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胰体尾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间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切除或内镜超声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初诊时血清CEA及CA19-9水平、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24例;血清CEA水平升高36例,CA19-9水平升高46例;TNM ⅠA期8例、ⅠB期4例、ⅡA期4例、ⅡB期4例、Ⅲ期8例、Ⅳ期36例。采用对症治疗18例,化疗联合免疫治疗18例,综合治疗(手术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2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血清CEA及CA19-9水平、TNM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HR=2.536)及综合治疗(HR=0.285)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经综合治疗的TNM Ⅲ+Ⅳ期胰体尾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95%CI 21.416~28.584),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 7.246~14.754),对症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95%CI 3.819~8.181),综合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较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及对症治疗患者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M分期及综合治疗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手术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可能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选择。
简介: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实行伽玛刀治疗。采用50%~700/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区(PTV),单次处方剂量为3.0~4.5Gy,照射总剂量在30~49.5Gy之间,并观察PVTT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伽玛刀治疗结束3个月后,门静脉癌栓完全缓解18例(占34.62%),部分缓解23例(占44.23%),稳定4例(占7.69%),进展7例(占13.46%),总有效率为78.85%。生存6个月48例(占92.31%),生存12个月38例(占73.08%),24个月29例(占55.77%),中位生存期为14.04-月。结论:伽玛刀治疗门静脉癌栓疗效确切,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简介:摘要目的实时监测并评估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中的在体剂量变化。方法入组12例宫颈癌患者,使用PerFRACTION™监测其分次间在体剂量。每分次治疗中均采集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图像,进行二维在体剂量验证(γ、DD指数);记录运行日志(Log)文件并进行三维在体剂量验证(γ指数);Pearson法分析患者在体剂量与治疗分次的相关性。结果EPID图像及其对应Log文件共计206组。所有患者三维在体剂量验证γ1%/1mm与治疗分次无关(P>0.05),其中94.66%分次γ1%/1mm的绝对差<1%。所有患者二维在体剂量验证平均DD3%均与治疗分次呈负相关(P<0.05),其中9例患者分次间平均γ3%/3mm>89%,该9例患者有98.57%分次平均γ3%/3mm>93%。另外3例患者分次间平均γ3%/3mm范围为38%~100%,CBCT图像显示这3例患者膀胱体积明显减小(相对变化分别为82.08%、84.41%和73.59%),靶区明显缩退(相对变化分别为38.12%、59.79%和24.46%)。结论宫颈癌放疗中PerFRACTION™结合γ、DD指数可监测治疗分次间加速器机械到位、射野跳数传输的准确性及患者在体剂量变化,可提高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的安全性及质量保证并为患者自适应放疗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患者女,36岁。乳腺癌术后6年,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5年,发现盆腔占位。行全子宫双附件及盆腔病灶等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子宫体高分化内膜样癌伴双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并子宫肌壁间、浆膜外、大网膜、乙状结肠系膜和右下腹膜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子宫内膜样癌突触素阴性;卵巢小细胞癌上皮标志物、突触素、嗜铬粒素A均阳性,INI1、BRG1无缺失,p53突变型模式,乳腺癌标志物均阴性,微卫星稳定,BRCA1/2无突变。外周血基因检测发现患者TP53基因胚系突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D-二聚体在子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及相应良性病变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样本取自2020年1月-2021年6月时段内本院收治符合研究条件的1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癌、10例卵巢癌患者,同期选择10例子宫颈炎、10例子宫肌瘤、10例卵巢囊肿患者,均进行D-二聚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较对应良性病变(子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更高(P<0.05);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分期越高,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且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对于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判断等均具有较高应用效果与价值,因此,血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作为推荐在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中国各省市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估算2015年中国子宫体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整理中国501个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对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将符合标准的368个登记处数据纳入分析,按地区(城市、农村、东部、中部和西部)和年龄等因素分层,计算子宫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算全国子宫体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标化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计算。结果2015年纳入分析的368个登记处覆盖309 553 499人口,占全国2015年年末人口的22.52%。估计全国子宫体癌新发病例数约6.89万,发病率为10.28/10万,中标率为6.86/10万,世标率为6.66/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11.35/10万)高于农村地区(8.90/10万),东部地区发病率(12.12/10万)高于中部地区(9.94/10万)和西部地区(8.25/10万)。估计2015年全国因子宫体癌死亡病例数约1.60万,死亡率为2.39/10万,中标率为1.49/10万,世标率为1.47/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2.40/10万)与农村地区(2.39/10万)相似;中部地区死亡率(2.55/10万)高于东部地区(2.32/10万)和西部地区(2.31/10万)。结论中国子宫体癌发病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威胁女性健康,疾病负担逐渐加重。中国子宫体癌发病存在城乡和区域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中国各省市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估算2015年中国子宫体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整理中国501个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对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将符合标准的368个登记处数据纳入分析,按地区(城市、农村、东部、中部和西部)和年龄等因素分层,计算子宫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算全国子宫体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标化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计算。结果2015年纳入分析的368个登记处覆盖309 553 499人口,占全国2015年年末人口的22.52%。估计全国子宫体癌新发病例数约6.89万,发病率为10.28/10万,中标率为6.86/10万,世标率为6.66/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11.35/10万)高于农村地区(8.90/10万),东部地区发病率(12.12/10万)高于中部地区(9.94/10万)和西部地区(8.25/10万)。估计2015年全国因子宫体癌死亡病例数约1.60万,死亡率为2.39/10万,中标率为1.49/10万,世标率为1.47/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2.40/10万)与农村地区(2.39/10万)相似;中部地区死亡率(2.55/10万)高于东部地区(2.32/10万)和西部地区(2.31/10万)。结论中国子宫体癌发病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威胁女性健康,疾病负担逐渐加重。中国子宫体癌发病存在城乡和区域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