10月收治的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 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存在突然意识缺失、脉搏消失等。将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 每组 52例。第一组患者中男 33例,女 19例,年龄 55~ 80岁,平均年龄( 68.5±3.8)岁;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2例, 重度颅脑损伤 12例,高处坠落 20例,其余 8例。第二组患者中男 35例,女 17例, 年龄 53~ 80岁,平均年龄( 67.6±4.1)岁;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0例,重度颅脑损伤 13例, 高处坠落 22例,其余 7例。第三组患者中男 34例,女 18例,年龄 56~ 82岁,平均年龄( 69.2±4.3)岁; 发生心搏骤停原因:猝死 11例,重度颅脑损伤 13例,高处坠落 21例,其余 7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心搏骤停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肺复苏方法 第一组患者因为条件限制,实施口对口人工呼气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至少 100次 /min的按压频率,深度至少 50mm,按压和放松比为 1: 1;再依据 30: 2的比例进行口对口呼吸法,按压更换为吹气时需要停止按压心脏,约为 10 s。第二组患者通过与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后,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法,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同于第一组;气管插管通气过程中,亦需停止心脏按压,约为 10 s。第三组患者实施气囊 -面罩通气法,按压操作同于第一组,再利用气囊 -面罩通气法予以通气换气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情况以及死亡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 结果    第一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10.3±3.7) min;自主循环恢复 6例( 11.54%);死亡 46例,死亡率为 88.46%。第二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13.3±3.9) min;自主循环恢复 13例( 25.00%);死亡 39例,死亡率为 75.00%。第三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为( 7.7±3.9) min;自主循环恢复 19例( 36.54%);死亡 33例,死亡率为 63.46%。三组心肺复苏情况对比: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 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要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 讨论    心搏骤停是心脏由于多种急性因素突然失去有效的排血功能而导致循环与呼吸停顿的一种临床死亡状态,如果是老年人发生心搏骤停,则具有极高死亡率。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程序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搏骤停状况通常是在院外环境,或是在马路等特殊环境中发生, 其抢救时间非常宝贵,患者的生死存亡受到抢救时间的影响,医护人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和现场其余施救者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脏复苏程序。   现阶段主要的心肺复苏通气方法有三种,即气管插管通气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以及气囊 -面罩通气法,其中最为传统也最简易的方式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而最常规的方式是气管插管通气法。但是在实际抢救情况中,因为插管过程相对复杂, 处理较为困难,使得复苏成功率显著降低。实施气囊 -面罩通气法具有技术要求低以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该方式是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的最佳心肺复苏程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心肺复苏情况对比,第三组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显著多于第一组、第二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与死亡率要显著低于第一组、第二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充分表明,气囊面罩通气法相比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以及气管插管通气法,其心肺复苏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目前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的最理想心肺复苏程序是气囊 -面罩通气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 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收治的 190例心肌损伤患者(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90例体检者作为对比(对照组),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五项生化标志物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cTnⅠ(心肌肌钙蛋白Ⅰ)、 Mb(肌红蛋白)、 Hcy(血同型半胱氨酸)以及 BNP( B型利钠肽)的检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可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标准,各项生化标志物可起到互补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心肌损伤 生化标志物检验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00例心肌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的差异;根据观察组患者的病因分为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同型半胱氨酸、肌钙蛋白I、脑钠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同型半胱氨酸、肌钙蛋白I、脑钠肽均高于心绞痛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在心肌损伤临床筛查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 心绞痛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在医院党建管理工作中,要想保证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优化,就要基于同心圆文化进行深入探索,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的有效融合,保证党组织和群众的深入沟通,提升各个部门在党建工作中的价值。本文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讨论与分析,首先阐述了同心圆文化的概念,其次列举了同心圆文化在医院党建管理中的利用策略。希望针对有关内容的探讨,使同心圆文化在医院党建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同心圆文化 医院 党建管理
  • 简介:摘要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评估中使用不同心电图监护方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在临床诊断中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为往后的诊断、后期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进而降低因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死亡几率。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使用平板运动试验进行诊断,将冠脉造影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将结果数据纳入到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核算,若(P<0.05),则差异显著,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平板运动法诊断对患者的配合程度较高,同时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存有一定的假阳性,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限制,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中,对心肌缺血患者的搏心电信号能够24小时持续的检测并记录,有非常高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患者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频率、程度等数据,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流出道型室性早搏定位诊断中,不同心电图检查设备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49例流出道型室性早搏患者,手术治疗前,所有患者均一致接受ECC(常规心电图)、MLE(多导心电图)和 Holter(霍尔特氏心电图动态监测)检查;以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心脏电生理标测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对比上述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结果 49例患者中,于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检出右室流出道型室性早搏40例,左室流出道型室性早搏9例。对比手术金标准,3种检测方法,在左右室流出道型室性早搏检出率方面,均与手术金标准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不同检测方法之间检出率对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流出道型室性早搏定位诊断中,常规心电图和多导心电图定位诊断效能稍优于霍尔特氏心电图动态监测。

  • 标签: 流出道型室性早搏 定位诊断 不同心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不同心功能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占44.55%,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33.18%,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位居第三,其他占10.91%。进一步分析,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均为1~2级,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各个级别均有,其中1~2级居多。本研究有1例患者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于产后5d猝死;有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心功能为3~4级,未见死亡患者;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5例,心功能为4级。对不同级别心功能患者的妊娠孕龄进行比较,高级别心功能的妊娠孕周显著短于低级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医源性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临床中心功能在3~4级以上的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较为常见,其能够增加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增加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结局具有密切联系,临床上需予以重视。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不同心功能 妊娠结局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几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1日到2016年09月30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与急诊科急性发作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日本东芝TBA―40FR型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I进行检测分析,脑利钠肽前体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分析检测的结果。结果脑利钠肽前体诊断灵敏度明显比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心肌损伤患者血清中脑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红蛋白等标志物,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都和疾病治疗、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心肌损伤 生化标记物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不同心功能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占44.55%,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33.18%,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位居第三,其他占10.91%。进一步分析,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均为1~2级,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各个级别均有,其中1~2级居多。本研究有1例患者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于产后5d猝死;有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心功能为3~4级,未见死亡患者;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5例,心功能为4级。对不同级别心功能患者的妊娠孕龄进行比较,高级别心功能的妊娠孕周显著短于低级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医源性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临床中心功能在3~4级以上的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较为常见,其能够增加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增加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结局具有密切联系,临床上需予以重视。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不同心功能 妊娠结局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院前急救心脏骤停126例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组)、气管插管通气法(气管插管通气组)、气囊面罩通气法(气囊面罩通气组)进行心肺复苏,比较实施心肺复苏后3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以及存活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气囊面罩通气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人工呼吸组和气管插管通气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实施心肺复苏,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自主循环及死亡率均有明显改善,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法.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院前急救;影响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andclinicalvalueoftheapplicationofdifferent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programinthetreatmentofcardiaca(rrestpatients.Methods126patientsweredividedinto3groups,42casesineachgroup,casesineachgroup,casesweretreatedbymouthtomouthresuscitationCPR),endotrachealintubationandventilation,andtherecoveryrate,survivalrateandmortalitywerecomparedbetween3groups.Results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heartrate,recoveryrate,survivalrateandmortalityrateoftheventil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artificialrespirationgroupandendotrachealintubationgroup,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hreegroups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hefirstaidofthehospital,thepaGtientswithcardiacarrestwerecarriedoutbyusingthemethodofairbagmaskventilation,and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heartrate,selfcirculationandmortalKiteyywweorredssignificantlyimproved.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ardiacarrest;Prehospitalcare;Influence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不同心理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选择,观察组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明显更低,P<0.05;对比分析二组护理干预前心理健康状况评分,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不同心理护理方式,效果不同,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不同心理护理方式 宫颈癌前病变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同心县2008-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索该县梅毒发病率增长的原因。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同心县2008-2011年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同心县2008--2011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31/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男性37例,女性76例,男女性别比为1:2.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30~39、40~49岁3个年龄组,共报告66例,占58.4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84例,占74.34%;梅毒患者中已婚者102例,占90.27%。梅毒分期以隐性梅毒为主,共95例,占84.07%。结论同心县梅毒发病趋势不容乐观,提示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在临近医院急诊科和我科室2020年2月~2021年2月实施院前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70例,根据使用的不同心肺复苏程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35)和B组(n=35),A组采取气管插管法,B组采取气囊面罩通气法,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心肺复苏后复苏情况、复苏时间。结果:B组35人成功抢救12人,抢救成功率为34.29%(12/35)高于A组14.26%(5/35),差异较大P<0.05。B组患者通气建立时间、心跳恢复时间比A组更短,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我科室实施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中,气囊面罩通气方法能够大幅度的缩短患者建立通气的时间,患者的心跳恢复时间缩短,将抢救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心脏骤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协同心理干预对羊水过少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到2021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56例羊水过少的足月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宣教,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外,给予适当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记录、对比、分析及讨论。结果:实验组胎儿窘迫、羊水粪石污染、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减小,低于实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羊水过少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协同心理干预,有利于减少胎儿窘迫、羊水粪石污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利于减少围生期不良反应,改善羊水过少产妇妊娠结局。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羊水过少 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不同心理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结果:施护前SAS、SDS评分2组做对比差异甚微P>0.05,经施护与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比较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49%,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以及提升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心理护理模式 负性情绪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心电图诊断方法运用在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临床中的运用方法以及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都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断阳性正确率为90%(45/50),对照组患者诊断阳性正确率为76%(38/50);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诊断运用在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能够产生显著的疗效,临床意义较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心电图诊断方法运用在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临床中的运用方法以及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都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断阳性正确率为90%(45/50),对照组患者诊断阳性正确率为76%(38/50);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诊断运用在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能够产生显著的疗效,临床意义较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母儿的预后影响及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00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功能Ⅰ~Ⅱ级组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和分娩平均孕周显著高于心功能Ⅲ~Ⅳ组新生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功能Ⅰ~Ⅱ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早产率及足月低体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Ⅲ~Ⅳ组新生儿,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中发生率最高,母体心功能状态会对围生儿预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对患者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和诊断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母儿预后效果。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心功能状态 母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