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具有发病率高、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预后差等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的方法。近年来外泌体miRNA的相关研究为HCC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HCC产生的外泌体miRNAs可影响肿瘤的微环境、增殖、免疫、侵袭、转移和凋亡等。故外泌体miRNAs在HCC的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对HCC相关外泌体中miRNAs的作用与治疗潜力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次瘤体减灭术(CS)治疗多次复发卵巢癌(O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7—2020年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共收治复发性OC 159例,其中107例行静脉化疗,45例行2次CS,7例行≥3次CS。收集这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及生存预后情况等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2岁(42~61岁)。初次手术病理分期Ⅰc期1例,Ⅲb期2例,Ⅲc期3例,Ⅳa期1例。7例患者中2例为4次CS,5例为3次CS。6例为铂敏感复发。术前ECOG评分均评为0~1分。7例患者中5例行腹腔镜手术,2例行经腹手术。手术范围涉及中上腹部、盆腔。中位手术时长为174 min(87~358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00 ml(30~300 ml)。1例术中输血。7例患者中1例行2次手术,在所有8次手术中6次达R0切除(R0切除率为75%)。无严重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术后发热(Ⅱ级并发症)。截至2020年9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6~37)个月,3例复发。复发患者中1例死于肿瘤广泛复发转移(OS为103个月),另2例经再次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达部分缓解。未复发4例患者中2例达完全缓解,2例达部分缓解。结论虽然尚无前瞻性试验证据,但由专业的多学科手术团队,在合适的手术时机对合适的患者行≥3次CS是安全可行、有效的,今后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以明确手术在多次复发OC治疗中的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包括卵巢癌35例(恶性组)和卵巢良性肿瘤20例(良性组);收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妇女15例(正常组)作为对照。抽取3组妇女的外周静脉血,采用商品试剂盒分离、纯化血清外泌体;外泌体的鉴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NanoSight纳米颗粒分析技术分析外泌体的粒径分布,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蛋白分化群(CD)63、CD81、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的表达情况。(2)随机抽取恶性组中4例卵巢癌患者(恶性测序组)和正常组中3例健康妇女(正常测序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组妇女的血清外泌体差异表达的lncRNA,并筛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lnc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筛选出的差异表达lncRNA在恶性测序组和正常测序组妇女血清中的表达,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即恶性组、良性组、正常组共70份血清)验证筛选出的差异表达lncRNA在其中的表达。(3)绘制筛选出的差异表达lncRNA诊断卵巢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等诊断效能;构建多因子联合诊断模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ROC曲线,评价其对卵巢癌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血清外泌体为脂质双层膜结构,一侧呈凹陷的半球形或杯托样;NanoSight纳米颗粒分析技术分析显示,外泌体颗粒的直径峰值为127.6 nm,直径30~150 nm的外泌体颗粒占58.9%;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相比,血清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蛋白CD63、CD81、TSG101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增强。(2)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显示,相对于正常测序组妇女,恶性测序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 425个(其中上调23个、下调402个);挑选上调、下调表达异常明显的lncRNA 6个,即FER1L6-AS2、LINC00470、LINC01811、CXXC4-AS1、LINC02343、LINC0242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恶性测序组和正常测序组妇女血清进行验证,其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一致。随后对这6个lncRNA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恶性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FER1L6-AS2、LINC00470、LINC01811的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良性组、正常组妇女的1.66、1.84倍,2.05、2.46倍,2.94、2.35倍,CXXC4-AS1、LINC02343、LINC02428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至良性组、正常组妇女的29%、34%,40%、46%,42%、42%,同一lncRNA的表达水平在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与正常组中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良性组与正常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6个差异表达lncRNA单独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0.805,具有中等诊断价值。联合因子预测模型1(包括FER1L6-AS2和LINC01811)、联合因子预测模型2(包括CXXC4-AS1、LINC02343和LINC02428)、联合因子预测模型3(包括FER1L6-AS2、CXXC4-AS1、LINC02343和LINC02428)的AUC分别为0.865、0.934和0.962,各联合因子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均显著高于单一lncRNA的诊断效能(P均<0.05)。结论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高通量测序技术是筛选血清外泌体差异表达lncRNA的有效方法;血清外泌体多个lncRNA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lncRNA检测。检测血清外泌体lncRNA可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腹腔内播撒是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究其原因可能与腹腔局部微环境有关。近年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了卵巢癌细胞及其微环境之间信息的传递,对卵巢癌微环境的重塑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耐药等各种恶性生物学行为。本文就外泌体参与重塑卵巢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卵巢癌患者的新诊治策略提供思路。
简介:摘要:目前县域医共体建设如火如荼,亟需要做的是有机整合医疗资源,畅通双向转诊。而对医共体分院而言,如何错峰发展,加强基层专科建设,也是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基层有基层的优势,社区存在大量的免费定期体检,从而对一些疾患尤其是癌症能实现早发现,在医共体背景下可以再进一步利用总院资源实现早治疗、早控制。对笔者所在的耳鼻咽喉科而言,结合体检工作,开展专科相关的早癌筛查工作,并且合理利用总院资源,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漏诊误诊,另一方面提高鼻咽癌喉癌的早诊早治率,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笔者认为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医共体分院耳鼻咽喉科联合总院对其辖区内居民体检结合早癌筛查的模式进行了简要论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实施新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放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干预组(2018年1—8月)46例,对照组(2017年6—12月)44例。对照组给予由专科护士负责的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疲乏、认知疲乏、疲乏对生活的影响、癌因性疲乏总分分别为(7.54 ± 1.10)、(7.32 ± 1.15)、(8.45 ± 1.12)、(29.63 ± 4.56)分,低于对照组的(8.42 ± 1.21)、(9.24 ± 1.23)、(10.10 ± 1.24)、(34.30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13~7.653,均P<0.01);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47.62 ± 6.12)、(30.45 ± 5.20 )、(40.12 ± 5.24 )、(149.42 ± 20.12)分,高于对照组的(40.15 ± 5.25)、(27.12 ± 4.15)、(34.65 ± 5.12)、(132.70 ± 16.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48~6.202,均P<0.01);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53.12 ± 6.25)、(65.24 ± 8.12)、(72.45 ± 9.12 )、(55.36 ± 7.32 )、(56.32 ± 7.24 )分,高于对照组的(47.23 ± 6.42)、(56.45 ± 7.36)、(64.36 ± 8.65)、(50.45 ± 7.16)、(47.12 ± 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15~5.994,均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有助于缓解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转移癌的治疗中,探究经皮椎体形成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脊椎转移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别不大,即两组患者的手术疼痛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治疗中,经皮椎体形成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其的治疗效果都比较不错,相对而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更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DNA倍体分析联合阴道镜及病理活检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本院2018年 4 月至 2019年 6月接收的 74 例进行 DNA倍体分析检测报告异常患者纳入至本实验中,所有患者分别接受病理组织学活检与阴道镜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98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为对象,均自愿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根据术前CT表现将其分为三组,其中32例溶骨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作为A组,30例成骨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作为B组,36例混合性脊柱转移癌患者作为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等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术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SF-36评分明显提高,PSQI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VAS评分、SF-36评分、PSQ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均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简介: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仅有1~4%[1],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有15~25%[2].在中国,2004年一项对多家医院共23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根治切除率仅20.9%,根治术后胰腺癌的l、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6%、13.47%、8.47%[3],在胰腺癌中,胰头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而胰体尾癌的发病率则显著上升,这可能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部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获得诊断有关[4].在本文中,我们将汇报1例已侵犯腹腔干的胰体尾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术后5年,发现孤立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个案报道.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卵巢癌患者中一体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 2015年 7月 ~2018年 11月为本次研究时间,以我院妇科接收的卵巢癌患者 86例作为被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策略,研究组则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卵巢癌患者的心态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 SDS 、 S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 SDS与 SAS评分要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临床上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卵巢癌疾病患者护理,可帮助其不良心态改善,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将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