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初诊确诊为哮喘,肺功能、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资料完整的423例患者。其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血细胞分析检查结果完善的有93例。以有特应性过敏史,同时过敏原sIgE≥1级(0.35 U/ml)定义为过敏性哮喘组(218例),其余为非过敏性哮喘组(205例)。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FeNO、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的差异,同时观察过敏性哮喘组中吸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过敏性哮喘占51.5%。过敏性哮喘组的患者年龄为(38.64±13.61)岁,低于非过敏性哮喘组[(43.38±13.1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5,P<0.001)。过敏性哮喘组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占23.9%,而非过敏性哮喘组占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4,P<0.05)。2组的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1/FVC、用力呼出50%、75%、25%-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呼气峰值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FeNO、外周血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屋尘螨(92例,42.2%)、混合草花粉(59例,27.06%)和混合霉菌(46例,21.10%)。结论与非过敏性哮喘组相比,过敏性哮喘组较年轻,且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较多。过敏性哮喘和非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无明显差异。屋尘螨、混合草花粉、混合霉菌是本地区过敏性哮喘患者居前三位的吸入性过敏原。
简介:摘要:目的: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由于该病的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新趋势,其核心理念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过敏原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鼻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等,以达到抗炎、抗过敏的目的。对于部分严重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考虑进行免疫治疗,即针对患者的过敏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注射,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减轻症状。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拔罐等方法,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祛风止痒,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锻炼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通过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也得到了初步证实,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依据。结论:本文通过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和个体化治疗研究的综述,强调了准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在提高过敏性鼻炎治疗效果中的重要性。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创新性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出现,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